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评价中心:提升员工综合素养,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精神文明建设网    www.ggj.gov.cn    2015年06月29日

提升员工综合素养,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评价中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评价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械上市后监测与评价的技术支撑单位,其中中共党员超过在编员工的70%,专业技术人员超过85%。中心2003年以来连续荣获“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称号,荣获2005年度、2008年度、2009年度、2011年“首都文明单位”,2012-2014年度“首都文明单位标兵”称号,2014年2月中心基本药物监测与评价处荣获全国妇联授予的“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中心领导班子重视思想道德教育,注意将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与具体业务工作有机结合,注重在繁忙的业务工作中提升员工综合素养,切实履行总局赋予的各项职责。

(一)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道德教育

中心每年坚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把党日活动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的一种方法,通过活动进一步强化党员意识,增强党员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豪感。中心组织开展了中国梦、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进一步坚定中华民族必将伟大复兴的信念。

中心结合工作职能组织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在单位周边张贴合理用药标语,给单位附近的社区、养老院送去合理用药知识与宣传资料。中心积极倡导绿色出行,发布绿色出行倡议书,鼓励员工做低碳出行的宣传者与践行者;倡议每月少开一天车,将每年66日作为药品评价中心的绿色出行日。中心发布禁烟倡议,组织员工学习《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在中心办公场所张贴醒目的禁烟标识,组织开展拒绝烟草签名活动。

中心认真组织开展“五个一”创建活动。设立了线上和线下的道德讲堂,在门厅打卡处设立了遵德守礼提示牌。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公益宣传,如倡议禁烟与绿色出行、光盘行动、节约用纸等。鼓励“文明用餐”,要求员工取食时少量多次,避免浪费。从小处开始节俭养德活动,将办公区内的水龙头都换成感应式水龙头,分批将办公区内的灯换成节能灯等。

中心重视文化建设。中心在工作实践中沉淀了许多优秀元素,建立了共同的价值认同,即监测为民;在平凡的日常工作中体现了敬业、奉献、科学、团结、廉洁、创新等优秀品质。中心围绕职能,凝练出了“立责于心、敬业为民、求实创新”的文化标识语,引导员工将个人发展与中心事业的发展相统一。

(二)注重提升干部员工的综合素质

中心在人才培养方面以培养专业型、实干型人才为目标,明确只要胜任本职工作、在专业岗位表现优秀的都是人才,努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中心并不认为只有管理岗位的才是人才,提出以工作为导向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监测队伍的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

中心建立了人才选拔培养机制,对新进人员实施公开招聘、对中层提拔实行竞聘上岗。中心积极搭建平台,对人才进行全方位培养。对新员工组织专门培训,集中学习药械监测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到部门后指定老员工传帮带,使新员工快速了解业务工作,增加知识、提升能力。中心设立内部论坛,鼓励员工与其他同志分享专业领域内的学习工作体会,实现共同提高。

中心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培训,提升员工的综合能力。组织全员进行了“积极心理学”、“阳光心态成就幸福人生”、“公文写作知识”、“建设学习型组织”、“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与“公共关系与危机管理”等培训,针对中层开展了“团队建设与执行力提升”“领导境界与智慧”等培训,着力拓展培训内容,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中心为提高员工的英语交流能力,给员工开通英语网校个人账户、定期请外教进行面授交流,通过设定学习目标、督促学习、定期检查进展等措施增强英语学习效果。中心注重对培训效果的评价,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切实履行中心的社会责任

中心积极响应首都文明委与中央文明办倡议的城乡携手共建精神文明活动,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中心自2008年以来,每年组织开展“城乡携手共建药品安全防线”,通过发挥安全用药知识和药品信息方面的资源优势,以国家级、市级和区县级三方联建的方式,促进了各级单位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上级单位进一步了解基层的现状,也使基层单位对相关政策有进一步认识,对药械监测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为基层群众送去药械安全监测的理念与知识,为保障基层群众用药用械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城乡携手共建精神文明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中心认为,事业单位的社会责任不仅仅局限于守法、守信、积极参与各项公益活动,更为重要的是体现在职能的落实上。中心作为国家的药械上市后安全监测与评价单位,承担着体系建设、队伍能力提升以及数据的收集分析评价与反馈等方方面面工作。为了全面反映我国药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情况,提高安全用药/用械水平,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心自发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09年)、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年度报告(2010年)以来,坚持每年发布监测报告,为及时发现、控制药械安全风险,最大限度地提高药械安全保障水平做出来努力。

二、下一步工作设想

中心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加强队伍思想能力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争取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