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后勤与秦击匈奴之战(后勤文苑)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00-12-01 14:03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长城、后勤与秦击匈奴之战

张连松

  在秦王朝短暂的15年历史上,惟一一次保卫边疆、开拓边疆的战争是公元前215年的秦击匈奴之战。这次战争以修长城为始终,以后勤保障为重点,取得了中国历史上中原农耕民族反对北部游牧民族入侵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关于这场战争,还有一些奇妙的传闻。据《淮南子·人间训》记载:秦始皇击匈奴是因为他看到了“亡秦者胡也”的“录图”,认为“胡”即胡人匈奴,而不知是其少子胡亥(秦二世)。其实,这只是一种传言。秦击匈奴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中原农耕民族的生存空间受到了北方游牧民族的挤压。而且这种挤压成为此后历代封建王朝的重大边患。

(一)  匈奴是我国北方一个很古老的游牧民族。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祖先是“夏后氏之苗裔”,即中原华夏族的一支。只是由于长期生活在大漠草原地带,才形成与中原农耕民族的区别。战国前,匈奴还处于氏族、部落阶段,力量分散。战国时代,随着中原地区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匈奴也开始向部落联盟过渡,并出现了一代雄主头曼单于。战国后期,中原兼并战争日趋激烈,各国无暇北顾,匈奴利用其善于骑射的特长,大举南下,占领了现今辽宁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宁夏一带的广大地区,并进占水草丰茂的河套地区,严重威胁秦王朝的根本——关中和都城咸阳的安全。这种情况,是刚刚完成中原统一大业的秦始皇难以容忍的。于是,统一六国的当年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即选择勇略过人的青年将领蒙恬,统30万重兵驻守北部的上郡,经营边防筹划对匈奴的作战。由于匈奴民族男女老少都善骑射,勇猛凶悍,因而建立起了一支攻击力和野战机动力都很强的奇兵部队,常常出敌不意地袭击敌人后方和侧翼。中原以大军出击,匈奴则远走他遁;大军一撤,袭扰如故。也就是《史记》所述“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加之北部边陲地理环境寒苦,不利农耕,粮食筹措不易。因而,与匈奴作战首先要解决如何保证后方和侧翼安全问题,其次要解决军粮筹措问题。也就是说,最大的困难不是作战行动而是后勤保障。为此,公元前221~前216年,秦王朝用了整整5年时间来进行以后勤为重点的战前准备。一是修筑长城,保护战场后方和侧翼安全。为了防止匈奴骑兵对战场后方和侧翼袭扰,秦王朝采用“以墙制骑”方略,从公元前221年开始,征发北部军民连接和维修原燕、赵、秦三国的边地长城。对一些不便于筑城的地段,采取“据河为塞”的办法。到战争爆发前的公元前215年,已初步形成一条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防线,既保护了后方和侧翼安全,又为下一步进攻创造了有利态势。二是修筑内地通边道路,为调兵运粮提供方便。公元前221年,在修长城的同时,秦始皇又下令修筑从都城咸阳通往北部边防和各地的交通干线——驰道。“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第一条驰道即通往北部边防的北地郡和陇西郡。随后,又修通了3条驰道,贯通了长城环绕的整个北部和东北部边防。三是筹措和转运粮食,保证作战供给。这次作战,蒙恬部队共30万人,所需粮草惊人。而北部边疆又无法就地筹措,必须依靠外部调运。当时,秦王朝在关中、中原、西南和东部沿海设立了战略储备粮仓。由于中原为重点控制地区,关中为秦根本,这两地虽距北部较近,但秦王朝未予动用,而是从东部沿海的琅琊仓、黄仓、月垂仓调运粮食保障作战.

