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办院理念 建设人民满意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定的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医院共有2个院区、总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开放床位2000张,年门诊量300万人次,年出院病人8万人次,平均住院日7.5天。近年来,北京协和医院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的领导下,围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局,弘扬“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协和精神,落实“待病人如亲人,提高病人满意度;待同事如家人,提高员工幸福感”的办院理念,不断巩固和扩大精神文明创建成果。
一、以病人为中心,提高病人满意度
(一)加强质量管理
医院始终视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为医院的生命线和永恒主题,在全国率先推行手术三方核对制度和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建立质量安全、医保等哨点预警系统,实现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做好防控和监管。2014年,医院及各科室召开医疗质量专题会议53场,通报问题,剖析原因,优化流程,完善制度,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提高。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医院完善了“写你应做的,记你所做的,查你所记的,改你所错的”的PDCA管理循环,实现管理运行的科学有效。
(二)提高服务水平
新门诊楼、外科楼相继投入使用。优化服务流程,改善就医环境。组织全院职工开展“当一天患者”活动,发现存在问题,方便患者就医。在与四大银行合作的基础上,又与农行、邮政储蓄银行合作,全面推行预约挂号。在院内设置137台自助挂号机全天候服务,并实现病人在全市范围内1350多个营业网点的3400余台自助终端服务机预约未来7天号源,极大地方便了病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20多家媒体对此作了专题报道。同时,注重病人的就医体验,改进病人满意度调查方法,定期在全院进行满意度的公示和点评。2015年初,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医院将改善医疗服务作为医院年度重点工作,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推进自助服务,通过改进医疗服务流程,不断提高服务效率,让病人便捷、安全、有效、明白就医。
(三)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全院广泛开展《心术》读书活动,号召做“仁心仁术”式的医务工作者;坚持举办协和“名家讲坛”,邀请著名学者分享人文理念;建成院史馆、举办病历展、出版医学大家传记、开设“老教授话协和”专栏,弘扬协和“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优良传统;举办“我的梦、协和梦、健康梦、中国梦”系列活动,引导协和员工在奉献社会中成就自我。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协和百年内涵”大讨论,凝练出“学术协和、品质协和、人文协和”的表述。举办纪念中国现代基本外科奠基人曾宪九教授、名中医祝谌予教授、著名现代儿科奠基人周华康教授等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牢记前辈风范,树立学习榜样。
(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大力开展“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开展“菜单式”帮扶,圆满完成援疆、援藏、援蒙、支边、支农等任务;2014年赵玉沛院长亲自带领国家医疗队奔赴江西等地开展大型义诊;派出眼科专家团队开展援非“光明行”,接诊1000余人次,并为200多名病情复杂的白内障患者手术,得到李克强总理的称赞;承担APEC会议的多国元首保健和医疗点保障,出色完成任务。
二、以员工为根本,提高员工幸福感
(一)规划职业前景
近年来,医院实施百人计划,每年派出100名中青年骨干到世界著名医学中心学习,迄今已有300多人学成归国。医院每年还投入千万元设立全员培训基金,不断提高员工素质。住院医师培训制度是协和人才培养的核心与灵魂。2014年,协和成为首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并与美国芝加哥大学联合召开中美住院医师培训国际论坛,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教育部联合召开的“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工作推进会”上介绍协和经验。
(二)尊重民主权利
专家治院、民主公开是协和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协和“专家治院”的特点,完善学术、医疗、科研、教学、人事、经管、器材、药事等各类委员会,重要事项先由委员会讨论后再上班子会讨论,重大事项和关系职工利益的问题,由职代会职工代表投票决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实行主要领导末位发言制。院周会90个视频点全院同步直播,院长、书记信箱件件落实,做到民主管理、院务公开。
(三)提供优质服务
全面改造职工餐厅,引入专业化餐饮管理团队,改善职工餐饮;全面改善值班宿舍环境,建成职工健身中心,为员工提供星级服务。通过“爱心卡”一对一帮扶退休老同志,为他们解决生活上的难题,营造“协和一家亲”的良好氛围。
近几年来,医院先后荣获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北京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2013-2014年度群众满意的卫生计生机构等荣誉称号,并连续五年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公布的“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中名列榜首。成绩属于过去,协和人将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为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