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用航空局机关服务局倡导绿色办公环境推进合同能源管理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11-06-13 10:41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要求,促进节约型机关建设,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在局机关开展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探索。局机关办公楼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自2010年5月起开始筹划,到目前已完成前期调研、项目招标,正在进行实施方案完善及合同修订工作。

    一、民航局机关开展合同能源管理的情况

    (一)开展前期市场调研

    虽然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在我国已有多年的发展,但由于社会上对合同能源管理的宣传不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一模式并未得到广泛推广。为慎重起见,我们开展了前期调研工作。经过查阅各种资料和对一些节能服务机构技术和实力方面的了解,我们从北京市节能服务中心认定的30家节能服务机构中挑选了三家进行具体接洽,邀请三家机构来到我局进行实地察看,根据实际情况对我局办公区空调、电梯、照明、供暖、饮用水、办公电器等各项系统和设备的能源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做出节能诊断。

    (二)公开招标选定节能服务机构

    经过前期的节能诊断分析和洽谈,我们于2010年8月份举行了民航局机关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招标会,并向前期接洽的三家节能服务机构发出了投标邀请。为确保招标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我们邀请了国管局节能办的领导和北京市建工研究院、北京市节能环保中心有关专家组成评标委员会,负责此次方案的评审工作。会上,三家投标单位分别提交了投标书,并具体介绍了他们的节能诊断结果和采取的节能改造应对措施,对评标委员会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最终,经评标委员会的讨论评议,一致推荐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建研院)作为民航局办公楼合同能源管理服务项目的中标候选单位。同时,我们在招投标的基础上又要求中标单位对改造方案进行了二次优化与细化。

    (三)制定并优化具体节能改造方案

    招标工作结束后,建研院对我局办公区用能情况又做了大量实地检测,结合我局实际情况,做出了一套较为详尽的节能改造方案,具体内容包括:
    1.空调系统与窗磁和红外联动。通过前期实地调研发现,局机关夏季办公楼的开窗通风现象比较普遍,比例约为17%,空调开启的同时开窗,会造成大量冷气的散失。针对这一情况,采取增设窗磁和红外探头的方式,对室内是否开窗进行感知,并将信号传送到中控室,中控室自动关闭室内机,从而避免由于开窗带来室内冷气散失,提高空调使用的效能,降低耗电量。    2.机房新风系统改造。为保证将机房室内温度控制在设备正常运行所限定的范围内,以前部分机房空调是全年每日24小时运行的。考虑到春、秋、冬三季的室外温度相对较低,可以通过加装新风系统的方式,在不开窗的情况下,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承担一定冷负荷。
    3.照明灯具改造。针对我局实际照明使用以及前期对照明系统的改造情况,拟采取将走廊照明灯具改造为5W LED照明灯的方式挖掘节能潜力,初步估算节电率可以达到85%以上。
    4.供暖系统节能改造。以室外温度为依据,控制供水温度和回水温度,通过监控系统自动跟踪负荷变化,可以更好的控制供热。
    5.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对食堂操作间的热水器进行改造,改造后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唯一耗电的就是辅助电加热,当太阳照射强度过低,收集能量达不到水温要求时,才开启辅助电加热,从而降低食堂热水耗电量。
    6.中水系统利用。应用中水水箱(如消防规范许可,可利用现消防水箱),外购中水,在水箱中布置水位传感器和自动补水设施,利用中水洗车、绿化等,节约水资源。
    7.安装分项计量系统。根据配电系统的分析,对应用电系统和设备的各个支路,安装电表,建立起分项计量平台,更好的对用电情况进行观测,抓住耗电量大的重点环节,制定有针对性地节能措施。
    8.办公设备待机能耗。针对办公楼“人走待机”非常普遍的现象,使用节能插座,待机时间过长时可以自动关闭电源,有效节省办公用电设备的待机能耗,降低由于下班后忘记关闭用电设备造成的用电浪费。
    9.安装能耗优化平台。通过能耗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应用,对办公楼进行实时动态能耗检测,在此基础上,通过能耗统计、能源审计、用能规律分析、用能定额等制度,提高节能运行管理水平,为进一步节能改造奠定基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