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新发展理念 全力打造现代机关后勤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16-12-13 14:30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无锡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针对新常态下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学习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为引领,审时度势,提出了机关后勤“集约化、社会化、标准化、绿色化、智慧化”的渐进发展目标,推进传统后勤向现代后勤转型。机关事务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先后荣获“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文明单位”“ 江苏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创新思路,机关后勤迈向现代化

    近年来,我们创新思路,大胆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努力在管理技术、管理手段、管理方法上不断创新,机关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
    (一)更新观念,推行现代管理。一是积极推进新技术应用,广泛采用物联网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建立较为完善的智能化后勤管理服务体系,延伸管理触角,完善保障功能,提高服务水平。二是定期进行干部职工内部轮岗交流,促进换位思考,亲身体会服务对象所需。三是通过集中学习培训、“头脑风暴”、专题讲座等,加强对传统后勤向现代后勤转变的讨论研究。
    (二)多措并举,建设绿色后勤。以推进绿色低碳、环保节能和提高资源效益为核心,大力推进绿色后勤建设。一是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创造性,对空调系统、照明系统、信息机房等高能耗设施设备,实施节能改造。二是引进垃圾处理设备,对市级机关集中办公区“市民中心”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做到垃圾不出大院。三是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屋顶和停车棚光伏发电站等一批绿色工程项目,并助推绿色产业发展。
    (三)厚积薄发,打造智慧后勤。围绕“绿色后勤、智慧后勤、现代后勤”发展方向,制定了《无锡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信息化建设三年发展规划》,建立了“市民中心一平台四系统”(智能楼宇控制系统、智能安防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智能后勤服务系统);启动建设“无锡智慧市民中心”,全面推进机关后勤精细化、绿色化、智能化。

    二、整合资源,后勤管理实现集约化

    我们抓住市级机关搬迁至集中办公区的契机,大力推进机关事务集中统一管理。
    (一)实行市级机关集中办公。2010年10月起,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大家”整体搬迁到“市民中心”,100多个部门(单位)、数千名工作人员相继入驻。市级机关集中办公后,严格按标准配置办公用房和家具,有效解决了需求过度膨胀、超标准建设、资源闲置浪费等突出问题,使资源使用高度集约、闲置资产合理处置,为精减后勤人员、整合后勤资源创造了条件。
    (二)统一调配后勤服务资源。“市民中心”餐饮、物业、办公用房调配、办公家具配备、一般公务用车管理、公共机构节能、会议中心管理等职能,全部纳入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统一管理后,我们勇于担当、大胆创新,通过关、停、并、转等一系列措施,迅速形成了“市民中心”物业统一管理、标准统一制定、服务统一提供的机关后勤新格局,实现了向管办分离、统一规范、节约集约、服务外包的新跨越。 
    (三)强化机关事务管理职能。近几年,我们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和梳理职履情况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不断强化机关事务管理职能。一是拓展职能。借势局机关更名和机构改革东风,进一步统筹协调本地区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的机构职能建设,加强对所辖市(县)、区机关事务管理工作的业务指导和交流,编制统一的机关事务工作发展规划,积极构建大后勤服务网络,努力形成全市机关事务工作高点规划、合力推进的格局。二是提升能力。采取“请进来、走出去”、举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方式,下大功夫培养机关事务管理的“行家里手”,着力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和履职尽责能力。三是加强协调。依据现有政策制度和职能任务,加强与市发改、财政、经信等职能交叉部门的沟通协调,进一步明确主体责任、统一管理流程、建立联系机制。四是落实条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认真研究国有资产管理、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等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着力破解发展瓶颈。 

