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报销流程从3个月缩短到7天,办公用品配送周期从15天减至3天,餐厅结账从手工核算到无感结算、差旅一键报销⋯⋯近年来,中国农业银行机关服务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探索后勤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以数字化转型为基础构建“安全后勤、专业后勤、智慧后勤、绿色后勤、廉洁后勤”,推进总行后勤工作高质量发展。
服务供给线上化
上午,中国农业银行总行的员工小李坐在工位上打开智慧后勤平台APP,指尖点一点便成功预订了第二天的会议室,之后通过全行通信系统IP电话一键直拨通知了参会人员;到了中午,他提前通过APP查看了午餐菜单,并预定好了周末食堂外卖;下班前,小李接到了下周需要出差的通知,点击APP中的差旅系统在线上便完成了出差审批,订票也无需再自行垫付费用,火车票直连12306实时报销⋯⋯这都是中国农业银行智慧后勤平台带来的便捷体验。“后勤的服务保障范围覆盖了吃、住、用、行、医等与员工切身利益、切身感受息息相关的重要事项,我们始终把服务作为工作定位,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之中彰显后勤价值。”中国农业银行机关服务管理局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提升服务保障质效,增强干部职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服务局紧跟总行数字化转型步伐,打造了中国农业银行智慧后勤平台,2024年9月正式发布。平台建设坚持系统观念、问题导向、安全底线、创新高效的原则,拓展了多个应用场景,贯穿党建引领和后勤管理全过程全方面,从管理和服务两方面推动质效提升,让服务更贴心、管理更高效、决策更精准。
智慧后勤平台能源监测系统
“后勤数字化转型为我们吃住用行医方方面面都带来了便利。对于办公室工作来说,智能会议系统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认为智慧后勤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过去,由于会议室资源有限,传统预订模式常常导致会议室抢占和资源利用率低下。现在,通过全生命周期的线上化管理,我们实现了会议室预订、会议组织、会议审批等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避免了会议室抢占现象,解决了传统会议组织模式中流程烦琐和沟通成本高的问题。”此外,智能会议系统推动实现了无纸化办公,职工可以通过系统上传、在线批注和审阅电子文本,减少了资源消耗。系统还支持“阅后即焚”“自主设置安全模式”“电子围栏”等功能,保障了会议信息的安全性。据统计,智能会议系统上线以来,已创建会议29.2万次,完成会议室预定22.4万次,节约纸张超过2000万张,减支148.5万元。
到了午饭时间,总行食堂内员工们有序排着队,将选好的菜品放在收银机上,一秒即可完成结算。“以前用餐高峰期排队时间长,结算效率低下。现在通过引入自助智能结算台,实现了无感支付,将餐盘放置在结算区系统就能自动识别菜品并计算价格,大幅缩短了排队时间,我们也有更多的时间午休或处理工作了。”前来用餐的员工们纷纷点赞。在数字化转型中,总行餐厅强化科技赋能,建设智慧餐饮场景,实现餐厅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为总行机关各楼宇员工提供了高效便捷的餐饮服务体验。后厨应用智能备餐系统,科学管理菜品供应,减少餐饮浪费;结账时依托RFID技术识别餐盘芯片,实现自动结算、自助支付;打开手机上的智慧后勤平台餐饮系统,手指点一点就能查阅每日菜单、预订外卖、核验取餐等,餐饮服务的整体质量大幅提升。
数字化转型的便利性还体现在医保报销、专家预约、差旅申请、用车申请、住房管理、资产管理等方方面面——
医保报销流程变得更加高效。过去,干部职工需要收集纸质票据、等待层层审核,整个过程烦琐且耗时,基本需要3至6个月才能完成报销。现在,通过医保系统实现了无纸化一键报销,审核周期缩短至7天。专家预约看诊也可通过线上完成,为员工提供了足不出户的专业医疗保障。
用车方面,智慧后勤平台实现了用车全流程线上管控,不仅优化了车辆调度和管理流程,还显著提高了用车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实现用车需求快速响应,车辆配置、使用、费用等全流程监控,确保业务流程有据可查,提升了管理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安全监督水平和故障预警能力均有所提高,出行安全更有保障。
差旅报销提速增效,实现集差旅申请、审批、预订、报销于一体的一站式出行体验。系统内嵌式差旅标准,提升合规管控水平。集成化预订资源和智能化差旅报销,大幅提升业务处理效率,系统实现与12306平台直连对接,员工出行无忧,每笔处理效率提升约90%。
