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后勤经济应建立「预警」机制(工作研究)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00-09-01 14:01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发展后勤经济应建立「预警」机制

徐介斌 

  在现代化的战争中,预警工作十分重要,当危机即将发生时,敌对双方都动用先进的预警工具,如:卫星、预警飞机来侦察、分析对方可能采取的行动,探察对方的虚实,以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从而赢得最后的胜利。我国政府及政府各部门也十分重视“预警”机制的建立,目前各部门都已着手研究建立本系统的“预警”机制,金融、证券业更是先行一步。  后勤经济需不需要建立“预警”机制?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后勤服务生产经营单位的亏损全部由财政拨款负担。改革开放后,一部分单位走向市场,亏损和破产的损失大部分由系统内预算外资金和其他盈利单位的上缴资金弥补。在这种情况下,“预警”还没有紧迫感。随着改革的深入,机关后勤经济的发展趋势是社会化,逐步由机关走向市场,后勤经济与其他系统相比,有行业多、规模小、管理弱的特点。从行业上讲,有餐饮、宾馆、园林绿化、汽车出租、汽车修理、加油站、幼儿教育、房地产开发、房屋维修、物业管理、通讯等行业。从规模上讲,资产大、资金雄厚、创收能力强的单位不多。从管理上讲,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向,管理水平不高。近年来,各地机关后勤企业都有这样的例子:原来很红火的企业,突然经营不下去了;有的财务上背着沉重的包袱,濒临破产的边沿;有的因决策失误或订的合同不周全,已踏入了死亡的陷阱。经营状况不好的企业,职工集体上访的现象也开始在后勤系统出现。这说明机关后勤经济也需要建立自己的“预警”系统,防患于未然,在危险及问题出现之前,就得到解决。特别是在我国即将加入WTO之际,研究国外企业对机关后勤经济可能带来的冲击,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笔者在机关后勤战线上从事财务、审计工作十几年了,在实践中,我认为建立机关后勤经济的“预警”机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指导下属基层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在项目的选择、合同上把好关。监督、指导工作贯穿单位整个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掌握信息,充当领导的耳目。  二、领导的重大决策,如:大的投资、合资、入股、上新项目,要强化风险意识,多征求财务、审计部门的意见,进行可行性分析,按决策程序办事。决定实施时,要有多个方案进行比较。  三、要与工商、税务、财政、银行、公安、审计等综合管理部门建立联系,并熟悉他们办事的程序,有关制度。一旦有事,能立即拿出反应方案。  四、要研究国家、地方制定的法律、法规及重大的政策、决策出台后,对后勤经济可能出现的影响。  五、加强资金的管理监督。这是“预警”机制最重要、最具体的一环。建立健全财务报表的汇总评估体系,保证单位会计反映的信息真实可靠,及时准确。在此基础上对资金的收支、借贷、债权债务等若干个指标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考核,一旦出现红灯,迅速向上级领导报告,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我们建立后勤经济“预警”机制的目的,是通过“预警”机制,主动调整系统内的经济结构;加强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鼓励竞争;为后勤服务产业发展引航,避免出现“泰坦尼克号”似的悲剧;对行将倒闭的服务实体,争取时间,尽早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不是为了护短和保护落后,因为任何个人、任何单位都无法抗拒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法则。(作者单位:湖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审计处)2000年 第9期 《中国机关后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