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政务信息化步伐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02-10-30 17:04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加快政务信息化步伐

  在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改革政府内部管理,密切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加速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课题。

    一、政务信息化是推动行政管理方式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信息和传媒技术的发展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政务信息化就是这种新技术在行政管理领域的具体运用。

    第一,政务信息化是国际社会行政管理方式改革的共同趋向。当代国际社会行政管理方式改革十分注意政务信息化问题。美国是互联网的发源地。1992年克林顿就任总统时就宣布,他的政府将是一个电子化的“少纸”政府。不久就推出了强有力的政务信息化举措:成立了“政府技术推动组”,提出了“创建经济高效的政府”、“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政府”等政策,颁布了《文书工作消失法》和《政府纸张消除法案》,并取得显著的效果。据统计,1992年到1996年,由于实施政务信息化,联邦政府员工减少了24万人,关闭了2000多个办公室,撤消了近200个联邦项目和执行机构,作废了1万6千多页过时的行政规章,简化了3万1千页各种规定,到2003年10月,美国政府将全面实现无纸化办公。英国政府同样十分重视采取电子手段改革行政管理方式。先后成立了政府信息服务中心、中央信息技术组,发布了《电子化政府的研究报告》,颁布了《直接政府绿皮书》。经过多年的发展,英国的政务信息化取得很大成绩,如“部长管理信息系统”融目标管理、绩效评估等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于一体,被喻为英国政府眼中的“管理万灵丹”。由于“财务管理新方案”等方法的广泛应用,英国公共部门的效率平均每年提高2-3个百分点。总之,尽管西方国家政务信息化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在运用信息手段改革现有行政管理方式,提供更加快捷、方便的公共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和行政透明度方面,却是十分相似的。第二,政务信息化是促进我国政府转变职能,建立现代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对政府内部公文、档案、图表、数据电子化的改造,给政府行政管理带来革命性变化。一方面,促使政府结构完成由传统金字塔式结构向网络状水平式结构转变,由手工政府、传统政府向电子政府的转变。行政管理学家迈克尔·尼尔森说:“正像信息技术深刻地改变了美国的商业结构一样,我们可以预见计算机技术和信息交流技术的发展将极大地影响政府的结构和职能。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的发展将深刻地改变公众的期望和政府的工作方式。”另一方面,促使政府管理方式和运作机制的改革。电子政府是未来政府的存在方式。政务信息化代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通过实施政务信息化,促使政府运作变成“透明鱼缸”,从而破解政府行政管理方式中的“程序迷宫”和“规则迷宫”问题,为阳光行政,依法行政,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国际通行规则的现代行政管理模式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政务信息化是我国发挥后发优势,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推进政务等领域的信息化进程,是我国“十五”计划确立的宏伟蓝图。朱基总理在200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政府管理信息化建设,推广电子政务,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管有效性”。环顾人类的发展历程,蒸汽机的发明在200年前把人类社会推向了机械化,使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电的问世在100年前带动了电气化的进程,使美国成为“列强”之一;半导体和计算机的发明在50年前带动了信息化的进程,使美国成为雄霸全球的“超级大国”。当前,我国不仅要快速完成农业化向工业化的过渡,而且要迅速完成工业化,尽快进入信息化的发展轨道。因此,在全球信息化浪潮来临之际,我们一定要抓住政务信息化这个突破口,发挥后发优势,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以政务信息化为突破口,大力推进行政管理方式改革

    最近,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把推进发展中国家政府信息化作为近年的工作重点。前不久,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又把“政府先行,带动信息化发展”确立为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方针之一,并且把“抓好电子政务工程建设”作为2002年的工作重点。政务信息化无疑成了我国政府行政管理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

    第一,我国政务信息化的基本历程与主要成就。我国政务信息化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1984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信息管理办公室,1991年组建了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办公室,开始了金桥、金关、金卡和金税工程。1996年国务院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2001年又对领导小组进行了重新改组,加强了对全国政务信息化工作的统一领导。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政务信息化取得积极成果:一是以“三网一库”为基本构架的网络和基础应用平台基本完成。主要是,各部门的办公业务网普遍建成,联接国务院各部门和各省、区、市政府的办公业务资源网初具规模,各部门的政府公众信息网基本开通,政府系统共建共享的电子信息资源库基本建成。二是各项应用建设不断拓展。财政管理领域,以金桥、金关、金卡、金税为代表的信息网络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社会事务管理领域,金社(社会保障)、金农(农业)、金盾(公安)、金质(市场和质量监督)工程开始启动。公众服务领域,呼叫中心、信息港、市长信箱等方法的广泛运用,使政务信息化的效果越来越明显。三是以办公业务信息资源为依托,在推进无纸化办公,促进阳光行政、依法行政上取得积极成效。

  第二,当前政务信息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政务信息化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观方面有观念问题、政府传统运作机制问题、公务员的信息化水平与能力问题。客观方面:一是起点较底,发展不平衡,总体上看,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进展较快,而西部内陆地区以及中小城市发展较慢,由此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数字鸿沟,加剧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的差别。二是技术标准不统一,造成信息不畅,资源无法共享和信息孤岛,影响了电子政务一体化进程,影响了跨部门、跨区域共性业务的处理和政府的有效监管。三是自主研发能力弱,信息安全成为隐患。四是法律法规有待健全,特别是电子政务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网络个人隐私、数据安全与效力等方面,要加快立法与规范。

    第三,加快政务信息化建设发展步伐,建设高效、廉洁、勤政、务实政府。加快政务信息化建设发展步伐,转变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当前要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尽快制定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则,建立健全电子政务网络框架体系,为转变行政管理方式提供物质基础。要本着“有用、适用、好用”的原则,以业务系统、网络系统和信息资源系统建设为突破口,统一规划,共同实施,确立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功能齐全、安全可靠、支持各类政务系统运行的统一的核心政务网和政务专网平台,抓紧建设我国政府门户网站。

    二是要按照电子政务的要求,对现行政府管理职能、组织结构及行政流程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开发基础业务数据库,为转变行政管理方式提供前提条件。当前要重点建设和开发我国人口基础数据库、法人单位基础数据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以及宏观经济数据库,完善相关业务流程。只有这样,才能使转变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是要构建指导政策、技术标准、法律规范三位一体的政策法律体系,为转变行政管理方式创造制度环境。要立足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加强网络平台、技术标准、安全服务等方面的立法和规范。如: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方面,要制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具体规则,逐步形成我国电子政务信任和授权体系。信息产权管理方面,要正确处理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和信息用户之间的关系,有效保护信息产权。信息安全保密方面,要建立我国网络信息安全平台,基本形成我国电子政务的安全保障体系、灾难恢复体系和国家应急支援体系。

    四是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为转变行政管理方式提供人才保证。实施政务信息化,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以现代科技知识武装起来的公务员队伍做保证,这是政务信息化事业成败的关键。培养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首先要注重观念的转变,使广大公务员正确应对信息化带来的挑战,正确对待信息化带来的对传统权利观、利益观的冲击。其次要结合实际,确立管理规程,制定个性化政策,创造有利于信息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和机制,为政务信息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再次,要加大教育培训工作力度,把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标准考核纳入公务员综合考核范围。制定公务员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统一标准、编制统一的培训大纲、编写适用的培训教材、明确公务员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等级培训考核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我国政务信息化工作,推动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革命性变革。(此文获人事部“全国WTO与公务员队伍建设研讨会”优秀论文奖作者: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信息处处长 博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