    三、解放思想,后勤服务全面社会化

    按照“集约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市场化运作”模式,研究出台了《无锡市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实施办法》,迈开了全面推进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步伐。
    (一)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结合机关后勤工作实际,梳理了有关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23个课题,并分赴各地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了近30万字的调研材料,为进一步推进我市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提供了决策参考。
    (二)科学选定外包项目。按照“能包则包,应包全包”和“积极稳妥、重点突破”的原则,认真梳理服务外包项目。一是对零星、琐碎且社会化条件相对成熟的服务事项,通过比选,引进有品牌、讲信誉的商业机构承担;二是对事关广大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服务项目,设置一定的准入门槛,通过公开招标,引进资质齐全的社会专业公司提供服务;三是对涉及内部事务及保密事项的服务项目,通过竞争性谈判,委托本市国企或具备保密资质的公司提供有偿服务。
    (三)完善服务外包体系。“市民中心”后勤服务外包率达100%,共引入29家社会服务单位和35个社会商业机构服务窗口,实现了由“自我搞服务”向“市场买服务”的根本性转变,探索出一条“服务社会化、需求标准化、采购规范化、价格市场化、监管精细化”的后勤服务外包新路子。

    四、健全制度,服务采购确保规范化

    (一)成立项目采购小组。为防止暗箱操作,遏制腐败,保证服务外包采购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将纪检监察工作贯穿采购活动全过程,建立由局分管领导任组长,局办公室、财务处、监察室及相关业务处室人员参与的外包采购联合小组。对30万元以内的采购项目以及有保密等特殊要求的服务项目,由采购联合小组对3家以上供货企业,通过公开询价或竞争性谈判的方式,进行“好中选优、优中选强”。对30万元至100万元以内的一般服务项目,由市财政局公开招标,确定政府定点采购入围企业,由采购联合小组从中择优选取;其它重大采购项目,按照政府采购程序,一律向社会公开招标。
    (二)完善服务保障制度。通过“立、改、废”等形式,修订、完善了《市民中心管理制度》、《市民中心服务外包企业管理规定》等各类规章制度30多项,建立了《市民中心物业服务标准》、《市民中心建筑日常维修标准》等112个各类服务标准,并对安保、会务、保洁、餐饮服务等11个服务项目的关键性指标,进一步细化措施、量化标准、规范操作流程,形成了一套内容全面、规定具体、要求明确、层级分明、简明实用的机关事务管理制度及标准体系。
    (三)强化规章制度落实。在制度落实上坚持“三会”(服务外包工作协调会、内部管理例会和服务质量分析会)、“二牌”(绩效考核牌、质量竞赛牌)、“三卡”(服务联系卡、意见信息卡、投诉监督卡)、“四簿”(考勤记录簿、工作记录簿、例会记录簿、巡查记录簿)做法,并通过开展“四查”“五防”等创新工作,强化岗位功能,提升服务质量,打造品质后勤。

    五、完善体系,服务监管力求精细化

    (一)明确监管责任。一是建立监管组织。成立监督考核领导小组,定期对外包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考评;局业务处室设立专职监管员,全天候、全过程跟踪监督检查。二是拓展监管渠道。通过邀请行业专家、“啄木鸟”,设置网站意见箱,开设微服务号,征集“金点子”等方式,对服务质量进行第三方评估,从而使单一的行政性监管转向多方参与的社会化评估。三是落实监管责任。坚持处长负总责、全面抓,处室其他干部负专责、分管抓,监管员负全责、具体抓,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对一级监管的工作格局。
    (二)细化监管标准。精心研究后勤服务质量考评标准及细则,建立服务质量监督考评表彰机制,出台《服务外包项目监管考核实施办法》,形成81类300多条操作性监管指标,明确业务处室与承接服务单位双方的权利义务、监管程序、考核办法、奖罚措施等关系;在服务标准的基础上充实和细化监管标准,不断量化、细化监督考核评价工作,确保监管有章可循、取得实效。
    (三)推行智能监管。联合江南大学成立“无锡市公共机构节能研究中心”,开发建成公共机构节能监控管理平台,对办公区域水电气暖等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管控;建设机关餐饮监控系统,对食品安全进行动态监控;建立安防、消防、物防监督管理网络,发挥物联网和视频监控的“千里眼”“显微镜”作用;安装智能钥匙和车载定位系统,实现对公务车辆的有效监管。
    实践证明,无锡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学习贯彻新发展理念,特别是坚持“绿色、创新”发展方向,不仅明显提高了后勤服务保障效率、大为降低了机关运行成本,而且提高了广大干部职工对后勤服务的满意度,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之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