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彩虹 铿锵玫瑰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13-06-23 14:58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新华社机关事务管理局保育院成立65周年侧记
本刊记者

    清晨,迎着初升的太阳,新华社保育院从熟睡中苏醒。伴着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和稚嫩的话语声,保育院渐渐热闹起来。
院子里有几棵高大的梧桐树,春去夏来,绿叶成荫。微风所到之处,那些团扇大的叶片迎风摇曳,发出沙沙的响声,似乎在为我们讲述着这座幼儿园半个多世纪的传奇。

    烽火中诞生  马背上的摇篮

    1948年3月16日,初春的寒意尚未退去,而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的一个农家院里却热闹非凡,保育院的前身新华社托儿所正式成立了。新华社托儿所是由宋庆龄先生捐助的边区托儿所与延安保育院合并而来的。成立之日,托儿所就接收了几十名幼儿,解决了大批女记者、女编辑因为要照顾孩子而不能到一线工作的问题。没有桌子,老师们就用土坯垒起短墙,在短墙上面再搭一块长木板,做成桌子。没有脸盆,老师们就用蓝花大瓷碗,给孩子们洗脸。
    战争时期,物资奇缺,为了保证幼儿的营养,老师们就把自己的那份肉省下来给孩子们吃,把仅有的几样蔬菜变换花样做给孩子们吃;而且每次吃饭,都是先让孩子们吃。
    战争年代,敌人经常来袭,托儿所的老师们在所长的带领下,在每头驮骡的背上放上两个大筐,再在每个筐里放两个孩子,护送幼儿转移到安全地带。这就是“马背上的摇篮”的真实写照。孩子们坐在摇摇晃晃的箩筐里有说有笑,全然不知道老师们有多么担心他们的安全。正是因为老师们甘愿冒着生命危险去保护每一名幼儿,才使得家长们能安心地在前方工作。

    困难中成长    
   热爱孩子赛妈妈
  

    1949年3月,保育院随新华社进入北平(今北京)。1953年,新华社开始向国外派出记者,保育院又开始招收2个月至2岁的日托婴幼儿和全托乳儿,解决了出国人员的后顾之忧。
    1958年,保育院开展了“热爱孩子赛妈妈”的活动,老师们在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上,给孩子们补衣服,做被褥,像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耐心细致地照顾每名幼儿。每到周末,老师们还会把驻外记者和备战点职工的孩子接回自己家里,让孩子们感受家的温暖。
    1960年,保育院创办了两所少年之家,首开机关办少年之家的先河。院领导选派了工作认真且文化素养较高的老师担任少年之家的辅导员,辅导孩子们的功课,管理孩子们的生活,带领孩子们参加兴趣小组,组织孩子们外出学工学农,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个愉快而有意义的假期。
    1969年,新华社的一名摄影记者在赴外地采访途中,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留下了一个三岁的男孩和一个只有几十天大的女孩。刚刚几十天大的女孩初到幼儿园时不喝牛奶,处在哺乳期的几位老师就轮流用自己的奶水喂她,直到她能喝牛奶为止。兄妹俩上学后,少年之家的老师成了他们的代理家长,老师们为兄妹俩安排一日起居,辅导他们做功课。有时,兄妹俩放学晚了,老师们会把饭菜一遍遍地热,等他们回来一起吃饭。在老师们的精心抚育下,兄妹俩已长大成人,哥哥还成为了新华社的一名工作人员。老师们精心照顾烈士子女的感人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保育院人。 

