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新时代深刻内涵
推动农业银行后勤工作高质量发展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20-12-25 11:39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湛东升

   

  新时代后勤工作如何围绕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成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后勤,更好地发挥服务保障作用,成为全社会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农业银行后勤工作服务大局、服务主业、服务员工,为农业银行全面落实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稳健推动业务经营发展起到基础性保障作用。近年来,立足新时代,适应新要求,农总行从发展理念、工作主线与体系建设三个层面,积极研究探索现代后勤的顶层设计与规划实施,推进机关后勤工作高质量发展,成为农业银行加快国际一流商业银行集团建设,更好服务国家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以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为先导,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作为推动后勤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

  受多种主客观因素制约和影响,传统后勤发展遇到诸多瓶颈,农总行近些年的改革实践证明,必须用新发展理念,解决传统后勤存在的现实问题,为后勤改革发展提供遵循。

  把创新发展作为主导思想,着力解决动力缺失的问题。大力推动后勤理论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等,通过科学的创新,激发后勤保障效能,扭转人、财、物等传统生产要素投入与产出不相匹配的发展困境,为农业银行后勤价值创造提供可靠的动力支撑。

  把协调发展作为关键原则,着力解决结构失衡的问题。坚持全行一盘棋思想,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的方式,补短板,强弱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集中统一管理格局,有效解决农业银行全行后勤保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服务对象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和环境的需要之间矛盾。

  把绿色发展作为内在要求,着力解决投入粗放的问题。牢固树立资源节约、生态友好的后勤发展理念,通过技术手段、管理创新、宣传引导等手段,扭转依靠资金投入与资源消耗的粗放式服务供给,努力打造“绿色后勤”“节约后勤”,使后勤成为农业银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有益平台和窗口。

  把开放发展作为核心思维,着力解决联动弱化的问题。通过开放的技术平台、贯通的管理机制、高效的沟通协作,打破内外部的行政壁垒,充分发挥市场在服务保障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加大管理人才的引进,挖掘内部资源社会价值,实现以外促内、内外联动。

  把共享发展作为根本目的,着力解决资源局限的问题。坚持问需于员工、问计于员工,强化服务意识,建立服务保障资源调剂、共享机制,利用有限的后勤资源,创造多样高效的后勤服务应用场景,推进农业银行与社会公众共享服务保障资源,充分支持经营发展需要,科学满足公众切身利益。

 

  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作为推动后勤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方向

  后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通过矫正要素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后勤高质量发展。农总行以后勤要素升级带动保障效能提升,推动后勤工作适应企业新战略,大力提升后勤工作价值。

  以需求为导向,推动后勤服务保障的质量变革。后勤保障是从理念、目标、制度到具体专业范畴的完整体系,提升后勤服务的品质,实现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根本性转变,将直接影响农业银行的内部效率与服务对象的体验评价。近年来,围绕经营发展,以及企业员工办公生活需求,农总行依托市场、技术、管理等要素对后勤资源进行优化升级、完成了物业、餐饮、医疗、办公、生活等多领域社会优质服务资源引入,建立财务费用、资产配给、服务监管等多维度的标准化监督体系,逐步形成高标准服务设计供给,全方位监督评价,全流程跟踪修正的后勤服务产品体系,实现了后勤服务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为多年来农总行的平稳安全运行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问题为导向,推动后勤服务保障的效率变革。在传统生产要素投入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转变后勤保障模式,将后勤管理重心从“抓全面、全面抓”转变到“放管服”上来。针对传统后勤服务保障供给效率的短板,农总行持续加大对新技术、新机制的应用融合能力,实施完成了后勤财务、资产、服务的信息化流程再造,实现了会议预订、体检申报、费用报销、餐卡充值的线上化服务,开拓了电话会议、智能安防预警、刷脸支付、无人超市、云打印、在线订餐等场景化智能后勤创新服务,实施了财务分级授权、资产电子盘点、服务前后台分离、保障首问负责等创新机制。通过不断优化生产要素流动与配置,激发后勤要素活力,有效突破传统后勤保障运行效率瓶颈,为农总行高效有序开展各类生产经营活动奠定了重要基础。

  以发展为导向,推动后勤服务保障的动力变革。银行要发展,就必须创新,有创新,才能有动力,后勤工作亦是如此。质量与效率的变革,离不开以创新发展为主导的动力变革。近年来,农总行以现代治理体制为架构,依托新的技术平台,通过制度与标准的制定,不断强化对资产、服务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以现代科技技术为基础,转变发展驱动力模式,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盘活传统要素;以培养现代创新型人才为保证,强化“专家+管家”后勤队伍培养,围绕智能后勤、健康管理、资源配置、财务管控、服务监管等领域开展理论创新研究。通过后勤发展动能的持续提升,为农业银行创新发展挖掘出更大潜力。

