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打造文化软实力,持续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在中央国家机关与北京市西城区精神文明共建共享联席会上的发言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 周宝东
(2016年9月19日)
各位领导:
大家好。非常感谢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办、首都文明办和西城区文明办提供这次交流的机会,可以跟大家汇报、交流一下我院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所做一些工作。

我院成立于1952年,经过60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工业领域最大的科技信息服务机构之一和大型综合性科技出版社。进入新世纪以来,我院连续9年荣获“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标兵”,连续5年荣获“首都文明单位标兵”,成为国资委系统第二家“双标兵”单位。两次荣获。此外,我院还曾荣获“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状先进集体”“中央国家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央国家机关精神文明十连冠单位”“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全国机械行业企业文化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我院所属机械工业出版社荣获“全国优秀出版社”“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连续两年入选“世界媒体500强”,连续四年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机工社新世纪创新发展实例在我国文化产业中率先进入哈佛大学案例库,受到中央领导的关注。
我院党委着力打造机工文化软实力,持续培育和塑造机工文化特色和文化优势,持续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切实发挥了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对院改革发展的支撑作用。我院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重视、机构健全。由院党委统一安排,党委书记挂帅,党委副书记具体分管,由院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主抓,党委工作部作为其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包括精神文明建设在内的“三个建设”工作始终与业务经营工作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推进、一起评价,有计划、有安排,有阵地、有平台,有落实、有检查。全体员工,特别是各级管理人员和骨干,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部署上来,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我院的精神文明建设在院社层面和部门层面两个层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介绍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大力推进机工文化体系构建
我院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根本指导思想,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6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内涵,逐步形成了以“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八字院风、三个准则、五个文化特征”为架构的机工文化体系,为我院改革发展和员工学习生活提供了文化动力和精神家园。我们提出了“为中华崛起传播智慧,为机工成长提升自我”的共同价值观, 提出了“特别能学习、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合作”的企业精神和“优质、高效、进取、求实”的工作作风,制定了《共产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干部行为准则》和《员工行为准则》,形成了“尊重科学和实践、服从大局和集体、倡导奉献和拼搏、弘扬民主与法治、营造健康与快乐”的文化特征。通过不断弘扬和实践机工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导向,显著增强了机工人心系国家、心系院社、为实现机工价值努力奋斗的使命感、责任感;显著增强了机工人为机工改革发展事业多做贡献、努力成长成才的主动性、自觉性。“十五”以来,每年我们都根据院改革发展的需要推出三个新的理念,用以启发员工的认识,指导员工的行动,取得了良好成效。从2002年到今年,已经相继提出了45个理念。
(二)大力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
我院是智力型机构,院党委始终高度重视院社的学习型组织建设。按照“领导努力科学民主决策、单位争创学习型组织、个人争当研究型员工”的目标,院党委每年都对学习型组织建设工作进行专题部署、大力推动。