  从位于现今山东境内的这三大仓向蒙恬部队驻屯地北河一带运粮,距离至少有1000公里,运粮队伍需穿越华北平原、翻越太行山或秦岭,经黄土高原,进入内蒙古高原,最后方能抵北河。途中至少两次横渡黄河。在运输条件十分落后的秦代,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据《史记》记载,这次运粮“率三十钟而致一石”。当时30钟为192石。北运粮途中粮食消耗率竞高达99.5%,可见代价之高。筑长城、修道路、运粮食,这三项环环相扣的后勤举措,为秦击奴匈之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亲到蒙恬部队和北部边防视察,并拟定了以夺取河南地(黄河以南地区)为有限战略目标,立足于积极防御的作战计划。随即,蒙恬亲率大军从上郡出发,经过现在的陕西榆林向匈奴占领的河套地区发动进攻。同时,驻守北地、陇西两郡的秦军也分别向河套南部发动进攻,形成东西并进,南北夹击的态势。这时,匈奴首领头曼单于根本未料到秦军会发动进攻,几乎没有任何准备与部署,主力远在黄河以北的阴山,河套地区只有分散的游牧部落。而秦军则出动了步、骑、车等多兵种配合的精锐部队,致使匈奴难以形成有组织的抵抗很快被击溃。秦军一举收复了河南地,并推进到北河(今乌加河)南岸。夺取黄河以南地区后,秦军进行了休整和补给,巩固了占领地区。第二年(公元前214年)春,蒙恬率主力由五原渡过黄河,迅速进至狼山山脉,一部兵力攻占贺兰山地区。匈奴头曼单于丢失河南地后,集中了一部分兵力,本想趁机夺回,不料秦军率先发起第二次攻势,只好被动应战。由于秦军占据主动,并有数量、质量和统一指挥方面的优势,头曼连战皆负,很快丢掉了阴山、贺兰山地区。这时,秦军兵强势猛,令匈奴上下恐惧不已。秦北部边防各地段以长城为依托,严密防守,使匈奴的袭扰战术难以施展。不得已,头曼率匈奴部落完全撤至阴山以北的漠南一带去游牧,终秦之世“不敢南下而牧马”。

(三)战争结束后,秦王朝鉴于匈奴实力未受根本损失,只是人、畜、部落北撤,一旦机会成熟可能会卷土重来的情况,从公元前213年起,转为积极设防阶段。一是继续以重兵屯边,保持对匈奴的军事压力。匈奴北遁后,蒙恬30万大军仍驻守边关,保持备战态势,使匈奴深为恐惧,不敢向南发展。直到公元前208年秦王朝濒临灭亡,秦二世才将这支部队的主力调走。二是设置郡县,移民周边。公元前214年,秦王朝在新收复的河南地设置九原郡,辖44个县,并下令向这些新建县移民。3年后,又下令“迁北河、榆中三万家”。由于这里气候温和湿润,水草丰茂,有利农耕,因而大批移民到来后,经济很快发展起来,成为重要的农牧业产区,为抵抗匈奴入侵提供了重要物质条件。三是修筑“直道”,进一步改善道路交通条件。鉴于战前修筑的驰道迂回曲折,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又下令修一条从都城咸阳到新设立的九原郡治所的直道,一旦有事,秦增援部队即可从咸阳直赴九原,大大改善了交通运输保险状况。四是大规模修筑长城,进一步加强边防安全。战争结束后,为进一步发挥“以墙制骑”的优势,秦王朝大规模征发全国民夫在收复地区北部新修长城。由于是以新修为主,地形复杂,工程浩大。据统计,当时投入筑城的部队50万,民夫50万,总人数在百万人以上,持续达5年时间。著名的“孟姜女哭长城”故事就是反映这一时期修长城情况。这一时期的修筑任务共两项:一是从今天的兰州、榆中一带开始筑城,与前一段修筑的边地长城相连接,并沿黄河筑44座城塞,设44县;二是在高阙、阴山、北假一带“筑亭障以逐戎人”,用以掩护黄河边上新建各城塞。这样,就把秦北部边防向北推移了700余里。总之,秦击匈奴战争以后,秦王朝各项巩固举措有很强的针对性,且与增强边防经济实力和后勤保障能力有关,并取得了长久的效益。但同时,也存在动用民力过多的伤民问题。据统计,当时,秦王朝总人口为1000万,除修长城、修直道的百万余人外,修阿房宫、郦山墓的70万人,进军岭南的50万人,平均每年有200万人以上在服役,大大超出民力承受的极限,由此成为秦二世而亡的重要原因。342000年 第12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