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潭——国有资产物尽其用,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23-07-12 08:56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阳涛

    

  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亲园残疾人托养中心是一家民办托养机构,成立已近10年,办公设备一直短缺。今年1月,该中心请求湘潭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捐赠办公用品。经市级“公物仓”调剂,不到一个星期,30部电脑、3台打印机、8套办公桌椅等闲置资产就送到了托养中心,供其无偿使用。托养中心按照捐赠协议约定,加强管理,让这些用品真正派上了用场。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保障事业发展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做好其管理工作是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湘潭市坚持通盘谋划、高位推动,持续深化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在这场攻坚战中,湘潭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认真履职,牵头抓总,大力完善管理制度,合理配置增量资产,科学调剂存量资产,严格规范资产处置行为,全力做好各项基础工作,让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物尽其用,提高了资产使用效益,节约了行政运行成本,较好地保障了行政事业单位有效运转和高效履职。 

    

  完善机制,让资产管理有章可循 

  推进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和改进资产管理,是保障行政事业单位有效运转、促进各项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湘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顶层设计,将其作为近年全市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推进。 

  2019年1月,湘潭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成立,负责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工作,集中统一管理市直单位土地、房屋、公务用车、办公设施与家具以及共用设施设备等;2021年,管理局所属湘潭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事务中心成立。全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由此有了专业的组织机构和高效的人才队伍。 

  管理局聚焦主责主业,多次召开会议,深入调查研究,组建专门班子,做好统筹谋划,推动工作落实,不断提高资产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在市委、市政府的高位推动下,管理局联合湖南科技大学、湘潭市建筑设计院等单位编制了《湘潭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十四五”规划》。从建章立制入手,与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密切配合,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制度,涉及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各个环节,涵盖清查核实、权属登记、收益收缴、信息报告、监督检查等方方面面。在管理局的指导下,各单位逐步建立和完善本单位资产清查登记、内部控制、统计报告、日常监督检查等具体管理制度,让资产管理有规可依。 

    

  严格预算,让资产配置科学合理 

  资产配置是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形成的起点。管理局坚持以单位履行职能和促进事业发展需要为基础,以资产功能与单位职能相匹配为基本条件,实行计划管理与标准管理相结合,强化预算对执行的控制,重点优化新增资产配置管理,从严把好“入口关”。 

  加强计划管理,要求市直各单位每年9月报送次年度资产配置计划,经审核后,报市财政局作为安排资产配置预算的依据。管理局坚持“无计划,不配置”,年度资产配置原则上不得突破计划,确需突破的必须严格履行审批程序。严格标准管理,按照资产的数量、价格、技术性能和使用年限等指标,规范配置资产行为,坚持“严格标准,合理配置”,明确配置限额标准,不得配置与单位履行职能无关的资产。 

  资产管理应当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这样才能真正管住管好国有资产。近年来,以国有资产、办公用房和公务用车管理为重点,管理局通过专项巡检和日常监管,逐步摸清了家底,形成了资产清单,并联合财政、审计等部门,对市直单位资产月报、年报中发现的资产权属不清、长期闲置等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加快推进闲置资产的盘活利用。按照过紧日子的要求,从严控制公务用车购置,严格审批办公用房维修项目。其中,办公用房维修预算20万元以上的项目,须经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 

    

  统筹兼顾,让资产高效循环利用 

  资产使用管理是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为持续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让资产循环使用、高效利用,2021年4月,湘潭市在全省建成首个市级公物仓,将各部门闲置、低效运转、超标、可修复性使用资产纳入其中,进行统一管理、修复利用、调剂共享。 

  公物仓建成以来,共入仓资产7580件,账面原值3253.9万元。通过重点项目充分利旧、临时机构优先调剂、公益类机构无偿捐赠等方式,共出仓资产5945件,账面价值2213.25万元,资产回收率、再利用率分别达到79.73%、78.43%,形成了有进有出的良性循环,实现了国有资产的共享共用,基本满足事业发展和便民服务需求。 