一是坚持举行读书活动、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会,为大家更新知识、开阔视野、转变观念创造条件。读书活动已成为我院一项品牌文化活动。院党委每年都向中层以上干部、全体职工和共产党员分别推荐1-2本必读书目并发放读书。每年都有上百名干部职工撰写读书心得,有关部门评选优秀文章,给予奖励,并在内刊上发表,供大家学习交流;部分文章还被推荐到国务院国资委等上级机关的征文比赛活动中并获奖。我院的学术讲座由科技委、总编室、经营计划处和党委工作部联合举办,每年平均举办10场,内容涉及业务技能、素质提升、健康生活、行业形势等诸多方面。这些讲座贴近职工生活,能够适应和满足职工的工作和生活需求,干部职工乐于参与,便于参与,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是坚持举办各类培训、经验交流、岗位技能大赛、在职研究生培养,为大家技能提升、职业素质养成创造条件。我院的培训工作有《院培训工作管理办法》作为制度保证,每年都制定培训工作计划。培训工作在院社层面、产业层面、部门层面、员工个人层面等多个维度开展。其中,院层面的培训由科技委讲座、专项培训、职能管理培训、继续教育培训、新员工培训等构成。我们还在院社、产业和部门等层面开展经验交流活动,这些经验交流由院社中在某一领域成绩突出的内部人员作为主讲人,分享经验、交流心得,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借鉴性。近两年开展的经验交流涉及选题策划、图书营销、市场开发、微媒运营等诸多方面。我们举办岗位技能大赛,让员工通过比赛巩固业务知识,提升业务技能。
三是坚持通过官网、官博、信息报、电子屏推送学习信息、交流心得体会,为大家沟通、交流、分享、借鉴创造条件。我们及时将国家政策、上级精神、行业形势等信息通过多种媒介传达、推送给员工;我们组织开展“学习受社会尊重的企业”“创新发展铸机工”等主题征文活动,让大家畅谈感悟;我们在内网、内刊开辟“学习交流”专栏,刊登员工心得体会文章,为大家交流提供平台。
(三)大力推动基层单位文化氛围建设
近年来,院的企业文化建设以基层单位文化氛围营造工作为抓手和突破口,充分发挥基层单位在我院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我们研究制订了《院基层单位文化氛围营造工作指导意见》,按照“进思想、见行动”的指导方针,通过先行试点、推广经验、专项检查、精神激励等方式推动,持续将工作引向深入、落在实处。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全院各单位、各部门的文化素质、精神风貌、阵地建设、办公环境、纪律秩序不断提升,基层单位在院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显现。
(四)大力发扬精神文明的引导作用
院的精神文明建设在 “实”上狠下功夫,将看似“虚”的工作抓“实”,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是坚持开展年度评优评先活动,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增强了机工的动力和活力。
院的年度评优表彰按照《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表彰奖励条例》的规定,设有先进集体、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文明窗口单位等3个集体奖项,有优秀经营管理干部、优秀科研工作者、优秀图书编辑、等8类先进个人奖项,有科技进步奖、优秀工作成果奖等工作项目奖项,有畅销产品奖、出版物质量奖等产品奖项,每年接受表彰的集体有10余家,个人100余人,工作项目30余项,产品50余种。
二是坚持承担社会责任,投身社会公益,增强了机工员工扶危济困、互助友爱的主人翁精神。
我院鼓励员工参加献爱心活动,在国家受灾、员工有难时积极捐助捐献。我院积极响首都文明办的号召,在院团委的组织下,300余名35岁以下青年在“志愿北京”网站登记注册,组成了志愿者服务队,并开展了“关爱外来务工子女”等志愿服务活动。
我院积极开展与村镇、军队、学校、社区的共创共建,分别与房山区长阳镇高岭村、武警北京总队一支队、北京实美职业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共建活动。我院下属北京百万庄图书大厦与展览路街道、德胜街道、甘家口街道开展共建,为街道老年协会、展韵艺术团老年人们开展朗诵比赛、摄影展、手工艺展览提供场所。
三是坚持丰富员工的公益和文体活动,培养情操、健强体魄,增强了机工的社会意识和团队意识。
我院在工作之余,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在文化活动方面,我们举办职工文艺汇演,员工自编、自导、自演精彩的文艺节目。在每年中秋节到来之际,院团委、工会和党委工作部联合举办青年中秋联谊活动,已有30多年的历史。通过青年论坛、座谈交流、拓展训练、娱乐联欢等方式,使家在外地的单身青年感受节日氛围,体会机工大家庭的温暖。在体育活动方面,我院拥有现代化的保龄球馆、健身房和乒乓球厅,为职工的体育健身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我们持续推进“健康工程”,近年举办了三届职工运动会和趣味运动会,每届都有近30支代表队,800余名职工参赛;我们每年都组织职工乒乓球比赛、广播操比赛、登山、环湖走等体育活动,每天两次开展工间操活动。
对如何做好中央国家机关与西城区精神文明共建共享工作的建议:希望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办与西城区文明办能够更多地搭建平台,使文明单位间能够加强联系,加强交流,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方面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同时,我院作为西城辖区内的单位,也愿意为西城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为实现西城区“安全、安静、舒适、典雅、古朴”的发展愿景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