    创新中发展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如今的新华社保育院是中央国家机关特级幼儿园、北京市一级一类幼儿园和海淀区示范幼儿园。建院至今,保育院曾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中直机关先进党支部、北京市文明建设先进单位、中直机关先进党组织、中央国家机关幼儿园先进集体、全国女职工先进集体、首都精神文明单位、中央国家机关特级幼儿园、中直机关文明单位、北京市学前教育工作“辛勤育苗”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早已成为了新华社后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海淀区幼儿教育的一面金字招牌。这一切都源于保育院“走出去  请进来”的优良传统。
    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时任院领导就曾主动到其他幼儿园“取经”,学习其他幼儿园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法,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保育院办园水平的提高。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随着国家幼教事业的快速发展,随着新华社领导和职工家长对保育院教育质量要求的提高,如今的院领导像她们的前辈一样,非常支持老师们走出幼儿园,到姊妹幼儿园去观摩交流;到学校去学习深造。而与前辈不同的是,她们更加重视教师队伍的职业化建设。
    院领导把新华社驻外记者请到院里,请他们讲述自己是如何在艰苦、危险的环境下为新华社事业忘我工作的,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对老师们进行职业精神教育,帮助老师们深入地认识新华精神,不断增强大局意识和奉献意识。把老领导和老前辈请回保育院,请她们讲述自己与保育院的故事,带领全体教职员工一起回顾保育院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特别是引导年轻教师感受保育院园丁精神的内涵。结合老师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院领导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园本培训和园本教研活动,请教育专家到保育院为老师们全面解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北京市幼儿教师半日活动评价标准》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具体内容,引导老师们思考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帮助老师们提升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请艺术学校的老师来园对老师们进行专业指导;请法律专家为全体教职工进行教育法律法规的培训……
    保育院还创造性地把培训活动和岗位练兵活动相结合,开展了“心灵驿站”系列活动,如“女人四十一枝花”辩论会、“展示风采,魅力童话”园本教研会、“爱国  创新  包容  厚德”党员知识竞赛、“读一读好书  谈一谈师德”演讲活动等,这些别开生面的活动提升了广大教职工的文化修养,为老师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
    保育院拥有一支爱岗敬业的老教师队伍和保教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队伍。近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保育院引进了二十多名青年教师,逐步改善了教师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为了帮助青年教师更好更快地成长,院里召开了老教师教育心得座谈会,请老教师讲述自己几十年的工作感悟和成功经验,给青年教师树立榜样;组织了骨干教师的示范课,给青年教师提供了观摩学习的机会;院领导还根据每名青年教师的特点和成长情况,为她们选择了指导教师,担任指导教师的老师都是院里的骨干教师,她们帮助青年教师制定成长发展计划,引导年青年教师发现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鼓励青年教师不断积累经验。院里还鼓励青年教师上自荐课,每月认真书写一定数量的教育随笔、教育案例和幼儿观察记录等文字材料,鼓励她们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进步。
通过几年的扎实工作,老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提高了,骨干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增强了,青年教师的教学经验丰富了。保育院正在努力朝着建成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队伍这一目标前进。

    奉献中坚守    
   把爱心捧给孩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保育院进一步加强了师德建设,鼓励老师们从细节做起,为幼儿和家长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
    有些幼儿对牛奶、鸡蛋等食品过敏,院领导就召开专门会议,指导保健医和厨师等各岗位人员对幼儿的饭菜、奶制品和午点等进行调整,为这些幼儿定制食品,切断过敏源,保证幼儿的饮食安全。
    新华社的工作性质很特殊,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都要不间断地发稿。遇上两会等重大报道任务时,家长们的工作就更忙了。有个孩子因为妈妈工作忙,不能每天陪他玩,感到很失落,于是,老师们有意识地增加了和这个孩子互动的机会。建构区活动时,老师们和他一起搭城堡,孩子玩得不亦乐乎;讲故事时,老师们请他当“模特”,给小朋友们表演故事中的情节。“兔子,兔子,上山喽”,老师让他趴在自己的腿上,右手轻轻地从下往上抚摸着他的后背,做出“上山”的动作。孩子则抱住老师的腿,兴奋地晃动身体。“兔子,兔子,吃草喽”,老师搂着他,左手轻轻地捋着他的头发,孩子开心地笑着。“兔子,兔子,下山喽”,老师用手快速地从上向下滑过他的小肚皮。孩子高兴地扭动着身体,跟老师撒娇。在老师们的关爱下,这个孩子渐渐度过了情绪波动期。
    一位在新华社保育院工作了三十年的老师曾这样说,咱们干的就是良心活,工作全在细节上。要把幼儿当作自己的孩子,把爱心捧给孩子,只有带着这样的感情去工作,才能多一分宽容,少一分埋怨;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苛求;多一分尊重,少一分指责。
    每当孩子不肯睡午觉,哭着找妈妈的时候,老师们就会把孩子搂在怀里,给他们讲故事,哄他们睡觉。每当孩子学会自己穿衣服、系扣子时,老师们会比孩子还兴奋,大声地表扬他们。每当害羞的孩子终于鼓足了勇气站在小伙伴面前唱歌时,老师们会带领小朋友一起为他们鼓掌。这份爱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确是一种超越了亲情的、无私的大爱。
    在保育院65年的发展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保育院人在艰苦中创业,在风雨里成长,完成了总社职工子女的入托教育服务。老师们用自己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新华赞歌。
    65年来,新华精神激励着保育院的老师们精益求精,严谨求实,成为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坚强队伍,成为了让新华社领导和职工信赖的优秀队伍。 

    六十载风雨征程,六十载日月相伴

    回望,是为了更好地出发。伴随着新华社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新华社保育院的老师们必将以职业特有的方式,体验并见证新华社战略转型的新程之路。这朵新华玫瑰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色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