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信息化建设,服务智慧税务发展大局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22-04-25 10:11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国家税务总局机关服务局

    

  近年来,国家税务部门着力加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持续推进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应用系统,建成国内最大的电子政务生产交易云——税务云平台,不断优化完善全国税务系统统一的信息化工程——“金税三期”,税务工作已走向精准化、智能化、科学化。作为税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税务后勤工作主动融入以“金税四期”为依托的智慧税务发展大局,构建起了管理规范、服务便捷、保障有力、运行高效的后勤信息化建设新格局。 

    

  形势任务 

  信息技术在推动经济发展、完善社会治理、提升服务效能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推进信息化建设是税务后勤部门把握历史机遇融入改革大局推动税务后勤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大数据战略,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这些重要论述,为信息化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对新型基础设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进行了谋划部署,提出深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建设智慧税务,推动税收征管现代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提出,建设以税收大数据为驱动力的具有高集成功能、高安全性能、高应用效能的智慧税务,形成国内一流的智能化行政应用系统,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以上三个维度的重要部署要求,为税务后勤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机遇。 

  多年来,税务系统深耕信息化建设,有力支撑了税收改革,服务了经济社会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启动金税工程一期、二期,到2016年“金税三期”全国上线,再到2018年完成国税、地税“金三”并库,以金税工程为代表的税务信息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成为税务系统的品牌工程和亮点工程。除税收业务系统外,绩效管理、数字人事、学习兴税等税务行政系统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总的来看,税务信息化工作走在了中央和国家机关前列。与税务信息化建设整体步伐相比,税务后勤信息化建设还稍显滞后,更需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搭上智慧税务建设的顺风车,建成一套组织科学、反应灵敏、处理高效的后勤信息化系统,为加快推进税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强大的后勤保障支撑。 

  传统的后勤工作以人工、半人工方式为主,在思想观念、资源配置、人员使用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推进后勤信息化建设,将有力推动服务保障方式的提档升级。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后勤工作效能。推进后勤信息化建设,将重塑工作流程,创新方式手段,改变当前管理相对粗放、手段相对滞后、效能有待提高的现状,提高工作的精细化、科学化水平。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后勤队伍能力。受历史遗留问题等因素制约,税务后勤干部队伍存在年龄老化、本领恐慌、创新不足、活力缺乏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后勤科学发展。开展后勤信息化建设,将倒逼机关后勤部门及干部职工主动学习先进技术和理念,树立创新思维和变革意识,提升干部队伍的软实力。 

    

  实践探索 

  2017年以来,国管局在多个单位开展后勤信息化建设试点,试点单位先行先试,积累了宝贵经验。比如,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层面,有的单位研发了“智慧后勤”综合应用系统,基本架构包括“1套系统、2个平台、8大支撑体系、56个子服务系统”,基本涵盖了后勤工作的方方面面。同时,设置了日常管理和防疫管理两种模式,可根据需要随时切换,极大地方便了工作。在地方层面,有的部门打造“机关事务云平台”,集数据处理、图表分析和智能化辅助决策功能于一身,管理者借助“全景式概览”“精准画像”“多维度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提高了后勤决策科学化水平。 

  在税务总局机关层面,推行使用住房管理、公车管理、财务管理等系统;自行开发餐饮、医疗、停车管理等系统。在总局机关和省级税务局部署建设能耗数据统计监管平台(第一期),基本实现公共机构能源资源(电、水、燃气、热能等)消耗的分项计量、远程抄表和实时统计功能。 

  各省市税务局结合实际,推出了部分后勤信息化系统。如部分税务部门搭建智能楼宇自控系统,在办公楼设置多个点位,实现用能节能、消防安全等方面的精准监控、远程操控和数据分析;部分税务部门注重能耗数据统计监管系统功能延伸和特色保留,兼具了节能和安全监管功能;部分税务部门正在搭建后勤管理系统,将实现餐饮服务、安全巡检、会务管理等多模块运用。 

  税务后勤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难点和问题:一是总体建设相对滞后。尚未形成统一的管理系统和共享平台,与机关事务工作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一体两翼”发展、提升保障水平和管理效能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二是建设情况参差不齐。各单位建设各有侧重,有的侧重于管理,有的侧重于服务,系统建设零散独立、各自为,且与其他行政、业务系统不兼容,无法实现统一身份认证、资源整合共享。三是建设方式差异较大。系统较为分散,建设模式各不相同,依托平台存在差异,有的使用微信小程序,有的开发设计了APP,有的使用政务微信工作台。 

