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上善若水 丝丝润物——水利部离休干部宋名纲先进事迹
精神文明建设网    www.ggj.gov.cn    2016年09月29日

一枚党章、一身军装、一件红马甲,是宋名纲每天都穿戴的衣物;一句教导、一个誓言、一生坚守,是宋名纲八十四载人生的真实写照;一个党员、一个好人、一个榜样,是群众眼中宋名纲最贴切的标签。

 

采得百花为人甜

水利部老党员宋名纲1994年离休后,积极参与居委会管理工作,将满腔热情倾注到了社区建设和为人民服务中,西城区政府授予他“社区先进楼门长”奖,白纸坊社区授予他“平安家庭”荣誉称号。

他数十载如一日为社区居民清扫大院卫生,义务帮忙收取包裹信件,雨天清理院内下水道雨篦子,雪天扫除院内积雪。以前小区没有安保措施,自行车失窃案件时有发生,为了避免居民遭受财产损失,宋老联系人修好院门,自费安装门锁并配了80多把钥匙分发给每家每户,还主动承担为小区开门、锁门的任务。无论多么恶劣的天气,清晨他总是第一个为赶着上班的人打开院门,晚上又在最后一个人回家后将院门锁好。有15户居民的备用钥匙交给他保管,宋老是大家最贴心、最信任的“楼长”。

宋老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邻居,尽己所能为遇到困难的群众雪中送炭。无论是谁家的灯坏了、马桶堵了或是水龙头漏水了,宋老闻讯后都会第一时间赶到,不嫌脏、不怕累、不顾年事已高,亲自买配件修理。同样,大家也都把宋老看做自己的家人,亲切地喊他为宋大爷。宋老用实际行动教育大家与人为善,源源不断地释放正能量,是大家心中最好的榜样。几户居民还自发联名为宋老撰写事迹材料,申报“北京榜样”。宋老却谦虚地说:“我是一名老党员,党员就要为人民服务哩!”

离而不已犹敬业

宋老离休前是离退休干部局的主治医师,他在职时淡泊名利、尽心尽力为老同志服务,自己成为受人尊敬的离休老同志后,仍旧把为老同志服务视为自己的光荣使命。每次老干部集体活动,宋老都携带沉重的三家架,不辞辛苦地为老同志合影、抓拍难忘的瞬间,并自费冲洗,将照片分发给大家。宋老还报名参加了水利部老年大学摄影班,希望继续提高摄影技术,为老同志拍出更多、更精彩的摄影作品。

宋老还一直坚持收集、保存部机关离世老同志的讣告,每当看到曾经服务过的老同志离世的消息,他都尽可能地参加遗体告别仪式,向家属表示慰问,送逝者走完最后一程。宋老手中厚厚的一叠讣告,就是宋老对老同志的深厚感情和对老干部工作的无比热爱的体现。

传播中国好声音  

宋老的父亲是1945年牺牲的抗战烈士,他亲眼目睹了父亲与日寇斗智斗勇直至英勇就义的壮烈事迹。宋老受到很大的激励和影响,在他17岁时就投身革命,两年后光荣入党。离休后,他不断向大家讲述亲身经历,传播中国好声音,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那段事关民族存亡的烽火岁月,传承生生不息的抗战精神,珍惜着来之不易的和平幸福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在首届烈士纪念日上,宋老手举父亲的烈士证书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照相留念,宋老说:“革命烈士在日寇的铁蹄下出生入死、英勇奋斗,为了民族解放贡献了自己的生命,是值得所有人学习的榜样。”

春蚕到死丝未尽

遗体捐献者被医学界尊称为大体老师,对于医学教学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别于尘归尘、土归土的方式,宋老和老伴在1991年就立下遗嘱,捐献自己遗体,要为社会做出最后的贡献。2004年,与宋老相亲相爱60多年的老伴在去世时,遵照遗愿将遗体捐赠给首都医科大学用于解剖教学实验。思念老伴时,宋老就会拿出老照片,说说心里话。每年纪念日,宋老都会来到常青园遗体捐献纪念碑前,抚摸刻有老伴名字的纪念碑寄托哀思。

中央电视台将宋名纲作为遗体捐献的典型代表进行多次宣传报道。宋老说:“自己活着要为人民服务,死了还要为人民服务。”他的行为影响了很多人,陆续有水利部的老同志找他提出要捐献遗体,宋老已经帮助几位老同志办理了遗体捐献手续。

    当被年轻人问起为什么坚持做好事时,宋老平静地说:“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难。我年轻时就下定决心,要做一辈子好事儿。”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宋老克服了一件难事,做了无数件好事,靠的就是永远向党的红心和为人民服务的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