全面深化改革 理顺体制机制
加快推进机关事务集中统一管理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14-11-14 11:48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史跃萍

    近年来,宁波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节约型机关建设为主线,以有限的资源提供良好服务,保障机关高效运转为目标;以改革创新推进机关事务现代服务体系和能力的建设为核心;按照管理精细化、服务标准化、队伍专业化要求,积极探索机关事务的集中统一管理,努力实现让机关干部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

    一、加快职能调整,进一步理顺机制体制

    (一)完成机构更名和职能调整。《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实施以后,积极推动更名和职能调整工作。2013年4月,市编委印发文件,将“宁波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更名为“宁波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明确我局职能为“主管市级机关事务,指导和监督各部门后勤服务;指导县(市)区机关事务工作”。

    (二)建立健全制度标准体系。一是全面启动《宁波市机关事务管理办法》立法程序,草拟稿正在修改完善。二是先后出台了《宁波市公共机构节能办法》、《宁波市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办法》等政府规章制度,我局拟定的《宁波市市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暂行办法》也由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实施。三是根据《机关事务管理条例》的要求,对机关资产、办公用房、公务用车、财务经费、政府采购、公共机构节能、安全管理及后勤服务管理各项制度进行全面清理,经筛选保留完善制度58个,废止5个,合并精简12个,并重新出台制度18个,形成全套34万字的规章制度和服务标准。

    (三)构筑市级及市县联动工作机制。一是建立部门联合工作机制。如建立公共机构节能、办公用房清理、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市行政中心安全保卫工作等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推进重点工作及专项工作落实。二是组建覆盖市级机关的工作网。机关事务管理工作网络覆盖127个单位、有501名局处级领导干部参与。同时,要求各单位将机关事务集中统一到一个处室,着力推进集中统一管理。三是构建市县联动机制。通过自上而下年度目标考核、局领导联系基层制度、定期工作交流、重点课题调研等一系列举措构建市、县纵向联动工作机制。

    (四)制定改革清单,全面推进机关事务管理改革创新。年初,我局把健全完善机关事务管理体制,深化市场取向的服务保障机制,推进机关办公用房的集中统一管理,深化公务用车保障机制改革,探索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创新财务管理改革,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等八个方面的内容作为今年机关事务管理改革重点任务,其中“推进机关办公用房的集中统一管理”列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内容,“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列入市政府经济体制改革重要事项。局党委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全面部署,有序推进。

    二、强化管理职能,进一步加快机关事务的集中统一管理

    (一)加快推进办公用房的集中统一管理。一是积极推进办公用房清理整改工作。根据中央统一部署,我局按照市委总体要求,从去年6月起,着手重点单位清查工作,8月起根据中办17号文件,全面部署全市办公用房清理工作,通过自查自纠、全面排查、重点抽查、“回头看”专项检查等一系列举措,经受了中办专项检查,推进了办公用房清理整改工作。二是加大办公用房调剂统筹的力度。通过合理调配使用腾退办公用房,统一调配后勤服务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集约节约使用,提高办公用房的集中度。目前,已有61.4%的市级机关办公用房纳入了我局“五统一”(即统一产权产籍管理、统一分配调剂、统一装修维修、统一经费申报、统一组织实施)的管理范围,38.6%的市级机关办公用房实行产权分步集中、严格标准使用、超标统一调剂、公共设施共享共用的办公用房集中统一管理模式 。三是致力于推进办公用房集中统一的长效管理。按照《宁波市市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暂行办法》,对办公用房的建设、权属登记、调剂和物业管理等实现规范管理。

    (二)加快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全覆盖。一是健全了节能组织管理体系。市、县两级政府均建立领导小组、管理机构及普及各公共机构的工作网络,组建了“教科文卫体”五大系统节能联席会议制度,设立了向全社会公开的投诉举报电话,培育了一支具有省级资格认定的节能执法队伍。并将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和市、县两级机关事务管理系统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构建全大市集中统一的能源消耗实时监管平台。目前平台已经覆盖市级各机关以及部分二级公共机构共计106个单位,年底将覆盖到全市90%左右的公共机构,使能耗统计监督工作由事后监管向全过程的实时监管转变,由各自分散的、零星的监管向集中统一的、信息化智能化监督转变。三是进一步利用政府和市场相结合手段集中统一推进节能技术改造、宣传培训、示范创建活动。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在市县各地普遍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节能技术改造、节能产品应用。发挥政府行政手段和经济杠杆集中统一推进LED灯、节水器具、中央空调变频技术改造等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同时,每年在全市开展集中统一的“节能宣传月”活动和 “低碳日”能源紧缺体验以及废旧物品回收利用等系列活动。全市每年集中节能培训人次达2000余规模。着力推进节能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第一批已有3个国家级、7个省级、20个市级示范点。

