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机关后勤服务实体的资源优化配置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02-10-01 09:06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谈谈机关后勤服务实体的资源优化配置

  机关后勤服务实体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成为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实体和市场主体后,面临的一个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就是做好资源优化配置工作。这既是国际国内大势所迫,也是自身生存发展所求。要做好这一工作,从宏观的角度看,运用市场手段、加大科技含量、提高人员素质,是基本途径。

  一、运用市场方式,实现人、财、物资源配置最佳化

  运用市场方式配置资源,就是利用市场规律,遵循市场机制,依靠经济杠杆和市场规则,实现企业资源最佳组合,以发挥资源最佳效应,达到最佳经济社会效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则办事,是机关后勤服务实体实现人、财、物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选择和正确途径。

  机关后勤服务实体的人、财、物资源有限,通过市场渠道和运用市场方式进行资源优化配置,许多深层问题会迎刃而解。按照市场机制和规则办事,真正实行公开、公正、公平的招聘、招商、招标,补充资源、优化配置、发挥优势、提高效益,是水到渠成的事。在人力资源配置上,有利于促进经营、决策、管理。“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发挥人才资源效应,增强机关后勤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在资金资源配置上,有利于发挥资金的供血功能和纽带作用,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实行全面预算控制,优化资本资源结构,做到投向准确,使用得当,避免资金浪费流失。资金使用和管理对后勤意义重大,是当前管理改革和资源配置的重点;在资产资源配置上,有利于资源共享,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非经营性资产完好安全,经营性资产发挥效益,避免资产闲置、浪费和流失。

  二、加大科技含量,促进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上台阶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创造财富和价值的巨大源泉和动力。加大后勤服务劳动商品科技含量是资源优化配置的总体目标方向。在经济全球化、经营市场化和服务社会化的历史条件下,机关后勤服务进入市场,融入三产,服务社会,如果不加大科技含量,根本没有生存空间和出路可言。理所当然,科技创新,科技进步,是机关后勤服务实体改革体制,转换机制,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资源服务型向效益服务型、内向服务型向外向经营型转变,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步骤和关键环节。

  从劳动价值论看,价值的实体是劳动,服务商品劳动的价值,主要取决于科技的贡献,而科技的贡献是通过渗透到生产力要素之中,而得以体现和实现的。机关后勤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离不开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作用的支撑。也就是说,加大后勤服务劳动商品的科技含量,是实现后勤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上台阶的前提和有效措施。

  加大服务商品科技含量,实现后勤服务资源优化配置,其效果是直接性的。首先是高科技支撑高水平服务。传统的粗放型手工劳动和服务,是低水平的服务,科技含量低,竞争能力差。澳大利亚的珀斯通过EMS控制系统,监控着新加坡、斯里兰卡、印尼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空调、照明和电梯运行。这是小农经营方式,低层次的人工监控、管理和服务无法比拟的;其次是高科技支持高质量服务。“引导货品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从商人的只手销售到消费者一只手中的服务业,是最古老的行业”。服务业的竞争,说到底是服务质量的对抗,其实质是科技的较量。我国百年老字号“全聚德”能够三次把北京烤鸭送进“中国连锁百强企业”,现代科技是基石和支柱。北京考鸭的23道特色菜中相关技术数据上万个,经过细化量化标准化,精确到计算时以克为单位的后两位小数点表示,可谓经典的集约化经营,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与同治三年时师傅向徒弟口传心授的“模糊操作”有天壤之别;再次是高科技创造高效益。在服务型社会,服务贯穿于生产活动和供给活动的全过程。世界第一饮料可口可乐的原液含量还不到1%,准确的比例是0.31%,其它99.69%是水、碳酸、砂糖、香料及其它各种添加物。高科技产品加上“保你满意的超前服务,无处不在的售后服务,领导潮流的创新服务”,使其效益大增,畅销全球。“大碗茶”服务方式和价值效益根本无法与之相提并论。应当看到,机关后勤服务实体如果能先人一步,瞄准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加大服务劳动商品的科技含量,无疑将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大手笔。

  三、提高人员素质,促进后勤生产力的全面进步

  现代先进的机器设备、高质量的原材料、发达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管理手段,没有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同样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亦无法创造出使用价值和社会财富。因此机关后勤服务实体把提高人员素质作为主要目标和根本任务,对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后勤生产力提高和发展有重要现实意义。

  机关后勤服务实体资源优化配置,要以提高人员素质为重点,按照事业和岗位要求,加大对在职人员培训,利用各级培训体系,包括社会培训基地、技校、高级工技师学院、内培机构等,采取一切可行方式,包括学历证书、资格证书、职业资格和应用性培训、职前职后培训、优化提高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等,大力提高职工素质,发挥劳动力潜能,激活其它生产要素,带动和促进管理、服务、经营工作的全面健康持续发展。(作者单位:外经贸部行管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