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构建现代公物仓体系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22-10-26 15:53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国管局资产管理司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大力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要求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率先垂范,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创新构建适应新发展格局内在要求的现代公物仓体系。 

    

  充分认识构建现代公物仓体系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军后勤工作会议上提出加快建设现代资产管理体系,对构建现代公物仓体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建设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是推动调剂共享、盘活存量资产、提高使用效能、节约财政资金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国管局组织开展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试点工作,各地区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牵头或配合建设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建立健全部门间资产调剂共享工作机制,有的地区还有序推进同域或全省(市)资产调剂共享工作,将节约贯彻到资产管理工作和发展理念中,取得了良好成效。从资产静态闲置到循环利用,从公物仓建设各自为政到统筹推进,构建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现代公物仓体系,是行政事业单位带头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决策部署的迫切要求,也是盘活存量资产、推动国有资产管理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对行政事业单位坚持过紧日子、更好节用裕民、发挥示范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但也要看到,当前一些部门和地区对盘活存量资产的重要意义认识还不到位;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调剂共享存在体制机制障碍;各部门、各地区探索推进公物仓建设过程中思路步调不一,缺乏有效统筹,存在重复投入和信息壁垒,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影响整体经济效益。这就要求我们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构建现代公物仓体系,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确保过紧日子要求落地见效。 

    

  系统谋划现代公物仓体系的功能架构 

  聚焦“三跨”目标定位。现代公物仓体系,是由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存量资产相关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只有将其定位为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的调剂共享平台,才能推动资源有效整合、信息互联互通,从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存量资产在更大范围内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真正发挥规模效应,提升资产使用效率和管理效能,做到全国一盘棋、统一大“市场”、畅通大循环。 

  推动功能架构“三统一”。一是统一的基本业务功能,包括但不限于资产调剂利用、共享共用、周转使用、租赁配置、罚没资产管理等方面,涵盖通用家具、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等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履职需要的资产类型。二是统一的信息基础设施,包括信息交互渠道和应用服务平台,推动存量资产供需信息实时集中呈现,实现调剂共享业务全流程线上办理。三是统一的政策制度标准,包括业务流程规范、基础管理要求、配套政策保障等内容,提升调剂共享工作的可操作性和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以上几个方面是统一的整体,需要我们坚持系统思维,不搞重复建设,避免信息“孤岛”,一体推进现代公物仓体系建设。统一基本功能是前提。只有基于统一的基本功能,才能便于各地区、各部门明确公物仓相关的职责定位和建设目标,为制定政策标准、建设信息平台搭建思路框架、明晰业务边界。统一信息平台是基础。只有对各地区、各部门资源进行整合,才能实现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存量资产信息“一网汇聚”和调剂共享业务“一网通办”。统一政策标准是保障。只有建立统一的业务流程规范,才能实现全国范围内调剂共享政策的统一性、规则的一致性、执行的协同性。 

    

  构建现代公物仓体系的若干举措 

  加快凝聚思想共识。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创新构建现代公物仓体系的重要意义,按照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锚定目标方向,创新管理理念,优化运行机制,推动调剂共享理念深入人心、各项重点举措落细落实。 

  统筹推进全国“一张网”。加快推进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信息平台提升改造,丰富优化平台功能,满足各行业主管部门的个性化管理需求,也为各地公物仓建设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尚未建设公物仓信息平台的地区可以直接使用地方版系统,已建设公物仓信息平台的地区应当共同研究统一数据接入标准,从而积极破除区域壁垒,改变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现状,真正打通全国范围内资产调剂共享的信息“堵点”。 

  因地制宜建好“一个仓”。除了信息平台之外,公物仓一般还需要必要的实体仓库。实体仓应当优先利用闲置场地或者已建成的仓储设施,注重成本效益,减少总体投入,还应当控制在适度规模内,保持仓内资产的合理流动性,及时对接使用需求,加强修复性利用,定期清理处置无使用价值的资产,避免在仓资产“二次闲置”。 

  稳步有序建设一套标准。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建设管理工作指南》国家标准建设正在积极推进,将在基本功能、实体仓和虚拟仓建设、运营和日常管理等方面提出原则性、通用性的建议框架,后续还考虑制定资产出入仓等业务流程规范、数据接入等信息平台建设规范等一系列配套标准,形成“1+N”公物仓建设和运营标准体系。 

  建立健全协调合作机制。各地区、各部门公物仓建设要加强统筹、形成合力,建立健全中央和地方、本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和人大机关及财政、审计等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加强盘活存量资产工作信息沟通和政策衔接,做好指导督促,协调解决共性问题。要引入多元主体,借助市场化第三方资源,加强仓储、物流等方面的专业化运作,保持公物仓运行效率和灵活性,优化资产供给端到需求端的服务和体验。 

  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经验。扎实推进公物仓创新试点建设,坚持从实际出发,在功能拓展、平台建设、机制优化、统一管理、全域推进上下功夫,在公物仓建设管理领域挖掘典型案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鼓励引导长三角、成渝地区等公物仓建设基础较好的区域,优先开展区域内资产调剂共享工作,推动存量资产盘活由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小循环”向全国范围内“大循环”转变,实现存量资产盘活的整体效益最大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