    (三)加快推进公车改革后的集中统一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一是稳步推进公务用车改革。2012年底,宁波全市党政机关已基本完成第一轮公务用车改革。此后,市车改办转入我局,承担公务用车改革深化完善工作。近期,根据中央统一部署,结合本地公车改革实践,正在调研起草公车改革完善方案,进一步深化公车改革。二是加强集中统一管理。通过公开拍卖有效处置上缴车辆,委托公车服务中心集中统一管理使用保留车辆。与市财政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规定》,规范公务用车的配备使用,车改后更新的公务用车实行统一配置、统一管理。三是采用市场方式和准市场化方式保障机关公务用车的日常需求。2012年7月起,公车服务中心作为准市场化方式为车改单位提供公务用车有偿服务。公车服务中心已累计提供了8357车次、50662人次的用车服务,安全行车138.5万公里,实现收入532.9万元,满意率达96%以上。

    (四)加快提升政府采购的集中效用。一是抓好集中采购。以政府购买服务和重大项目为重点,扩大集中采购规模,年采购金额达8亿元左右,节约率12%左右。二是抓好电子采购平台建设。已初步建成了集采购项目登记管理子系统、信息公告子系统、网上电子竞价子系统、评委信息反馈子系统、供应商注册登记子系统,内外网数据交换子系统为一体的政府采购电子平台。今年又新建网上标书备案和公开阅览子系统,调研完成了采购中心保证金网上管理系统需求等工作,进一步完善电子采购平台。目前,全市通过网上服务大厅入库采购单位3100多家,注册供应商7100多家,完成采购交易活动2900多次,采购交易额达45亿元。三是创新采购形式,通过项目采购、协议供货、定点采购、批量规模采购,续约采购等多种形式,提高采购效率,提升服务质量。据“中国政府采购网”排名榜显示,“宁波政府采购网”的信息发布和公开透明度位居全国前列。

    (五)加快推进财务经费预算的集中统一管理。一是加强局系统和部分机关单位的财务集中统一管理,实现了对局属单位、驻外办事处和部分市级机关单位的经费统一核算、统一记账、统一预决算和统一财务管理。二是加强内部审计监督。严把财务审计关,逐步实现从事后审计向事前审计、事中审计转变,从源头管起。三是制定了《宁波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务卡管理规定》、《宁波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务接待管理办法》等,进一步加强了对“三公经费”的监督管理。去年,我局“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18%。

    三、加快保障模式转型,进一步提升经营服务水平

    (一)构建市行政中心现代化后勤运管体系。为做好市行政中心的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我局从2011年起顶层设计,在市行政中心建成 “一站受理”、“一卡经办”、“一个系统支撑”、“一套制度标准”、“两网协管”的现代化后勤服务运管体系。“一站受理”,即在设立专线电话、门户网站等一站式服务平台,受理各类服务需求和信息反馈等;“一卡经办”,即通过持有智能卡,实现门岗验证、食堂用餐、超市购物、停车管理、通勤车乘坐、行政中心内部费用结算等功能;“一个系统支撑”,即在行政中心内建立了由34个子系统构成的智能化系统,由集控中心统一控制管理,增强了智能化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一套制度标准”,即对每一项服务内容、时限、操作流程、岗位职责、投诉受理、应急预案等都作了明确规范,形成一套19项共计17万字的服务标准体系;“两网协管”,即通过建立内部入驻单位共建共驻协管网络和外部特聘专家协管网络,加强对行政中心后勤事务的监督与管理。同时,还通过向市公交公司购买公交车时段,开通了15辆通勤车;引入了餐饮、绿化、文印、超市、金融、保险、票务等16项后勤服务项目,方便机关干部职工办公办事。一年多来,累计为85万多人次的干部职工提供了就餐和接待服务,并提供了1800多场次、计13万多人次的会议服务和1.2万多人次的维修服务,满意率达98%,成功保障了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及市级机关的正常、高效运转。

    (二)积极探索机关事务管办分离、推进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我市的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20多年来,从逐步打开机关后勤大门,小规模,零星引入社会化团队,改革用工制度等,到走出去引进来,成规模引入优质品牌市场资源,实现自身服务团队优势与市场资源优势最大化,投入产出效能最大化。目前,我局集中管理办公区域已实现了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目标。局机关、局属机关大院服务中心和市场引入团队组成的职责清晰、各负其职的“管办分离”管理体制也已经基本形成。尚有12.5% 非我局集中管理办公区域的单位和47%县(市)区及管委会需要进一步推进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改革项目的指导目录已经基本形成。

    (三)加快推进自身服务经营单位改革。一是实行经营服务模式转型,用人用工体制、收入分配机制改革。如局属中山饭店,积极推进经营模式改革、用工制度改革和绩效工资改革,使收入向一线员工倾斜,员工收入同比提升15%,极大地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了扭亏为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二是积极探索服务经营方式多元化。如机关卫生所在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合作团队应急处理、按照需求引入专家等提升了服务品质,受到广大机关干部的好评。目前医疗点已达13个,年门诊5.9万余人次。三是输出服务品牌、拓展服务内涵。如局属机关幼儿园积极探索社会合作办学模式,在原有2个园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展两个园区,实现在园幼儿近1000人,既服务于机关干部子女,又惠及周边社区子女。

 

                               作者:宁波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