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沈北新区机关事务保障中心以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为抓手,以节能降耗为重点,以降低机关运行成本为目标,做实做细公物仓、物业服务、餐饮保障、车辆管理等工作。
创建区级政府“公物仓”
为盘活全区固定资产,整合各单位闲置物品,实现统筹再利用,沈北新区机关事务保障中心于2022年底着手搭建了全市首家集展厅与库房于一体、收纳调拨更新相结合的区级公物仓,打造“线上+线下”调剂新平台,闯出“资产+资源”有效利用新路子。通过智慧后勤线上平台与线下实体仓库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各单位所需物品可优先在公物仓内进行调配,减少资金支出,达到物尽其用、循环使用的目的。
公物仓分为实体仓和虚拟仓。实体仓物品涵盖了通用设备、家具用具等20余种共千余件,资产总额约50万元。全区内有16家单位进行了物品调拨,13家单位预计上缴,1家单位进行物品借用,19家单位提出查验单申请,截止目前,累计节约资金约15万元。虚拟仓是依托沈北新区智慧后勤平台打造的线上App,功能主要包括查看办公用品、借用物品、调拨物品、上缴物品、出具查验单,可对资产信息发布、统计、调剂实行智能化管理,实现了“基层单位-主管单位-财政单位”信息互联互通。
各单位上缴及调拨公物仓内物品施行积分制度。1元等于1积分,上缴物品按照物品价值等价换取积分,申请调拨物品即以调拨物品价值扣除积分。积分施行一季度一统计,积分扣除至负数,则按照积分数扣除下季度办公经费,如积分为负1000,则扣除下季度办公经费1000元。收缴物品及仓内物品按照采购原价或网络询价为基础,以五折为准,增加或扣除积分。各单位积分为负数所扣除的办公经费,通过二手交易网络平台比价后,以低价采购的方式购买需求量较大、仓内明显储备不足的优质二手物品,如办公电脑、打印机、碎纸机等。
探索食材采购新模式
食堂通过与供货商协商,将食材价格由原来的供货商报价改为三方比价,最低价即为同一品类食材的最终定价,避免了供货商随意定价,有效控制了食堂食材采购成本。建立零星供货商库,确保同一品类供货商不少于3家,当有采购需求时,通过三方比价方式确定最终供货商和供货价格。直接与区内的红梅、北源、玉兰、七星等6家生产企业对接,对大宗消耗品——大米、食用油、调料及奶制品采取源头采购模式,减少了中间环节,确保采购商品质优价廉。通过提前确认就餐人数、计算人均用量等方式,严格核定食堂食材采购量,实现精准采购,避免了浪费。
创新食堂就餐方式
根据季节特点和人员需求,每周二、周五在区政府食堂三楼提供特色餐服务,如老四季抻面、麻辣烫、老鸭粉丝汤、脊骨饭等,不仅降低成本,还满足了机关干部对饮食的不同需求。每天由各单位上报值加班人员名单,食堂按人数备餐,解决了食堂值加班餐“做多浪费、做少不够”的问题。通过记录跟踪餐饮采购、消耗等情况,做到日提醒、周讲评、月考核,每月制作物业餐饮考核专报并发送到各物业餐饮工作群,实现横向对比有竞争、纵向对比有激励的良性考核机制。
强化车辆管理
完善《沈北新区公务车辆使用管理办法》《车辆维修保养管理办法》《车辆加油管理办法》《驾驶员管理办法》等制度,从停车熄火等细小之处着手,严格规范车辆运行细节,车辆运行成本持续下降。与有关科技企业合作,对全区公务用车管理平台之外的车辆加装北斗车载终端,做到公务车辆监管全覆盖,为提高公务车辆使用效率、合理调配车辆配备等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撑。同时,通过实行公务车辆油耗月报表制度及加强维修审核、比价等方式,引导驾驶员树立节约意识,促进车辆运行费用持续下降。
开展节能降耗行动
从各集中办公区域的水电煤气费入手,通过加强宣传、巡查、温馨提示等手段营造节能氛围,培养“人走灯灭、降低能耗”的节能意识,此项费用支出同比去年4-7月下降5.3%。向全区广大干部职工发出倡议,号召大家养成节约用餐、杜绝浪费的好习惯,积极开展光盘行动,坚决制止餐饮浪费,带头做厉行节约的参与者、反对浪费的践行者、文明用餐的监督者,并带动全区广大干部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风尚。在机关食堂设置文明用餐监督员,及时制止用餐浪费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