 

  以构建现代化管理体系为目标,把“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作为推动后勤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举措

  农业银行对后勤工作提出“借助信息化、社会化、专业化手段,研究探索全行后勤一体化模式,持续提升后勤保障服务水平”的五年规划,并探索实施“一二三四”发展战略,即,建立“一个体系”:一体化新型后勤保障体系;履行“两大职能”:资源综合管控、服务保障监管;突出“三项任务”:财务管理、资产管理、服务管理;打造“四个后勤”:科技后勤、规范后勤、人文后勤、廉洁后勤。这既是当前急需,更是未来发展之策。

  打造“科技后勤”,提升后勤服务保障信息化水平。农总行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提升后勤工作效能的关键手段,依托互联网技术,自主研发实物资产管理系统、公共服务保障系统,并在全行推广应用,适用性改造财务管理系统,搭建“后勤保障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后勤资源和保障事务的统一平台化管理。实施全行通信“一体化”改革,解决了管理粗放、技术落后、成本高昂等诸多突出问题,带来数亿元的隐形效益,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为全行提供了高效稳定的通信保障。2019年以来,围绕“数字化转型”战略,农总行开展“场景化智能后勤”课题研究,启动了差旅平台、智能会议、移动后勤、数据归集等创新项目,把匹配“数字银行”后勤需求作为新任务、新目标,努力提升后勤保障“开放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打造“规范后勤”,提高后勤资源集约化管控能力。农总行坚持把科学管理作为规范后勤资源管控的有效途径,围绕农业银行“向成本宣战、向风险宣战、向案件宣战”总体部署,农总行建立了“专业化”的后勤机构设置,“模型化”的财务资源分配机制、“集中化”的办公文印模式、“电商化”的集中采购机制、“标准化”的办公资产配送体系、“规范化”的社会化服务监管体系,“归口统一”的实物资产采购方式,“包干制”的物业服务模式,真正做到了让行党委放心、让部门安心、让员工舒心。此外,把制度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密切结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农业银行35条要求,制定多项财务、资产等后勤保障管控制度,研究出台涵盖物业、餐饮、医疗、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的标准化、专业化监管考核规范,实现后勤资源科学化配置、集约化管控,扎实履行后台服务中台、服务前台的工作职责。

  打造“人文后勤”,满足员工对美好工作生活环境的向往。农总行坚持“不忘初心、服务为本”工作理念,不断为企业减负增效,提高员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引入餐饮、超市、洗衣、咖啡、图书、商旅等12家驻场服务供应商,创新开放式第三空间、共享办公区、心理咨询室等服务举措,实施医务室三甲医院专业化托管,连续多年保持中央国家机关“健康食堂”称号,后勤服务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5%以上,机关后勤成为农总行“家园式”人文文化的倡导者与践行者,为激发员工队伍战斗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农总行重点发挥后勤窗口职能与买方优势,牵头全行开展后勤公益扶贫与消费扶贫,打造“益农融商”后勤扶贫公益品牌,创建“员工慰问、公益展卖、后勤保障、东西部协作、内生驱动”五类消费扶贫购买模式,2019年超额完成中央单位定点扶贫责任书任务指标达701%,成为农业银行积极践行脱贫攻坚社会使命的重要渠道。

  打造“廉洁后勤”,落实党风建廉与风险防控要求。农总行坚持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检验后勤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结合后勤工作特点,把牢固树立“廉政文化”“规矩意识”“底线思维”作为强化后勤干部队伍思想作风的关键一环,每年从“党建线”“业务线”“纪检线”层层签订责任书。同时,加强内外部监督,定期开展后勤保障“十不准”自查自纠活动,并向社会服务商匿名征询意见,形成内外双向监管的常态化机制,充分发挥制度机制的震慑作用。创新“纪检委员时间”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精神告示、风险提示、案例警示“三示”教育,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的约束作用,此做法今年入选《中央和国家机关党建创新案例选——支部工作法100例》。

  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后勤工作将从资源传递者的单一角色,向资源管理者、服务监督者、价值创造者、人文关怀者的多重身份转变。农业银行将通过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化后勤管理体系,实现全行后勤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国机关事务管理提供创新实践,为全国后勤改革发展贡献农业银行力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