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国党政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全面实施的第一年。南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国管局、省市工作部署要求,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持续纵深推进数智化食堂建设,有效降低食堂运行成本、提升干部就餐体验,助推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落地见效。
科学管理坚守“粮”心
优化资源配置。运用智慧管理平台,实现食堂菜单管理、订餐管理、后厨管理、财务管理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化,提高管理效率和精度,降低各个环节造成的损耗和浪费,实现加工与售卖的动态平衡,大幅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准确性。
强化智能监管。通过采用“互联网+明厨亮灶”、AI智能预警、餐饮浪费曝光台等,实现食堂运营监管360度无死角、24小时在岗预警。监管人员和就餐人员可实时查看厨房环境卫生、对食材清洗、切割、烹饪等关键环节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操作规范,实现食堂管理阳光运营、食品安全共治共享,充分保证机关干部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守牢食品安全。利用食材溯源功能,对食材的采购、运输、入库等环节进行全程记录,确保食材来源可追溯;引入智能检测设备,对食材进行快速检测,确保食材质量安全;精准库存监控管理,实时跟踪库存情况,及时补货、预警过期、精准采购量及采购种类,确保食材新鲜度,杜绝食品安全隐患。
精细服务“智”提效率
精准分析需求。食堂通过大数据统计分析,及时掌握粗加工损耗、菜品欢迎度、厨余量、运营成本等情况,进而快速调整经营策略,优化菜单品类,加强食材边角料的利用,为食堂提供精准的菜品提质方向。
优化用餐体验。通过手机APP、微信小程序或自助机等多种手段,进行线上支付、现场刷卡、AI人脸识别支付或网上充值等操作,大大减少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实现线上查看周食谱、账户余额、消费记录、账户充值等多元化功能,满足干部职工就餐及实际生活需求。
增设多元服务。制定“就餐预定”制度,推出线上订餐、线下取餐的就餐模式。引入食堂外卖取餐柜、送餐机器人等智慧手段,合理设置送餐路线和送餐时间,每台外卖取餐柜可满足每日超过30次取餐需求,每台机器人可完成每日20余次送餐次数,有效节省人力和运营成本,切实提高供餐效率,推动供餐精确度提升,实现食堂就餐预定和精准配餐率达95%以上。
优质服务“食”事求是
强化厨余管理。推广建成“扫码投放、自动称重、实时上传数据”的智能化垃圾分类收集点,抓好厨余垃圾减量。完善优化“南京市党政机关生活垃圾分类监管平台”,全力推进线下收运、线上统计“两网”融合,及时掌握全市机关单位垃圾分类工作动态。有条件的食堂积极采用厨余垃圾高效生化分解处理设备,实现无害化处理,减少餐饮垃圾带来的二次污染,推动资源循环可利用。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党政机关厨余垃圾总量同比下降超65%,节粮减损及反食品浪费工作效果显著。
厨余垃圾高效生化分解处理设备
促进“粮”身定制。食堂利用大数据收集分析就餐干部职工的身体信息、营养需求和偏好、所摄入食物等数据,结合营养学原理和膳食指南,可生成更为详细、更具针对性的营养报告和饮食禁忌提醒,为干部职工提供个性化饮食建议,强化健康管理。同时,食堂根据需求调整菜品结构,结合地方特色、时令食材,创新研发特色菜品,提供更多绿色健康、营养均衡的餐食选项,丰富菜品信息和营养标签,助力干部职工合理搭配膳食、提高健康水平、减少食品浪费。
加强监督反馈。利用电子化反馈功能,通过“三提升一评议”工作举措,干部职工可以通过平台对提升菜品配置质量、提升服务体验感、提升后勤智慧度和后勤服务满意度进行线上评价,增强互动和沟通,以切实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为机关干部办实事,推动打造暖心暖胃、高效透明、绿色健康的绿色食堂。
(作者:南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节能管理处 伍云、南京市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服务中心 李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