    

  转型规划 

  在当前“智慧税务”建设发展大局下,税务后勤部门应主动融入、积极参与,结合后勤高质量发展目标和机关服务保障新需求,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建立“高效、直达、实用”的后勤信息化系统,努力追赶并实现税务后勤服务保障的数字化转型。 

  牢固树立信息化的理念,认识到信息化不是简单的网络化、标准化、数字化,而是以用户体验为着眼点和出发点,用服务规范管理、用管理提升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进行流程再造,真正让信息跑起来、管起来、用起来,做到“推进一个融合,做到两个对接,实施三个步骤,实现三个目标”,用改革发展的新思维、新理念来指导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推进一个融合。将信息通信技术、互联网平台、智慧物联等技术手段与税务后勤服务保障管理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二是做到两个对接。以统一规划为引领、标准规范为基础、合理需求为导向,全面对接以“金税四期”为核心的智慧税务建设,全面对接业务主管部门标准规范。三是实施三个步骤。优先开发适应各自实际的服务类应用;稳妥建设符合税收信息化规划设计要求的管理类应用;着力打造税务系统基本统一、符合服务管理保障实际的税务后勤信息系统。四是实现三个目标。逐步达到后勤服务管理保障全业务、全流程信息化和智能化;持续提升统计分析、预警监控、风险应对的能力;全力构建服务便捷、管理规范、保障有力、运行高效的现代税务后勤新格局。 

  要按照税务总局信息化建设部署要求,严格把握建设原则,避免各自为政、铺张浪费等行为。一是突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后勤信息化建设是智慧税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落实王军局长“智慧税务建设最重要的是集中统一开发,省局下步可搞些填平补齐,市县局主要是应用”的批示精神,主动融入“金税四期”进行系统设计和规划,按照总局网信办要求统筹建设和运维,以实现更大范围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二是突出共性需求、便捷高效。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实用为根本,以应用促发展,突出高频工作、摸清真实需求,针对服务中的重点、难点、痛点,整合、延伸、拓展形成以某一项工作为引导的需求链和服务面,不断丰富线上线下服务内容,提升服务管理保障品质,让广大干部职工有更多获得感。三是突出成本控制、讲求实效。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本着“厉行节约、一建多用、统一运维”的原则,充分考虑投入产出比,坚决消除脱离工作实际、不计成本、急功近利的思想。四是突出依法合规、确保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防止黑客非法入侵及核心数据的丢失、窃取、篡改,降低内部业务安全风险,为税务系统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和安全支撑。 

  综合了解各方需求,分清轻重缓急和先后次序,以点带面,由面及点,规范开展信息化建设。一是坚持服务先行、简便实用。后勤信息化建设的首要目标是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效贴心的服务,应首先考虑对后勤服务类子系统进行架构设计和开发建设,更好地对接供需两端。项目建设过程中,应遵循各项标准,采用当前主流的软硬件产品,使整个平台架构合理、简便实用、易于操作。二是坚持先有后优、迭代更新。税务后勤信息化建设业务场景繁杂、软硬件结合多、数据多源异构,集成难度较大,而且需求会随着功能拓展、政策变化、技术升级等而发生变化。应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进行分步式设计和迭代式升级,这样既在持续建设中不影响整体系统的使用,又留有功能扩展能力和业务提升空间,更好地满足税务后勤未来发展需求。三是坚持规范管理、夯实基础。信息化建设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一个管理问题。优秀的信息化建设案例都是以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管理手段为支撑。从现实情况看,税务后勤条线制度建设和日常管理中还存在薄弱环节。要强化后勤制度的立、改、废,使之与信息化建设相配套,夯实建设基础。四是坚持人才支撑、科学配置。税务后勤信息化系统前期建设和后勤运维都离不开专业技术人员。从目前来看,既要放眼长远发展、科学合理规划、招录专业人才、输入新鲜血液,又要立足当前,按照不同的岗位职责,从基础理论、系统平台到实际应用等方面,加强对现有人员的教育培训,为税务后勤信息化建设提供坚实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