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前后的机关事务工作 (热烈庆祝建国50周年本刊专稿)
建国前后的机关事务工作
访国管局第一届局领导周子健同志陈庆修
周子健同志是我局第一届局领导成员之一。他虽年逾八旬,但精神矍铄,身体健康,耳聪目明,思路清晰,十分健谈。周子健同志说,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前身是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它是由新政协筹备会庶务处、招待处、前中南海办事处演变而来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筹备工作起了很重要的保障作用。1949年1月31日午夜,北京和平条约签字,次日凌晨2点,为筹备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便立即派中央统战部齐燕铭、申伯纯、金城和周子健等人连夜从当时中央所在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赶赴北京(当时称北平)。他们来到北京后,在中共中央华北局和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的协助下于2月初接管了中南海,成立了中南海办事处,抓紧整修房屋,打扫卫生,清理中南海院里的污泥和垃圾,对准备给中央领导居住和活动的颐年堂,准备政协办公、开会的勤政殿、政事堂、怀仁堂和瀛台等地进行重点清理修缮,有关的图纸是在北京饭店负责旅游的部门找到的。新政协会议地点定在怀仁堂,当时的怀仁堂不具备开会的条件,这原是慈禧太后看戏的地方,是一个四合院,于是办事处的人请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专家帮助设计,在四合院上面加了一个大屋顶,便建成了一个会堂。同时,申伯纯、金城率新组建的中央统战部交际处的工作人员接管了北京饭店、六国饭店等一些大中型饭店,为即将汇集北京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领导人,无党派民主人士提供生活、工作的地方。李克农同志负责接收了香山作为中共中央办公的地方。记得有一天,毛主席来到丰泽园转了一下便问道,谁住在这里?周子健说是工作人员住的,毛主席说,能否让他住在这里。一个礼拜后,毛主席搬到这里居住。当时的中南海除勤政殿外游人可以参观,接收时垃圾堆积如山,政协会议筹备组的地方。还在中关村盖了一座福利楼,由北京市派人去开点心铺、饭馆,改善科研人员生活。另外,郭沫若院长自己掏稿费,大家义务劳动,搞了两个游泳池……1967年,我恋恋不舍,离开了工作十一年的中国科学院,离开了朝夕相处的科学家。到财政部、安徽省委担任主要领导以后,时常见到邓小平同志,他一见面就语重心长地说:劲夫,不论在哪个岗位,别忘了抓好后勤工作的责任啊。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正式地把他“当好后勤部长”的思想公布出来。他用四川味的普通话说:“为了实现科学研究计划,为了把科学研究工作搞上去,还必须做好后勤工作,为科学技术人员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这也是党委的工作内容。我愿当大家的后勤部长,愿同各级党委的领导同志一起,作好这方面的工作。”我理解小平同志这次著名讲话,再次重申了党委一把手重视后勤工作的历史使命,和后勤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我抓后勤工作多年,深深体会到工作确实有重要意义。有的人看这些尽是小事、琐事,但是有些小事同时也是大事,比如过去开宴会的排场顺序,都是周总理亲自安排。哪里首座,哪是次座,这本身就是大事。这就是我们的后勤工作,往往跟大事,跟政治都有联系。不知不觉,我们的采访已经超过了一个多小时,张老谈锋甚健,余兴未尽。为了不影响这位受到大家尊敬的老人身体健康,我们依依不舍地和张老话别。作者 李明勇 的同志请当时北京军管会协助派车拉运了两个月才清理干净。 2月10日后,民主人士陆续从河北省平山县和哈尔滨到达北京,住进北京饭店和六国饭店。3月10日,负责新政协筹备工作的李维汉部长率中央统战部大批工作人员住进中南海。6月15日至19日,新政协筹备委员会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会上决定设立秘书处、庶务处、招待处、新闻处、警卫处、人事室等工作机构,处长分别由梁蔼然、周子健、申伯纯、宦乡、杨奇清、罗叔章等同志担任。周老说,政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名称的确定是由秘书长李维汉同志请示周总理确定下来的。现在有据可查的是1950年12月8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62次政务会议通过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任命余心清为局长,辛志超、周子健为副局长。经政务院批准,政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下设办公室、总务处、财务处、供给处、交际处、人事处。其实,中央人民政府一成立,随着政务院的产生,政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便产生了,同时诞生的还有政务院的其他机构如参事室、秘书厅和预算室,只是当时没有正式行文而已。1950年,政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对紫光阁进行了维修,紫光阁前排房子,当时已经倒塌,政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修缮后作为办公的地方,当时,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室在勤政殿办公。关于中南海的办公环境,周总理说毛主席指示,为了保持艰苦朴素、节约闹革命的光荣传统,中南海10年内不添置新的家具。当问及周老对机关事务管理工作有何希望时,周老语重心长地说,机关事务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人员要有很强的群众观点和组织能力,同时还要有耐心,细致入微。如建国初期,物质条件差、物资贫乏,交通工具就是实际问题,什么级别的干部可以乘车,办公设施的配备、家具的配备标准等政策性都很强;从供给制改成工资制,工资级别如何来确定,资历有差别如何来合理体现等都是政策性很强的问题。因此,从事机关事务工作的同志对工作要细心,考虑问题要周到,大家都知道周总理对会议活动的安排总是很细心,如毛主席参加会议要就座的座位,周总理总是要先检查一下是否牢固,毛主席爱喝的茶叶是否准备了等。机关事务工作要有群众观点,进城之前,中央在西柏坡办公,由于当地风沙大,许多人反映饭里沙子多,于是,他们要求管伙食的师傅,做饭前把沙子仔细挑一挑,小麦磨面之前,用水淘一遍。在延安时,细心的伙食管理员,把绿豆放在小米中做饭,变换一下花样,大家感觉标准就提高了。大家来自五湖四海,生活习惯、口味差异很大,要设身处地,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给每一个人提供方便,这是实实在在的群众观点。周总理曾说,机关事务工作说小也小,说大也大。有一天,周总理把齐燕铭和周子健找去了,原因是一位党外人士无论如何不愿住在北京了,一定要回上海。事后经过调查了解,问题出在警卫部门把他的一位警卫给调动了,而这位民主人士对这个警卫很有感请,他对警卫调动的事有意见又不便明说,所以才坚持要回上海。周总理说,你们工作中要细心,会观察,考虑要周到,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处理问题,防患于未然。周老深情地回忆了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视和关怀。毛主席也曾语重心长地说:“你们为我服务,就是间接地为人民服务,你们能做的事,我做不到;我做的事,你们也做不来。咱们相互配合好,共同为人民服务!”(责任编辑 吕凤波)1999年 第5期 《中国机关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