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五大精神 推进后勤改革更好地为机关服务滕国际(工作交流)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1999-01-01 16:56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学习十五大精神 推进后勤改革更好地为机关服务滕国际

  党的十五大报告是我国跨世纪的行动纲领,机关后勤部门认真学习领会十五大的精神实质,应着眼于进一步深化后勤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后勤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就福建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这几年的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情况,谈几点体会。  一、从实际出发,抓管理促服务  十五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为了搞好机关后勤保障工作,我们针对经费不宽裕的现状,勤俭持家,认真当家理财;另一方面提高服务质量,“硬件”不足“软件”补。例如,行政经费由我局直接管理的有80个厅(局)级单位,各单位状况不同,有的有预算外收入,有的没有,有的当年经费支出多一些。我们主动分别在年中和年底到各单位进行调研,摸清情况,灵活调剂资金,保证各单位的正常运转。再如,机关公务用车矛盾也很突出,每年有限的2000万元购车经费无法满足100多个单位对车辆的需求。但我们通过建立车辆档案,加强车辆编制管理,主动上门征求意见,在编制范围内对有预算外收入的单位,给少量补助购新车,没有预算外收入的单位全额拨给购买低标准车的经费;对退下来并未达到报废标准的车辆进行修理,重新分配,缓解了机关公务用车不足。这几年,干部职工对住房要求条件越来越高,我们采取了开发与管理相结合,集中成片建设与分散建设相结合,我们集中成片开发了三大住宅小区,建设面积达50万平方米,妥善地解决了住房困难。这几年,住房制度改革成为机关干部职工热点问题,我局负责近140个单位和18万人的房改工作,我们在制定房改有关规定同时,注重改善相应的服务。近3年来,我们举办几十场房改政策学习班和座谈会,房改工作全面积极开展。出售公有住房超过5万套,回收资金近10亿元,公积金归集近3亿元,归集率达99%。  我局在服务机关同时,重视服务社会,服务大局。省政府分配我局帮扶两个贫困乡的脱贫工作,我们派出了得力干部到贫困乡挂职。三年来筹措近800万元资金,建成项目20多个。去年底这两个乡基本实现了脱贫的目标。在94年我省三明地区、95年龙岩地区,98年南平地区遭受百年未遇的特大洪灾时,我局先后派出慰问组奔赴灾区慰问后勤系统的干部职工,慰问资金超百万元。98年夏天,长江和嫩江流域遭受特大洪灾,我局捐款50万元支援灾区。  二、立足后勤服务,发展后勤经济  这几年,随着后勤改革不断深化,发展后勤经济,增强后勤实力提到重要位置上来。总结这几年经验,我们认为发展后勤经济必须立足于后勤服务项目,在这个范围内,后勤部门有人才和管理方面优势,如果离开这个范围,就失去优势,发展后勤经济必须扬长避短。我局在发展后勤经济方面,十分注重兴办后勤服务配套项目,更好地为机关服务,为社会服务。通过筛选,我们开发了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酒店经营,房地产,机关后勤配套设施投资,中介咨询服务等四种类型的经济产业。一是西湖宾馆通过改造,实现了连续三年营业收入突破5000万元。五星级的西湖大酒店,连续三年营业额逾亿元,多次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百家优秀星级饭店”,在全省起了领头雁的作用。酒店还成立了酒店管理公司,派出管理人员管理数家新办的宾馆酒店,获得了很好效益。二是以房地产开发公司为龙头,兼并了几家企业实体。成立了“山海集团”公司,盘活了资产存量,带动了我局相关经济的发展。近3年来,先后投入资金近3亿元,投资开发经济实用房和商品房20多个项目,近30万平方米。既缓解了省直机关干部职工的住房困难;又增强了集团公司的实力.三是根据机关后勤机构改革实行管理职能与服务职能分离的原则,将原来的大院服务、食堂、礼堂、接待车队、小区服务、贸易中心、劳动服务公司等合为一体,成立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实行有偿服务。由于目前行政经费不足,因此后勤有偿服务必须考虑到被服务方的承受能力,不能完全靠有偿服务来解决服务成本,必须发展扩大其他服务项目以外养内。我们开发了房屋维修公司和保龄球公司。在一些县级宾馆,由于经济实力有限,配套设施无法健全。我们针对这些情况,配套投资了几个宾馆的保龄球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如霞浦县福宁宾馆,由于效益低,职工工资发不出,我们投资800万元,全面改造了福宁宾馆,配套保龄球和桑拿等项目,不但解决了70个职工工资,还安排了100多位社会人员就业,同时每年为当地上缴30多万元税收,增加当地财政收入,改善了当地投资环境,服务中心也取得很好效益。四是成立审计、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协助我局管财管物,同时面向社会服务,年收入200万元。  三、抓文明促服务  机关后勤工作是机关职能活动的保障系统,也是机关形象的“窗口”。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在建设精神文明过程中,我们重点抓了4项工作:一是加强精神文明工作规划和领导。几年来我们健全局精神文明领导小组,并根据中央和省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部署,制定了《福建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创建精神文明五年规划》、《开展创建文明处室实施方案》,还制定了与房管、财务、车辆、接待、小区管理、幼教、社区服务等相关的“服务承诺制”,从制度上确保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落实。二是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通过学习邓小平理论、十五大报告和学习新党章,教育全局上下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树立并形成爱岗敬业的精神和良好的政治氛围;三是通过福建省机关后勤接待协会,在全省机关后勤开展“三优一满意”(即优质服务、优良作风、优美环境,做人民满意的后勤工作者)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四是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配合福州市政府“建设文明省城”工作,我们一方面以签订“绿化创卫精神文明建设责任状”的形式,给省直各单位分别下达达标任务;另一方面采取经费补助的方法,改善福建省直机关的办公、生活区的环境。通过3年的努力,有百余个省直机关办公、生活区和个人获得文明称号,从而推进了精神文明建设。  总之,机关后勤体制改革,重要的是管理体制的改革,改革的目的,是更好地为各级政府机关中心工作服务。我们要按照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工作要更好地为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服务”的要求,把握服务的方向,壮大后勤事业。  (作者为福建省政府副秘书长兼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责任编辑:陈庆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