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五个意识”
推动机关事务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12-09-20 15:42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刘玉起

    近年来,山东省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认真履行各项职责,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法制意识、廉政意识,始终保持了科学务实、积极作为的工作基调,扎实做好管理、保障、服务工作,多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增强服务意识,搞好机关事务工作的协调与管理
    要始终坚持服务的根本宗旨。机关事务的主要职能,包括办公用房管理与调配、公务用车保障、政府集中采购、公务员住房建设与管理、物业管理与服务等等,本质上都是服务工作。开展机关事务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了解各部门和干部职工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改进服务手段,提高办事效率,不因事小而不为、不因事杂而乱为、不因事急而盲为、不因事难而怕为,把该办的事情办好、办细、办到位,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切实为各部门运转提供有力保障,推动服务保障水平跃上新台阶。
    要找准服务的切入点。今年初,山东省省长姜大明在听取我局工作汇报后,提出“为省直机关服务,要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搞好服务工作,要立足解难题,设身处地为部门着想,不推卸责任、不回避矛盾,不绕开困难、不推诿扯皮,既坚持政策原则,又坚持协商办事,采取多沟通、多配合的方式,积极协调解决。要从省直部门和广大干部职工需求最迫切、呼声最强烈的问题抓起,真心为他们解决,才能真正赢得部门和职工的好评。
    要提升服务的精细化水平。机关事务工作大多是日常工作,每项工作的细节多,每个工作细节环环相扣,都很重要,容不得半点闪失。追求“精”,就是要做到精明、精到、精致,基本前提是一切工作都做到细心;追求“细”,就是要做到细心、细致、细研,基本要求是关注细节。精细化的核心就是要从“细”上着眼、在“精”上下功夫,以精益的态度、精细的过程、精心的服务,致力追求精品为目标,力求使每项工作都尽善尽美,切实把精细化要求落实到每项工作中,贯穿到每个工作机制和工作规范,体现到每个工作流程和工作细节。

    二、增强发展意识,用发展的办法解决事务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
    做好当前的机关事务工作,就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要大力提倡笃志好学的钻研精神、敬业乐群的奉献精神、积极进取的实干精神,力求在观念上先人一步,在工作上高人一招,在效率上快人一拍,善于利用内部、外部所有的政策、资源、信息等各种条件发展自己,开创发展新局面。
    提高凝聚力,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工作环境。加快发展,必须优化发展的环境,形成干事的氛围,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让能干事的人有舞台,让干成事的人有地位。近期以来,针对当前实际,党组因势利导地提出了“凝心聚力、低调务实、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工作思路,精心组织开展了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全局上下统一认识,共启愿景,营造了团结、关爱、和谐、进取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增强了全局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提高督查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近几年,我局每年都科学制定全省机关事务工作要点,认真梳理全局重点工作目标,分解落实任务,明确责任主体,为做好督查工作创造条件。日常工作中,坚持“谁主办、谁负责、谁督查”的原则,实行分兵把口、责任到人、督查到位、督办到底。
    提高执行力,不断创造优异的工作成效。近几年,我局抓住职能建设这个牛鼻子,以改革为动力,以规范职能配置为突破口,积极推进管理创新,着力培植主干职能。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山东省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重点抓全省公共机构节能考核评价体系、能源审计体系、能耗监测统计体系“三个体系”建设,进一步夯实了节能计量、审计、监测等基础性工作。政府采购工作,一手抓规范,一手抓规模,指导协调与制度约束并举,电子信息监控网络建设与人员队伍的优化和扩展并重,使集中采购始终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增强创新意识,不断优化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要积极创新管理体制。把理顺管理体制作为重要着力点,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将全局行政职能管理单位全部纳入机关或参公管理范畴。近几年,局机关新增设公车管理处、公共机构节能处、省级人防办、省直房委办、政府采购中心实行了参公管理、房管中心改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使机构设置更为科学,职能运行更加顺畅。今年上半年,主要领导同志率队,深入基层单位,对房地产管理体制、公务用车管理体制、职工住房保障体制等,逐一进行调研,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完善了科学高效、符合省直实际的体制机制。
    要积极创新系统联动机制。几年来,以构建全省上下贯通、协调互动的工作体系为目标,大力推动市、县机关事务管理机构建设。截止去年,以淄博市正式建局为标志,市级机关事务管理机构实现了全省“一片红”,县级建局比例也达到85%。近年来,通过每年下达工作要点、召开各类会议、加强业务指导、组织考核评比等项工作,省局与市、县局的工作联系大大加强,实现了省、市、县局多角度、深层次、全方位的工作联系和信息沟通,为推进全省机关事务工作全面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要积极创新管理方式。积极推行量化管理、信息化管理、绩效管理等先进的管理方式,提高管理的规范化水平,为各部门和广大干部职工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近几年,在政府采购、公务用车管理、公共机构节能等领域,相继开发了具有行业特点的业务应用软件,将传统的业务流程电子化、数字化,构建了工作快速运行系统。同时,积极推进具有跨部门协作的功能模块,整合相关职能,协同多岗位、多部门工作,实现办公流程再造,从而规范各项工作,提高单位工作的组织化程度和协同效果。

    四、增强法制意识,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近些年来,我们机关事务系统高度重视法规建设,像政府采购、公共机构节能、公务用车管理等工作都相继出台了条例、办法,《机关事务管理条例》也已正式颁布,为我们依法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要切实加强建章立制工作。要把《条例》出台作为新的契机,进一步修订和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办公用房、公务用车管理、政府采购、节能降耗、保障服务等制度,进一步明确职责权限,统一标准规范,严格工作程序,严格按规矩办事,努力在制度建设上有新的跃升。
    要提高法规制度的执行力。切实增强法制意识,不但自己自觉遵守执行制度,还要同一切破坏和违反制度的行为作斗争,构建完善、管用、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规章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规定落到实处,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

    五、增强自律意识,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要把廉政建设落实到从自身做起,严格自律上来。廉政建设最重要的就是领导干部自身的严格自律。要深刻认识反腐倡廉的重要性、紧迫性、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持续深入地抓实抓好。每一名干部都要认真履行《廉政准则》,算好违规违纪“三笔账”,即政治账、经济账、家庭账,充分认识腐败的危害和代价,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言行,守得住清白,自我设置“高压线”和“防火墙”,时刻绷紧廉政弦。
    要把廉政建设落实到坚持制度、民主决策上来。近期以来,我局针对实际,以民主集中制为导向,进一步调整优化了领导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党组成员职权责任更加明确、更加具体,既各自承担一方面的工作,又共同研究局里的决策,“三重一大”事项集体研究,集中决策,更好地发扬了民主集中制,形成了集体决策、分头负责、权责一致、形成合力的管理体制。同时,本着规范、务实、精简的原则,在办文、办会、财务审签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对有关会议、培训、考察、表彰制度进行了修正,同时对各项内部管理制度进行了修订和汇编,使全局工作有章可循,秩序井然。
    要把廉政建设落实到加强监督、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上来。切实加强全局重要职能、重点岗位、重要事项的全方位监督,着力深化政务公开、局务公开、事务公开工作,使全局工作处在家底清楚、可防可控、健康有序的状态。特别是“三公”经费,按照有关要求,每月进行统计公示,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确保行政经费有效控制和降低。
                                              (作者:山东省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