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乐于助人 甘于奉献——中国教育电视台新闻中心首席记者王双同志先进事迹
精神文明建设网    www.ggj.gov.cn    2013年06月26日

乐于助人 甘于奉献

  ——中国教育电视台新闻中心首席记者王双同志先进事迹

中国教育电视台新闻中心的首席记者王双是一名爱岗敬业、乐于助人、甘于奉献、善于钻研的80后共产党员。

2007年6月,在一次采访中王双认识了这样一位老人她从小便是孤儿,十五岁参加革命她身患多种疾病,高血压、心脏病、肾功能不全、全身骨关节炎、视神经萎缩等,全身大小做过九次手术她80岁高龄却置自身疾病于不顾,每天省吃俭用,却先后为40位多名贫困学生捐资助学,从2001年开始,她为各种公益事业捐款高达20多万元,她,就是荣获“2005年首届感动东城十大公德人物”、“北京十大志愿者”之一的北京新华书店离休干部——振华老人。

  王双第一次走进东四八条61号院拜访了这位善良的孤寡老人那一天起,这个当时只有22岁的女孩,一步步地走近了这位老人,担负起了照顾老人的重任,到如今已是整整五个年头。五年里,这个80后的女孩子,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一个身患多种疾病、需要日夜陪伴的老人,其中的艰辛和困难王双从来只字不提,只是默默地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王双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人,便搬到老人身边,与老人一起生活。搬到一起后,老人的饮食起居、大大小小的事情也自然就落在了王双的身上。老人每两周要去一次医院,她都是早早的先去医院排队挂号,等差不多排到了再回家接老人去看病;深夜里,老人常常会因为病痛醒来,每每这时,王双都会陪在身边,帮老人按摩、给老人端水递药,只要老人不舒服,她也会一夜都睡不好觉;体弱多病的老人每天要吃近十种药,王双对每一种药都很了解,什么时候吃、吃多少,有时甚至要比老人记得还清楚只要王双在家,就一定要亲自给奶奶下厨做饭,老人没有牙齿,她每次都费尽心思做老人能吃的东西家里所有的床单、被罩、奶奶换洗的衣服也都由她定时清洗老人从头到脚,从里到外,上上下下,内衣内裤、棉衣棉裤,袜子、鞋,还有老人用的轮椅和老人方便时使用的座椅,都是王双为老人置办的每年夏天,因为天气炎热,为了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本来身体就非常虚弱的老人需要到医院输液,每个疗程都要输上十天,每一次王双都想尽办法串开自己的采访时间带着奶奶去输液,从没有耽误过一次身为记者的她,工作时间不固定,常常在外面奔波采访,但是只要一有时间,她就带着奶奶到外面转转,听听戏、散散心,水立方、鸟巢、国家大剧院、长安大戏院、各大公园,只要是老人想去的、能去的地方,她都尽心尽力去满足。

  其实王双的家庭条件很好。上大二时,父母就在北京给她买了房子,但是她却毅然选择留在奶奶的身边,住在平房里,没有卫生间,要上胡同里的公共厕所;炎热的夏天,没有空调,晚上热得睡不着觉;冬天里尽管有电暖器,还必须烧火炉。这些对于从小到大生活条件异常优越的她来说,是从来都没有经历过的。其实在很久以前,街道、媒体就多次找到王双,希望报道她的事迹,但是都被她婉言拒绝了。因为在王双的心里,她认为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因为奶奶就是她的亲奶奶!

  不仅仅如此,在工作上,王双认认真真、从不懈怠、善于钻研、敢于创新。入台五年来,她参加了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国庆60周年、两会、十八大等数次重大活动的特别报道,每一次她都能够出色地完成任务,并且在“好新闻”评选中多次获奖。20123月,王双被台里任命为“首席记者”,这也是中国教育电视台有史以来的第一位27岁的首席记者。

    2012年4月开始,王双参与制作了40集大型新闻专题片《教育十年间》,她行程一万多公里,采访、记录了近百位基层的优秀教师。特别是在刚刚结束的“十八大特别报道”中,王双敢于创新,以上会记者的独特视角,讲述了基层代表的故事,采写了八集《记者观察》,十天里她和同事共制作了58分钟24秒的新闻报道,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面对荣誉和成绩,王双从没有放在心上,依然是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努力的工作着,依然还是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自己的“奶奶”。这就是王双,一个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爱岗敬业、善于钻研的80后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