周转房管理系统实现了房产资源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从原来的线下申请、审批“跑多趟”,变成了线上申请、签约“不用跑”,让信息多跑路、员工少跑腿,避免了手工审批的烦琐和差错风险,提高了管理效率,为分行交流干部解决了后顾之忧。
实物资产方面,依托智慧后勤平台实现了实物资产从合同、验收、使用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管理流程更加全面和标准化。资源配置和成本控制水平显著提升,通过定量管理,将资源配置从“定性粗放”转变为“定量精细”的标准化管理,降低了人工和运营成本。例如,办公用品配送流程更加精简,配送效率提升了80%。智慧后勤平台还覆盖了全行37家分行,提供了实时、动态、准确的实物资产数据信息,实现了实物流、价值流与信息流的有机统一,为全行的资产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撑,实现了全行实物资产统一高效管理。
智慧后勤平台手机端
规范化管理筑牢安全防线
为保障机关安全、高效、规范运行,农行机关服务管理局强化工作机制建设,夯实工作基础,推进后勤保障服务标准化、管理规范化、供给精细化、手段智能化、队伍职业化。依托平台建设后勤“电子档案库”与“找准风险点、画好流程图、健好制度体系”三项基础系统,健全后勤管理制度,保障业务流程完整有效、风险隐患精准防范。
三项基础系统提升了风险管理与应对能力,累计梳理出综合管理、安全管理、财务会计、资产管理等12类重点业务流程,186个风险点、145个流程图、429个关联制度,并制定了相应的风险应对方案。将风险点嵌入流程中进行管控,员工能够清晰了解后勤服务保障的主要流程,并明晰各个环节存在的风险点和相应的防范措施,大幅提升了基础管理能力,确保了风险点的可控性和服务保障流程的规范有效。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防灾防险、疫情防控、突发疾病等应急处置机制,对各项工作分门别类列出任务清单、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工作责任,定期盘点督办。成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组,围绕房屋、设备、防汛、燃气、消防等重点领域,构建了安全检查、安全报告、隐患整改、应急处置、值班值守5项机制,针对日常、节假日前后、重大重要时点、突发事件开展4项安全检查,强化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打造专业化职业化人才队伍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2024年以来,农行机关服务管理局探索实施了开发三项基础系统、搭建讲学平台、树立先进典型等具体措施,搭建起学习交流的平台、培训锻炼的讲台、练兵比武的舞台,致力于打造专业化、职业化后勤人才队伍。
依托三项基础系统,建立后勤专业空中课堂和在线知识库,打造一本让员工强本领、懂流程、控风险的“三项基础工具书”。为了强化队伍建设,机关服务管理局结合后勤工作实际,实施了一系列工作举措,近期举办的后勤安全技能比武大赛就是其中的一项全新尝试,包括安全知识全员线上竞赛、安全知识团队现场竞赛、模拟场景现场处置竞赛3个环节,以安全为主题,以理论为基础,以实操为重点,收获了积极成效。
同时,为员工搭建“滴水讲堂”和“专业讲坛”两个讲学平台,滴水讲堂是员工分享知识、交流心得、畅谈感悟的微课堂;专业讲坛则立足于后勤专业,外请专家学者开展专业授课,成为提升专业能力水平的重要载体。把学习和实干紧密结合,安排员工到兴银龙公司服务岗位实践,通过一线锻炼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本领;组织专业处室定期深入市场考察,及时了解掌握市场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通过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提高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荣誉感。每季度评选“岗位标兵”,各处室推荐候选人上台陈述工作业绩,树立先进典型;每年评选“优秀项目”,针对上年度的重要成果,各处室上台宣讲展示,介绍经验、分享成果,形成优秀项目库;围绕餐饮服务、公车驾驶以及安全技能开展3项技能大比武,不断提升员工技能水平,实现了后勤队伍的大练兵。
“中国农业银行智慧后勤平台1.0的发布,解决了从0到1的问题。”中国农业银行机关服务管理局负责人表示,“未来我们将推动农业银行后勤数字化转型从有到优、从数字化到智能化,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打造后勤新质生产力,为推动中国农业银行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