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深化绿色发展国际合作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23-01-10 16:01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孔铉佑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凝结着对发展人类文明、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深邃思考和深刻洞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就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作出重要部署,强调要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围绕绿色转型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是积极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应有之义,也是外交战线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可或缺的一环。 

  中国与日本同为全球主要经济体和制造业大国,在推动工业化、产业转型和生态治理进程中经历过相似的历史阶段,日本的一些经验做法可以成为我国探索绿色发展的“他山之石”。由于面临资源匮乏、环境污染、全球能源危机的挑战,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重视脱碳问题,在国家层面为低碳技术研发、能源结构调整、产业转型提供支持。日本温室气体排放于2013年左右达到峰值,此后呈逐年下降趋势。随着气候变化成为全球治理热点议题,日本政府愈发将应对气候变化视为新的发展机遇,过去两年多来先后提出2050年实现碳中和、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比2013年降低46%的目标,并为此陆续制定一系列绿色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其中一些好的思路值得参考。 

  ——密集出台绿色转型战略举措。2021年,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2050年碳中和绿色增长战略》,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纲领性产业指导,提出政府将采取措施加速推进能源和产业结构转换,通过大胆投资促进民营企业创新创造。战略围绕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的海上风电、氨燃料与氢能、汽车和蓄电池等14个领域确定行动计划,按照研发、验证、推广、商业化4个阶段明确各领域碳中和实现路径,以及须研发突破的关键技术等具体对策。日本政府还将该战略同其他鼓励技术革新、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举措对接,形成政策协同。 

  例如,2021年发布《第6期科学技术与创新基本计划》,提出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政府将围绕低碳社会、循环经济、“分散型社会”三大转变规划经济社会发展,推进革新技术研发,彻底实现节能减排,为此确定今后5年各部门须采取的举措。同年通过的《第6期能源基本计划》提出以安全为前提,兼顾保障能源供给稳定、提高利用效率、实现环境可持续性的“S+3E”目标,列出配合相关政策须开展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岸田政府《为克服新冠疫情和开拓新时代的经济对策》强调绿色转型,围绕绿色能源投资、生活方式转变、企业脱碳提出一系列支持举措,将低碳发展进一步融入后疫情时代经济民生建设。 

  ——系统打造低碳发展政策工具。资金方面,设立总额2万亿日元的绿色创新基金,对电力绿色化、氢能、二氧化碳回收等事关产业基础竞争力的领域提供支持,撬动更多私营部门投资。税制方面,建立碳中和投资促进税制,为相关业务企业提供税收减免,促进生产与投资脱碳化。金融方面,构建支持碳中和投资的金融体系,包括为海上风电等业务提供风险资金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开展碳中和融资,扶持具备技术实力和发展潜力的企业。市场监管方面,强化环境监管与碳交易市场、碳税等制度,制定适用于新技术的法规。计划于2022至2023财年启动国家示范性碳信用额度交易市场,带动更多企业实施内部碳定价或引入碳中和产品。 

  日本高度重视“碳外交”对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一方面与美国、欧盟国家围绕绿色创新政策、技术标准化加大协调,一方面瞄准新兴与发展中市场开展务实合作。在积极参与气候领域多边议程和资金募集的同时,日本近年来加大对区域合作投入,提出“亚洲能源转型倡议”,承诺提供100亿美元用于支持亚洲国家清洁能源转型,近期还委托金融机构发布有关亚洲低碳技术与能源转型项目融资的指导方针,推动地区共同标准制定。 

  ——积极推进技术研发前瞻部署。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日本政府有关部门作出系统性科研部署,力图在低碳技术领域建立全球领先优势。例如,由内阁府综合科技会议实施的《战略性创新计划》,引导研究机构、高校、企业组成产学研联合研发团队,开展革新性燃烧技术、新一代动力电子学等领域研究。由日本学术振兴会负责实施的尖端开发支援项目,支持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为政府集成和部署更大规模科研项目提供基础。由日本理化学研究所设立的新创物质科学研究中心,通过开展物理、化学、电子学交叉研究,探究相关领域的变革性技术原理。文科省“科学研究费助成事业”资助范围涵盖所有低碳领域,在学科设置上给予科研人员较大自主空间,资助建立各类研究据点、人才项目,打造开放融合的研究环境。 

  通过梳理日本的有关做法,我们可以得出几点关于促进绿色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启示:一是重视政策规划顶层设计。由国家层面进行协调,整合各部门制定的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形成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体系,引导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促进生产生活脱碳化。二是鼓励产学研科研合作。围绕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开展科研部署,打破基础研究与产业技术开发的藩篱,形成以创新拓展产业市场、以市场反哺创新的循环。三是以我为主推进科技创新。当前世界各国处于抢抓关键技术研发、推动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期。低碳技术涉及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模式,同国家能源与经济安全密切相关。在事关关键核心技术的领域应坚持自主创新,努力掌握新一轮低碳技术国际竞争的主动权。四是统筹内外大局引领国际合作。我国在绿色低碳领域拥有技术优势、生产配套能力和产业链基础,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提出更多促进绿色转型的双多边国际倡议,扩大技术标准输出和产业合作,服务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过去50年来,中日两国在生态环境领域建立了良好而深厚的合作基础,为双边关系稳定发展注入正能量,也为促进亚洲乃至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随着中日相继出台碳中和目标,绿色发展有望成为深化两国互利合作的重要增长点。 

  2021年12月,两国有关部门、经济团体和企业克服疫情影响,成功举办第十五届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中日应着眼于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努力实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的经济复苏、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要扩大亚太高水平开放,以全面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为契机,共同建设和维护稳定的绿色低碳产业链和公平开放的贸易投资环境。要加强政策对话交流,在《巴黎协定》等多边框架下积极开展政策协调合作,推动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要深化务实领域合作,进一步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合作,支持开展重大合作示范项目建设,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推动中日节能环保合作取得新成效。 

  绿色发展是一场具有全球影响的深刻变革。我们要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建设美丽中国实践基础上,同国际社会一道深化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合作,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不断充实和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