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学技术部(机关)
科技部历来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多年来,以推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助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线,以思想文化建设、廉政文化建设、创新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建设为重点,建立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每年向党组汇报机制、文明办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和创建工作联络员制度,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科技部机关在2008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并顺利通过2011年复评,2005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3-2009年连年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标兵;2003-2009年连续四次被评为首都文明标兵。2014年被评为2012-2014年度首都文明单位标兵。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广泛深入地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注重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提升干部职工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科技管理和服务水平,营造风清气正、文明和谐的机关文化,助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
一是加强理论武装,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与机关党的建设有机结合,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积极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深化科技计划和经费管理改革,加强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着力提升干部职工业务素质,不断提高科技管理和服务水平。三是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以党员为骨干,努力创建文明和谐的机关文化。
(二)大力推进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科技扶贫、科学普及和城乡共建工作,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使科技进步更好地服务和带动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加强科技宣传,弘扬科学精神。2014年策划组织“最美科技人员”系列宣传活动,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等重要新闻媒体报道和网络转载篇数300多篇,展示了科技工作者奋进向上的精神风貌,在社会公众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同时利用每年召开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敬劳动、尊重创新、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
二是打造科普品牌,服务社会工作。开展“科技活动周”、“科技列车行”、“流动科技馆”、北戴河科技展等活动,进一步改善科普基础条件,大力推动农村科普工作。
科技部自2001年起已连续组织14年“科技活动周”,现已形成全国31省(市、区)同步举办的群众性科技活动,有力地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为社会主义新风尚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流动科技馆进基层”系列科普巡展作为科技活动周的重大示范活动,迄今已在河北、山西、河南等多地依次开展。2013年活动历时19天,地跨3个省份、深入7个地区,行程3000余公里,共有近30所学校的30000余名学生和群众直接参与到其中。2014年活动历时13天,跨越京、辽、吉、黑一市三省地界,深入4个县(区),行程3000余公里,其中举办科普展览300余次,共有20余所学校的20000余名中小学生和群众直接参与到其中。
2014年“科技列车赣南行”活动期间,135名专家深入江西省赣南地区的10个县(市、区)的乡村、社区、学校、企业举办了200多场丰富多彩的科技服务和科普宣传。8天时间内,近3万名群众直接参与“科技列车赣南行”的各项科技活动,间接参与活动人数达27万余人。
三是发挥科技优势,做好科技扶贫。推动河北魏县、江西永新和井冈山、河南光山、湖北英山、陕西佳县和柞水县定点扶贫,充分发挥科技工作的创新引领和带动作用,把定点扶贫与片区扶贫、行业扶贫和“三区”科技人员培养结合整体推进。通过引进农作物、蔬菜新品,组织开发道地中药材,开办专题培训班、扶持小微企业,帮助制定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等,将贫困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人力资源开发有效结合,显著提高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四是开展平台建设,推进城乡共建。开展中国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平台服务,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科技平台区县行”走进顺义区杨镇,加强科技平台与企业需求资源的对接。推动部署单位与北京郊区的镇、村结对联系,手拉手建设精神文明。
二、下一步工作设想
精神文明建设永无止境。科技部将继续按照中央国家机关和首都精神文明创建的有关要求,紧密结合科技部中心工作,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二是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和工作作风建设。三是大力推进科学普及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持续服务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社会发展。四是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五是强化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切实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水平和实际成效,全面做好我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