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做好机关后勤工作的现实要求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02-02-01 08:45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创新是做好机关后勤工作的现实要求

宋占林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政府机构改革的推进及政府职能的转变,要做好新时期机关后勤工作应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和奋发有为的开拓精神。

    一、理念创新,打好机关后勤工作的思想基础

    要做好新时期机关后勤工作,首要的问题是要把思想从传统的理念中解脱出来,确立新的机关后勤工作理念,以确定正确的改革方向和目标及科学决策,增强改革的预见性、主动性。笔者认为机关后勤工作的理念创新应有以下定位:

    (一)机关后勤是经济后勤。我们必须从经济角度去认识机关后勤工作中的基本建设、维修、服务保障、经营和资产管理,用经济的观点来全方位地审视机关后勤工作,用经济的方法来解决管理、服务、经营中的问题。有了这种理念,就能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后勤服务资源,努力提高资产效用;就能不断拓宽服务经营领域,努力开拓新的创收渠道,形成后勤经济新的利润增长点;就能通过逐步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营服务机制,实现后勤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就能增强干部职工对后勤服务市场化的认识,激发竞争意识。

    (二)机关后勤是人才后勤。随着机关后勤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型后勤体制逐步形成;体力型的后勤将逐步萎缩,智力型的后勤日益崛起。机关后勤要走“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的道路,必然要面向社会,走进市场,参与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另外,现代科技日益发达,办公自动化不断普及,计算机网络化迅速发展,后勤管理、服务的科技含量日益增大,也对机关后勤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成为做好后勤改革工作的关键。有了这种理念,就会加强人本管理和智力投资力度,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现代后勤科学管理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高精尖复合型后勤管理人才。

    二、体制创新,实现机关后勤管理科学化

    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只有后勤行政管理部门,大都没有自办的后勤服务实体,而是实行“开放式”的办机关后勤模式,政府所需的保障或服务完全采取招标采购方式,由社会来提供,依靠社会第三产业来满足政府机关多层次、多种类的服务需求。后勤管理不再是对具体服务的管理,而是对服务合同的监督和管理。这对我们深化后勤体制改革有借鉴意义。

    (一)规范职能。机构改革后,机关后勤管理机构行使的管理职能,应主要是:管理机关行政经费;监管机关国有资产;负责后勤服务的计划、协调与监督管理;积极探索、稳步推进物资采购供应、机关公务用车、物业管理、经费支出等后勤保障制度的改革。同时,作为本级党委、政府机关后勤工作主管部门的机关事务管理机构还应履行下列职责:加强宏观管理,对各部门机关后勤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协调,规范管理职能和工作程序,提高后勤管理科学化水平;调查研究,出台深化机关后勤体制改革的配套政策、措施,加快机关后勤保障法制化步伐;积极创造条件,打破部门界限,推动服务机制转换和服务联合,推动机关后勤服务逐步走产业化、专业化、集约化道路,提高后勤保障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二)明确任务。机构改革后组建的服务实体的主要任务是承担机关的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和大力发展后勤服务经济。具体地讲就是:服务实体要坚持为机关服务的宗旨,为机关职能活动高效、有序运转提供各项后勤服务。同时,对机关授权使用、管理的经营性资产,要不断提高资产效用和经济效益,促使其保值增值;积极开展对外经营服务,壮大经济实力,不断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和对机关的服务、保障能力。

    (三)理顺关系。一是人事关系。服务实体占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的人事工资关系由机关人事部门统一管理,机关通过行使人事、编制的管理权,为服务实体配备懂管理会经营的领导班子。机关后勤管理机构指导服务实体完善管理人员聘任制和全员劳动合同制,实行竞争上岗、动态管理的用人机制,形成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氛围。二是产权关系。机关后勤管理机构代表机关行使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并通过合同方式明确服务实体管理、使用国有资产的权利和责任。三是工作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机关后勤管理机构属宏观监控,赋予服务实体经营决策、资金支配、劳动用工、工资奖金分配等经营自主权;二是机关后勤管理机构与服务实体建立服务成本核算机制,变过去的从属关系为合同关系。四是经济关系。一是经费保障,改革之初,在编工勤人员由机关负担个人经费和公用经费,其余人员的工资福利由中心自行解决;随着后勤改革的深入,服务实体原由机关负担的经费要全部“断奶”;二是财务管理方面,财务工作受机关财务统一监管。

    三、机制创新,实现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

    要实现后勤服务社会化,必须创新以下机制:

    (一)创新服务机制。第一要实现机关后勤服务由封闭型单一服务向开放型两面服务转变。要提高后勤保障能力,确保机关获得高效优质低价的服务和产品,必须推行新的服务机制,以保障服务社会化。一是机关获取职能活动所需服务和产品的来源渠道开放,凡可以实行社会化服务的,引进市场竞争机制,通过市场选择服务单位。特别是将某些专业化程度比较高、技术性比较强的服务项目,引进社会力量,委托社会专业公司承担。2001年年初,建设部将所属38万平方米大院的物业采用社会邀标方式聘请深圳万科物业公司实施专业化管理,可以说是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市场化改革尝试的典范。二是服务中心可利用自己掌握的富裕资源,实行对内对外两面服务,在保证为机关服好务的前提下,面对社会实行经营服务。第二要实现机关后勤服务由供给型无偿服务向核算制有偿服务转变。现比较通行的做法是机关供养后勤服务人员,机关所需服务由后勤服务人员无偿提供,这种服务方式易形成高投入低回报的恶性循环。如果将机关现供养的后勤服务人员转入服务实体,由服务实体对机关提供有偿服务,既能树立机关的商品意识精打细算,提高机关的资金使用效率,又能促使机关服务实体加强内部管理,降低服务成本。

    (二)创新运行机制。首先,转换服务中心外部运行机制。主要应做到:一是转换经费注入机制。可采取两项措施:第一,“断奶”,逐步减少对服务中心的经费注入,并按约定收取国有资产占用费;第二,“分餐”,机关将后勤服务公用经费切块分解到各业务部门包干使用。二是强化市场竞争机制。在服务实体内部划分成同类多个经营主体,打破独家经营,强化经营主体间竞争;机关后勤服务实行对外开放,服务实体如果不与社会同业进行竞争,机关内部市场将被社会服务实体占领。三是实行助推发展机制。服务实体要真正走入市场需要一个发展过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国家税务总局及北京市、山东省等省市相继出台了对服务实体的税收优惠政策。作为服务实体的主管部门更应责无旁贷地给予政策优惠,扶持服务实体发展,参与市场竞争。四是加强宏观监控机制。通过多种手段,建立并完善民主决策、工作报告、检查审计和干部考核等制度来保证监督约束机制的实现。五是激励竞争机制。对服务实体领导班子实行目标管理,对班子成员实行动态用人机制,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局面。六是转换服务实体内部运行机制。机关后勤管理机构指导服务中心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企业化管理,转换内部运行机制,实现后勤服务中心向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激励、自负盈亏转变。(作者单位:石家庄市司法局计财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