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依靠职工建设人民满意医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是三级甲等专科医院。近三年荣获省部级以上的科技、社科等成果奖5项,国家专利转让及获批4项。内障眼病2科荣获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状,检验科荣获中央国家机关青年文明号称称号。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是建设学习型医院,在提高认识、凝聚共识中增强主人翁意识。认真学习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每月组织一次“升国旗、颂院训”活动,强化爱国主义和职业精神。连续2年开展“学习年·汇众智”周讲、月讲读书交流,适时推荐书目,强化价值认同感,形成了“用技术和服务造福民众,用关心和培养成就员工”的共识,奠定了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二是坚持民主化办院,在畅通言路、听取意见中发挥主人翁作用。健全了职代会制度,通过每月两次职工集体生日会,以及悬挂意见箱、设立院长书记电子邮箱、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各类专题座谈会等多渠道听取意见建议,由院领导牵头,职能部门承办。专门设立院内课题进行医院精神文明状况调查研究,查找不足,寻求对策。由于坚持听取意见与改进工作在平时,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职工仅提出7条作风方面的意见。
三是加强科学化管理,在完善制度、立行立改中明确主人翁责任。细化岗位职责,优化绩效考核;简化审批流程;落实《院领导联系科室制度》、《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的规定》,实行“首问负责制”,明确了院领导和职能部门服务一线和临床科室的要求,提高了工作效率。重新修订了《管理制度汇编》,制定了《规范权力运行重点工作流程》47项,加强廉洁风险防控,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好评并在行业推广。
四是调动积极性因素,在维护权益、共享成果中体现主人翁地位。开展了“家”文化系列主题活动,组建了16个职工兴趣小组,积极参加各类文体比赛,促进职工身心健康。在依然困难的条件下,投入80万元资助11名骨干出国研修,资助职工继续教育学习费用。开展手术师承,促进青年骨干成长成才。制定了“职工带薪休假”、“合同制职工薪酬管理”、“优秀合同制职工转正”等内容的制度,逐步实现同工同酬,已有13名转正,积极为职工安置住房,坚持“用事业吸引人才,用情感留住人才”,连续两年实现合同制员工“零”离职率,起到了凝心聚力的作用。
五是营造进取型环境,在典型引导、树立正气中弘扬主人翁精神。开展了向为民爱民的好医生贾立群同志和“十大健康卫士”学习活动,组织了“两优一先”评选表彰,树立了庄曾渊主任从医50年始终严以律己服务患者、王金荣主任以院为家一心为公、朱瑜琪主任10余年献血12400ml、张帅医师无私奉献热心服务患者、张锐药师刻苦钻研勇攀高峰等典型,号召全院学习。对在重大工作中表现突出者及时给予表彰奖励,工作中出现的典型及时树立和宣传,让大家对医院核心价值观看得见、摸得到、够得着,弘扬正气,推动发展。
二、 工作体会
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医务人员是推动医改的主力军,也是医院建设和服务患者的主力军。精神文明创建只有充分发动职工、紧紧依靠职工,让职工成为“主人翁”,才能当好“主力军”。
一是高度重视,“主力军”要形成合力。眼科医院一直将其列为年度首要任务。健全机构完善制度,形成了主要领导负责,职能部门、业务科室、后勤保障协调配合,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注重与业务工作融合、与社会监督和文化传播协同的工作局面,发挥了“助推器”的作用。
二是提升内涵,“主力军”要筑牢阵地。着力在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方便患者方面下功夫,开展了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持续改进和“无缝隙、全程化”护理服务、“假如我是病人”视障文化体验活动,扩展针灸、妇科、屈光手术科门诊和病房,调整门诊布局,从细节入手优化流程,承诺中药调剂和煎药时间,2013年投入使用全飞秒激光、准分子激光设备,眼科基本实现“全武行”,规划二期工程,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三是牢记宗旨,“主力军”要明确方向。获批准成为首都志愿者服务站后,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开展了“城乡统筹、文明先行”公益活动,为120多名出租车司机的家属免费行白内障手术;连续16年对口支援湖北麻城乘马岗镇卫生院;推进中医药服务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养老院,惠及万余人次;积极服务“京津冀一体化”的国家大局,与河北12家地市级中医医院开展眼科帮扶,目前,帮扶与对口支援的医院已达22家;2014年完成国家卫计委“健康快车”任务,义务开展3500例的白内障复明手术,获中华健康基金会光明天使奖和优秀志愿者奖。我们的眼里只有患者,而我们的心里想让更多的患者看到整个世界。
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是医院综合性建设、塑造形象,、助力改革发展的重要载体。眼科医院将不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把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目标,推动医院工作全面进步,把受群众欢迎的中医药工作干得让群众更加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