  2021年9月底,湘潭市民之家开放,原政务中心场地关闭。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管理局统筹调剂资产资源,使原政务中心办公家具得到充分利用。其中,直接用于市民之家的资产折合总价1400余万元,利旧率达到51%,调剂进入市级公物仓资产534件。按照过紧日子要求,为做好市“四区一地一圈一强”建设总指挥部及16个专项协调指挥部等临时办事机构的保障工作,从办公用房安排到办公家具、计算机及相关设备设施,管理局充分发挥公物仓作用予以保障,基本实现资产“零购置”。 

  除调剂给重点项目、临时机构和部分市直部门使用外,管理局还将公物仓内部分闲置资产捐赠给了多个市属学校、社区(村)以及部分民办非企业单位,尤其是对环卫服务、残疾人服务、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等公益事业予以倾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如将一处闲置办公用房调剂给雨湖区昭潭街道用于建设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解决了周边8个社区5万多群众就近就医的大问题。 

  去年4月,湘潭市级公物仓获评省级节约型机关示范案例,8月被省财政厅作为全省盘活“三资”典型案例予以推介,9月管理局被确定为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公物仓应用功能拓展创新试点建设单位。下一步,管理局将利用公物仓平台,打通与市国资委管辖的市属国有企业资产的出入通道,实现两类不同性质的国有资产之间的顺畅流转,并按照“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建设方向,指导各县(市)区和市直较大行政事业单位建设相应规模的公物仓,推进资源全面集约节约和循环利用。 

    

  阳光操作,让资产处置公开透明 

  资产处置是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一环。管理局与市财政局联合发文,就资产处置条件、范围、权限、程序作出政策性规定。但由于对政策理解不到位,部分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存在资产处置未经严格论证、未履行审批程序、出租出借行为不规范、租金标准把握不严格、符合竞价条件的却未进行竞价交易等问题。 

  针对上述情况,管理局积极借鉴其他地区成功经验,不断完善制度,坚持从严审批,以出租出借资产和待报废可利用资产为重点,逐步推行集中统一处置,打通资产处置“最后一公里”。2021年,集中处置了一批闲置资产,包括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旧办公设备以及旧公务用车,实现非税收入140余万元;组织4场次经营性资产集中公开竞价招租,拍租经营性资产77处,成交金额2700余万元。2022年6月至9月,组织3场次79处经营性资产集中公开招租,成交金额3500余万元。牵头清查处置市直行政事业单位闲置国有资产专班工作,截至去年11月中旬,累计实现盘活国有资产收益2.346亿元。 

    

  夯实基础,为资产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做好基础工作十分重要。管理局以权属登记管理、信息化建设、年度报告、绩效评价为重点,夯实各项基础工作,为资产管理提供有效支撑。 

  去年6月,湘潭市委办、市直机关工委、市民政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49处不动产,经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统一登记至管理局名下,避免了权属不清和可能由此引发的产权纠纷。管理局将继续推动土地、房屋资产权属登记工作,将市直党政机关和参公事业单位土地、房屋产权统一登记到市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名下。 

  信息化建设是国有资产管理的必由之路。管理局坚持“线上+线下”即“虚拟仓+实体仓”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依托湘潭电子政务云平台,在全省率先启动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实物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建设,2022年6月,依托该平台优化和开发了虚拟公物仓项目。目前,全市已有超过95%的市直单位采购了该平台的应用服务。有了这个平台,即可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用共享,逐步实现“实物可视、轨迹可寻、程序可控、安全可靠”的智能化管理目标。 

  未来,管理局将进一步做好制度标准体系建设工作,重点建立健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情况报告和绩效评价制度,在政府向人大常委会报告资产管理情况的基础上,试行各部门、各单位向政府报告资产管理情况,今年力争全面完成市级层面资产年报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考核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以评价促管理、促规范的作用。同时,扎紧笼子,筑牢篱笆,与财政、审计等部门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实行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增强监督刚性,提升监督实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