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的做法和体会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09-11-04 15:04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 王亚力

 

    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的无锡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和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的统一部署,充分发挥党政机关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的表率作用,大力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工作,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当先锋打头阵,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主要做法成效
  无锡市节约型机关建设工作2005年8月开始启动。近几年来特别是近两年来,紧紧抓住国家《节约能源法》和国务院《公共机构节能条例》颁布实施的契机,制定节能规划,精心组织实施,现已取得积极成果。全市机关2006-2008年三年人均用水量分别下降5.14%、9.87%和2.96%,人均用电量分别下降2.61%、2.76%和4.71%,基本实现国家提出的“十一五”期间能耗降低20%的时序进度目标。
  (一)宣传组织工作坚强有力,形成了人人重视节约、人人参与创建的良好环境。无锡市各级党政机关一方面严于律己,厉行节约,努力降低运行成本,一方面广泛运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大众传媒,大力宣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意义和具体要求,宣传党和国家关于资源节约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宣传节约资源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先进典型,批评揭露严重浪费资源的现象和问题。同时,建立健全创建工作组织领导机构。市里成立了创建节约型机关工作领导小组,并将领导小组办公室放在机关事务管理局,还成立了节约能源管理处。全市各级机关部门都成立创建工作组织,党政一把手亲自担任创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负责抓、职能处室具体抓、全局上下合力抓”的良好局面。
  (二)新技术新设备新机制广泛运用,提升了机关事务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无锡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温家宝总理关于在无锡加快“感知中国”中心建设的殷切希望,在新建的市民中心着手实施“感知市民中心”工程,切实提高管理服务保障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水平。市政府办公室、市委党校、市外经局等单位大力推行电子政务,建立起OA办公系统,实行网上办公、无纸化办公;市盐务局、水利局、惠山区、北塘区政府等单位对各办公点实行智能化监控,有效杜绝“无人灯、无人空调、长流水”现象;市工行中央空调率先采用冰蓄冷技术,充分利用夜间低价谷电将水制成冰白天释放冷气,降低了空调运行成本。市工商局、市国土局、市水利局等单位以及市委市政府机关大院,积极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和节能设备,对空调温度实行智能化控制;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拆除燃油锅炉改用电源和蒸汽,达到既节能又环保的良好效果。
  (三)监督管理工作经常化精细化,降低了机关运行成本。市委市政府机关大院对空调电路进行改造,实行错时供电,同时更换了节能灯和节水型卫生洁具,水电费比上年下降13%。市委办公室特地为每名工作人员配发一支钢笔并且加强对文印的管理,一年节约文印费近20万元;市水利局、司法局等单位将创建成效与干部职工的福利直接挂钩;市地税局对中央空调用电实行科学管理,用水、用电分别下降13.5%和8.7%;市人大办公室、市检察院、市物价局、人事局等单位对车辆油耗和电话费进行适当公布,办公经费逐月下降;市机关管理局对所属财务管理部门的办公用品实行“统一采购、包干管理、记帐领取”的管理模式;市园林局投资30多万元建成5座洒水车供应站,每年节约自来水4万余吨,相当于一个22万多人口中等城市的日供水量。
  (四)规章制度建立完善,初步构建了厉行节约的长效机制。无锡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先后制定实施了《市级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办法》、《机关大院物业管理办法》、《机关大院车辆管理规定》等50多个文件,并汇编成册。市政府办、市教育局、市审计局等部门单位,陆续出台了包括《创建节约型机关的常规要求》、《车辆管理制度》、《公务接待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物品采购、保管、领用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创造了有章可循、按章办事、规范运行、违章必究的良好氛围。
  (五)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在全省全国树立较好形象。2007年4月份,国管局副局长高翔来我市考察指导机关后勤工作,并推荐全国民政后勤系统领导前来考察指导。2008年11月,全协三届三次理事会在无锡成功召开。2009年7月,国管局公共机构节能专项检查组来我市检查指导,对我市新建的市民中心能源消耗全部实行分类、分项、分户计量和实时监控,给予了充分肯定。2009年8月份,江苏省立法调研组专题来我市就即将制定的《江苏省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进行调研,我局的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为成功调研提供了较好的实践基础。
  二、几点认识体会
  1.创建节约型机关,必须坚持教育引导。一是要大力开展资源“国情”教育。要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大力宣传我国资源的实际状况,使人口多、底子薄、污染重、生活质量差等国情家喻户晓,强化节约意识、建设节约文化、倡导节约文明,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舆论导向。二是要引导机关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节约意识。机关节约不等于节省,而在于合理消费,节省不必要的开支,降低行政成本。节约不是做秀,要发自内心,形成一种理念、一种习惯。节约要以人为本,不能以降低工作环境的质量、损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为代价。三是要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树立新的理念,把是否增加资源、节约资源的指标列入监督考核体系,制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去除似是而非、假冒伪劣的泡沫政绩。
  2.创建节约型机关工作,必须提高党政机关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科学决策,是最大的节约;不当决策,总是以巨大浪费和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为代价的。因此必须全面推进政府投资监管制度的建设。研究筛选决策意向前应有广泛、深入、充分的调查研究;形成初步意向之后,应进行可行性研究;有了可行性评估意见之后,应以适当方式向人民群众公示以征询意见。重大项目还应报请上级政府投资监管部门审核。形成决策后还应报请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以法规方式予以确认。一句话,就是要用法定机制和程序规则来防患和杜绝因为个人因素而造成的决策失误。
  3.创建节约型机关工作,必须体现政策指导上的节约原则。
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政府进行政策推动。因此党政机关在研究制定政策时必须以节约为原则,加强宏观指导和规划。在生产领域,推行节约型增长方式,着力构建节约型产业结构。在消费领域,大力倡导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在城市建设方面,必须充分考虑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同时,要加快制定节水、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等专项规划和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计划。
4.创建节约型机关工作,必须降低机关运行成本。一是要把建设节约型机关的理念和要求贯穿到各个环节。要积极鼓励资源节约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应用,制定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价格和财税政策。二是要坚持统筹规划,分级协调推进,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贯彻实施。三是要突出抓好党政机关办公建筑节能、公务用车节能。创建一批节能型机关、节能型医院、节能型学校等。
  5.创建节约型机关工作,必须构建监督约束机制。一是研究激励政策,创新资源节约机制。继续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融资担保机制。继续扩大节能、节水产品认证范围,引导用户和消费者选购节能型产品。二是强化监督管理,坚决制止一切浪费资源的行为。坚持科学管理和严格管理,建立资源节约的统计制度和信息发布制度。三是加强法制建设,完善节约资源的法律法规体系。法律制度方面,当年毛泽东讲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他是把贪污和浪费并列说的。现在对贪污行为已经确立了完善的法律制度,明确了贪污罪,最严重的还要处以死刑;但对严重浪费的行为还无法可依,因此必须抓紧制定和修订促进资源节约使用和有效利用的法律法规,严肃查处各种破坏和浪费资源的违法违规行为。

                                                        (作者系中共无锡市委副秘书长、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