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职工的贴心人(庆祝“五一”劳动节)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00-05-01 16:41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后勤职工的贴心人

---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劳动模范、机关修缮队队长、党支部书记陈淑敏

季松花江曹小乔柴玉军

去年夏日的一天黎明,下了一夜的大雨刚刚停下。北京六铺炕二区24号楼的院内不知哪里的下水道堵住了,整个小区院内一片汪洋,小区居民只得趟水上班。只见一位中年妇女连鞋袜都顾不上脱,用双手费力地清掏下水道里的杂物。很快,下水道被疏通了,大量的积水慢慢地流走了。这时,人们才看清楚,她就是机关修缮队队长、党支部书记陈淑敏。  陈淑敏就是这样十几年如一日,在机关后勤这片沃土上默默地耕耘着……  机关修缮队是一个总共只有百十个人的小单位,却承担着集团公司机关近50多万平方米房屋及其设备以及相关的居住环境的维护、修缮、管理和服务工作,是一个点多、线长、面广的综合服务部门。  过去一提修缮队,集团公司机关职工脑海中都会浮现出这样一种现象:上班迟到早退司空见惯,工作不负责任,推三阻四,服务态度不好,要吃要喝,还时有发生与住户争吵现象。1994年,陈淑敏任队长后,下决心进行整改。她认为重要的是把政治思想工作这个“法宝”拿起来。  她把全体职工召集在一起说,我们如果不能改变现状,这个单位迟早要关门,大家迟早要没饭吃。服务工作不好干,但必须有人干,行行出状元,我们既然干了,就必须干出个样来。听了她这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职工们深深地低下了头。她对职工提出了三点:第一要从长远看问题,工作出现困难是正常现象,要相信这些问题一定会解决;第二不怕非议,不怕埋怨,以我们诚恳的态度和热情感化冷遇;第三不等不靠,要有实干精神,只有干才能把服务工作做好,领导的满意和住户的好评是干出来的。  理顺了职工的思想之后,陈淑敏在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制度保障和监督体系等方面下了一番功夫。她在层层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大家制定了一整套科学完整的规章制度。例如《职工岗位规范》、《月、季、年职工考核制度》、《各部门、岗位细则》及《文明服务公约》等,并与全队职工签订《岗位责任委托书》,以此来规范每个人的言行,促进每人的工作。她还根据服务实际,在队里采取层层承包、责任到人的承包方式,对所有服务区域进行了分片包干,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办法。并要求各部门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做到“家庭维修,电话叫人就到;公共场所设备维修,电话不叫人也经常检修”。制度出台以后,关键在落实。陈淑敏亲自主抓,对违反制度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1997年下半年开始,在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陈淑敏在单位大力推行服务承诺制,成为全局开展承诺制服务的第一家。承诺制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住户的一致好评。据统计,1997年年底修缮队服务满意率为95.23%,1998年服务满意率为96.6%。  1999年,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陈淑敏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第二次改革,即从单一的修缮服务向社区物业管理服务模式的转变。物业管理是一个新兴事物,要在近50万平方米的住宅小区实行社区物业管理难度相当大,这无疑又是对陈淑敏一次严峻的考验。  机制转变,首先全队职工的思想要转变。陈淑敏还是从思想工作入手,多次召开职工大会向职工们宣讲转变物业管理机制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物业管理工作包括的范畴、社区服务的重点。而后,陈淑敏亲自主抓社区的组建和起步工作,为此付出了大量的每逢职工过生日,陈淑敏都要亲自送上生日蛋糕。心血。半年下来,物业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物业管理的各项工作也已深入人心。正像中国石油报社记者在采访中见到的那样,职工住户对修缮队十分信任,不论是修缮队该不该管的,反正遇到困难都来找物业管理人员。  西城区六铺炕综合楼11层的一家主妇一不小心将晒在窗台上的拖布掉下楼,落在了大天井里。这可怎么办?主妇望着深深的天井着急了,忽然她想起了修缮队发给每家的服务监督卡,那卡上的承诺“电话叫,人就到”给她印象最深,可当她拿起卡一看,人家的服务项目中也没有下天井给拿拖布这一条啊。她想,反正自己是拿不上来,不如试一试。结果物业管理人员不但马上派人找梯子下去把拖布拿了上来,而且还爬上11层楼给送到家里来了。  自实行物业管理以来,陈淑敏日思夜想,怎样才能使住户更加满意,怎样才能将社区服务工作做到住户心里去?有时,她把自己作为服务对象,设身处地地想住户到底最需要什么?为方便住户报修,更好地为住户服务,陈淑敏亲自参加办公室人员轮流的8小时外维修登记值班;为解决一楼住户家下水道堵塞问题,对40户经常发生下水道堵塞的住户发放“无偿疏通服务卡”,每个月上门服务一次,为机关职工解除了后顾之忧。  陈淑敏一心扑在工作上,以单位为家,这在全局是人尽皆知的。她的确付出了很多,付出最多的是她的家庭。有一次女儿患淋巴炎在积水潭医院一住就是一个月。当时正值队里工作繁忙。为不影响队里工作,她先后只去了两次。第一次是送女儿去医院。女儿拉住她的胳膊哭喊着不让她走,但她想到队上事多,不走不行,忍住心痛走出了病房。  工作上,陈淑敏严格要求自己。在队里开展的增产创收中,队里将原来办公的小二楼腾出来对外出租创收。由于修缮队小院周边环境较好,安全舒适,租房者很多。不少人找到陈淑敏,有的送礼品,有的送红包,陈淑敏看到这些,表情严肃地对他们说:你们租房我欢迎,但你们要公开竞争,你们就是送来金山银山我也不会要。在六铺炕综合楼小区安装对讲防盗系统中,一个厂家派人将一部录像机送到陈淑敏家中,放下录像机就跑了。陈淑敏多次送还回录像机,却未能如愿。最后,陈淑敏将录像机拿到了队里,作为工会的集体财产。  陈淑敏工作从不计得失。在定奖金系数时,她坚持和办公室人员一样拿二线的奖金系数。职工们看到队长拿了二线的奖金系数,都十分过意不去。一些原本对自己的奖金系数有想法的职工也消除了心中的不满情绪,他们都知道,自己再忙也没有队长忙,自己再累也没有队长累。队里一位职工身患癌症,长期住院治疗花掉了全家的积蓄,家里生活非常困难。陈淑敏除了给他申请单位的补助金外,还将上级奖励她的2000元钱捐给了这个职工。她还多次将自己应得的奖金捐给单位作为工会活动经费。每年除夕之夜,她都为各个值班岗位送去饺子,和值班职工一起在值班室度过除夕。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997年,修缮队被评为集团公司直属机关先进集体,党支部被直属机关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1998年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修缮队职工之家继荣获直属机关先进职工之家、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工会小组之后,1998年又被评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受到中国工会十三大的表彰。陈淑敏也被集团公司授予劳动模范称号,还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巾帼建功”活动标兵。82000年 第5期 《中国机关后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