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互联网思维创新精神文明建设 中国农业银行软件开发中心
中国农业银行软件开发中心(以下简称开发中心)作为农业行信息化建设基地,承担着全行IT工程实施、项目研发、服务支持、技术保障等职能。经过对精神文明持续不断的浇灌,中心构建了党、团、工会“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打造了“敬业、创新、尚理、笃行” 的工程师文化,并营造了“开心工作、快乐生活”的文化氛围,取得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双丰收。在行党委的正确引领和全体员工的团结奋战下,开发中心7次获得“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称号,连续5年被评为“首都文明单位”,2012年更是荣获“全国文明单位”殊荣。2014年,开发中心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单位”复查,并荣获“2012-2014年度首都文明单位标兵”称号。 一、在“求活”上下功夫,实现文明建设“端到端” 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在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改变的同时,也以许多新的思维冲击着人们的传统认识,比如用户体验、移动互联、免费经济等等,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战略,更是将互联网建设上升到国家层面,这也促使我们更加深入的学习互联网思维,并尝试运用这些新思维,推动文明建设的“转型升级”。 互联网的最大特点是万物互联,通过汇聚每个人的力量,形成合力,来共同完成一项看似十分艰巨的工作。比如“百度知道”,让大家互相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从而轻松的构筑出了浩如烟海的知识库。我们也尝试借鉴这一思维,通过打通线上线下渠道,实现直达每个员工的“互联网”,汇聚大家的活力、智力和精力,搞好搞活文明建设。为此,我们以“开心”(软件开发中心、快乐高兴的双关语)为品牌,以“开心工作、快乐生活”为口号,在软件开发中心推出了“开心”网站、“开心”公众号、“开心”社区、“开心”微信群、“开心”杂志等一系列宣传阵地,覆盖手机移动端、电脑桌面端、纸质媒介等,打造了一个传播精神、分享资讯、交流思想、播种文化的“全能型、全覆盖”精神文明创建平台,实现了线上线下联动、党员与群众联动、党建与团建工会联动,在线上线下两个维度上形成了文明创建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以学雷锋志愿活动为例,开发中心团总支先在微信群征集活动建议,中心员工在群里积极响应,提出了很多有新意的想法,在最终决定赴支行网点为客户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后,又都毛遂自荐地分配任务。活动完成后,大家又纷纷将现场照片和个人感触在朋友圈分享,看到的同事纷纷点赞,在增强员工自豪感和荣誉感的同时,也激发了软开人爱岗敬业的正能量。此外,还有同事自发制作了视频《我们的雷锋,我们的路》,诗词《沁园春·雷锋》、《念奴娇·学习雷锋有感》等,团总支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了推送,阅读人次过千,极大提高了农行社会形象。可以说,新思维和新渠道的引入,既提升了活动的效率,又扩大了活动影响力,产生了很好的示范效应和社会效益。 二、在“求实”上谋发展,将“员工体验”进行到底 互联网思维最为强调的一点是“用户体验”,即通过千方百计的完善服务,来提升用户的满意度,达到增强用户粘性的目的。“用户体验”有一个关键词叫“用户痛点”,就是通过信息反馈,了解用户觉得哪里不方便、不舒服、不满意,用最短的时间找到服务盲点,并第一时间改进,以实现用户体验的提升,这其实是一个迭代优化的过程。我们借鉴这一理念,下大功夫挖掘“员工痛点”,一是开通总经理信箱,允许员工以匿名的方式提交“不能说的秘密”;二是定期举办书记谈心日,倾听员工心声,为员工解决工作中的困惑和和生活上的困难;三是开展调查问卷,统计员工最关心、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并召开员工座谈会,让问题所在处室和员工面对面交流,给员工一个满意的答复。四是依托“党团工会”微信群,来快速的定位和响应问题,比如餐盘问题、汽车刮蹭问题、移动信号问题,包括上厕所被门栓划伤手这样的事,都会有人马上来处理。通过这些渠道,我们收集意见,再修正,再反馈,再收集意见,如此往复,一次比一次更贴近员工,一次比一次把“员工体验”落到实处。 三、在“求新”上取实效,营造人人创新的氛围 今年5月,李克强总理在北京中关村考察时指出,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分激发亿万群众智慧和创造力,汇聚起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新动能。而互联网作为新兴行业的代表,更是将创新奉为圭臬,以阿里、腾讯为代表的一众企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不断试错、不断挑战自我的奋斗史。 开发中心作为我行践行“科技先行”战略的急先锋,有创新的能力、也有创新的意愿,更有创新的责任。我们立足中心青年员工多、学历高、思维活跃等特点,着力完善创新机制,营造创新氛围。一是组织各类技术与业务培训,如大数据、云计算、移动支付等,拓展员工知识面,提升创新能力。二是开展技术沙龙,为大家提供一个思想交流和碰撞的舞台,通过一轮轮头脑风暴,激发出创新的灵感;同时,通过“科技创新社区”来推送业界最新技术和业态,使员工紧跟时代潮流。三是进行各类评优评先活动,大力宣传先进人物,激发团队活力,如对今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的梁勇同志,不仅金融时报、城乡金融报、人民网、新华网等传统媒体进行了报道,还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新兴渠道进行了传播,形成了立体式宣传,有效营造了比学赶超、人人争先的氛围。四是建立创新实验室,加强前瞻技术研究,并收集大家在产品创新上的好想法、好点子,在这里孵化。如ATM无卡取现功能、微信银行等产品,就是在这里研发并投入市场的,大大提升了科技创新到业务创新的传导力。 开发中心今后将进一步发挥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凝聚力,以精神文明建设助推物质文明建设,向打造“世界一流的金融IT研发基地”的宏伟愿景大步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