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人民邮电出版社:着力打造志愿服务品牌
精神文明建设网    www.ggj.gov.cn    2015年06月29日

着力打造志愿服务品牌

人民邮电出版社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加强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价值观的重要载体长期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人民邮电出版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其效应不断显现,在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中塑造了良好的出版企业形象。

    热心社会公益,着力开展文化捐助、文化援建活动。一是开展定向帮扶服务,自2009年起,与北京市大兴区沙窝营村结成帮扶对子,开展“城乡统筹 文明先行”主题实践活动,累计捐款捐书捐物数十万元,改善了村民生活。二是开展文化援建,结合工信部扶贫工作,2012年和2014年分别向四川省南部县、河北省阜平县等地援建摄影艺术教育基地,捐赠摄影图书与器材,并举办摄影知识讲座,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用实际行动推动了城乡文明建设的步伐。三是发挥出版资源优势,近年来先后向天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济南市图书馆等高校、图书馆捐赠图书,价值总计数百万元,竭诚服务学子,促进全民阅读。

组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依托志愿服务扎实开展学雷锋活动。志愿者是志愿服务的主体,开展志愿服务,基础在队伍。为统筹规划出版社志愿服务工作,进一步增强志愿服务的规范性,2013年,社党委委托团委组织成立了“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并对志愿服务工作提出了要求。服务队现有志愿者115人,达到出版社在职员工总人数的35%,围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环境”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1312月,社党委组织“学雷锋志愿服务队”走进位于北京市顺义区的“太阳村”,开展关爱困难儿童志愿服务活动。

   “太阳村作为非政府组织,由原陕西省监狱管理局干部张淑琴女士创办,20年来坚持以无偿代养代教的形式扶助一群特殊的弱势群体——监狱里正在服刑的在押犯人的未成年子女们。在“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的积极组织下,全社干部员工踊跃捐赠,共捐赠衣服、鞋近千件,书本文具百余件,玩具百余件,电器十余件。50名志愿者代表前往“太阳村”,带去了出版社干部员工的爱心捐赠,为孩子们解决实际生活困难,并与孩子们进行文体项目互动。社“学雷锋志愿服务队”还出资认领了“太阳村”爱心果蔬大棚。在“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的引领下,出版社很多干部员工和家属也纷纷前往该村以各种形式奉献爱心。

2015年初,出版社策划开展“用最好的作品献爱心”活动,向广大网友征集24张最美爱心明信片,结集出版了《以爱之名》一书,并计划将全部版税收入捐给太阳村,用现代化的出版方式更广泛地传播了爱的力量。

组建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队,大力倡导文明上网,有你有我”,宣传网络文明公约。出版社成立了11名志愿者组成的网络文明传播服务队利用网络媒介,依托各官方微博粉丝众多、影响力大的优势,激浊扬清,及时辟谣,以正视听,并及时发布出版社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进展情况、社会正能量新闻事件、文明倡议、励志文章等内容,转发中国文明网、文明北京等重要官方微博的相关内容,与粉丝和社会志愿者交流互动,热情讴歌志愿者的精神风貌,大力宣传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引导人们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汇聚起文明上网和志愿服务的社会力量。

营造志愿服务人人可为、事事可为、时时可为,从身边做起、从你我做起、从日常做起的良好氛围。出版社成立了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大力弘扬核心价值观、突出主题实践、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发挥先进典型作用、提高服务保障能力等五方面内容,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团委具体负责、各部门有力支撑的格局,号召全社干部员工都从身边做起,不弃平凡,不弃细小,力所能及地做公益、献爱心,将真善美的正能量不断传播出去。无论在社内还是在社会上,不少同志都能自觉参与周边生态环境建设,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维护社会文明秩序,乐于邻里守望、团结互助。有的部门发挥业务专长,为基层集邮爱好者开办集邮讲座有的获奖同志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与众多网友分享自己和睦家庭建设的经验;一些退休干部成了所在社区的公益活动积极分子。凡人善举,点滴汇聚,蔚然而成一道志愿服务的亮丽风景,大家从“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中感受到行善立德的力量。

回顾出版社的志愿服务工作历程,我们有一些心得或启示:深入持久开展志愿服务,关键在于制度化,这是长远之策、根本之策;弘扬志愿精神,是志愿服务活动长期深入开展的内在动力和有力支撑,也是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关键所在。出版社正在深入研究加强志愿服务工作的具体措施和长远之策,特别是着力加强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切实推进志愿服务长效发展,以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打造符合邮电出版的志愿服务特色和品牌。

经过调研,出版社与首都图书馆已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将围绕图书捐赠、图书交换、社区书屋建设、新书发行、读书讲座与交流等活动内容,建立志愿服务的战略合作机制,将专业出版优势与公共图书馆的平台优势有机结合起来,聚焦全民阅读和学习成长,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我们将一如既往,坚持不懈,立足单位实际,用品牌化的志愿服务,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传播正能量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