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机关食堂餐饮管理为切入点
  推进机关事务“两化融合”

2022-09-19 08:30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推动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赋予机关事务工作部门的重大职责使命。推进机关事务标准化信息化“两化融合”是提高机关事务工作质量、推进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山东省机关事务局大力推进“两化融合”试点,推动全省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济南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按照省局机关事务“两化融合”试点工作部署要求,在政府“过紧日子”的大背景下,结合工作实际,针对服务保障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痛点难点,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厉行节约、急用先行”的原则,以开展集中办公区(龙奥大厦)机关食堂餐饮管理标准化信息化融合发展为切入点,探索推进机关事务“两化融合”工作,取得初步进展

 

一、龙奥大厦餐饮服务管理情况

龙奥大厦作为济南市级机关主要的集中办公区,机关食堂2008年5月开始运行,采取社会化保障模式,通过公开招标确定3家优秀餐饮企业负责运营,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依据服务合同明确权责关系,制定严格的考核办法对企业进行监管,确保其发挥专业优势,认真履行职责。食堂工作日日均供餐量1.3万人次,全年365天不间断供餐。13年来,未发生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事故。大厦食堂在经营政策上实行奖优罚劣,鼓励多劳多得,促使各服务企业良性竞争,充分激发了企业经营的积极性,近年来餐饮服务保障能力和服务精细化水平得到不断提升,连续多年保持食品安全A级服务单位,干部职工就餐满意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

 

二、餐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中心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了一批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餐饮管理制度规范,并不断修订完善,为持续提升管理水平提供了保障。但在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改进提升。

是餐饮管理标准体系亟待完善。近年来,中心在餐饮管理标准化建设方面积极探索,顺利完成省局餐饮管理和物业服务两项标准化试点工作,但餐饮管理标准体系还不够完善,比如在餐饮服务企业的监督评价、引入、退出机制方面,缺少具体完备的标准规范。

是餐饮管理信息化水平亟待提升。一方面,食堂现有餐饮供应链管理系统建设于2009年,受当时技术能力限制,系统功能较为简单,数据全部依靠手工录入,工作量大、错误率高,为日常审核和运营监管带来诸多不便。另一方面,各子系统不能实现有效融通。餐饮供应链系统中,进销存、一卡通、成本核算、人脸识别等子系统相互独立,未实现有效联接,数据分析能力较弱,不能有效挖掘数据价值,实现对数据的共享、治理、分析。

三是餐饮管理工作模式亟待转变。大厦食堂由多家餐饮企业运营,餐厅多、服务人员多,服务对象群体庞大,由于当前管理工作模式缺少标准化、信息化的有力支撑,业务处室对餐饮企业的监管和企业内部管理多以传统管理模式为主,日常业务审核监管工作量大,管理人员容易陷入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工作质效有待提升,工作模式亟待转变。

 

三、探索推进餐饮管理“两化融合”

标准化是信息化发展的基石,信息化为标准化的推进提供技术支撑,实现标准化信息化融合发展是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2020年以来,在省局的部署安排和具体指导下,中心积极推进标准化试点,在餐饮管理、物业服务方面先后制定完善涵盖内部管理制度、日常运行规范和现场操作标准3个层次的标准120余项,多措并举推进实施,优化了管理和服务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资源浪费,降低了行政成本,管理和服务对象满意度显著提高。据统计,龙奥大厦物业管理成本降低20%左右,每年节省费用约180万元;大厦食堂每月节约成本近4万元;物业和餐饮服务满意度均达到98%以上。

为进一步深化标准化信息化工作,2021年初,经积极争取,中心被省局确定为餐饮管理标准化专项试点示范项目创建单位,同时将餐饮管理“两化融合”作为全省机关运行保障试点项目。以此为契机,广泛学习调研,结合工作实际反复研究论证,形成推进餐饮管理“两化融合”的工作方案,并快速推进落实。

一是健全餐饮管理标准化体系。在2020年完成省级餐饮管理标准化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制定了《党政机关食堂社会化运营管理规范》,并申请立项济南市地方标准,目前已通过立项评审;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协助快速推进内部标准向地方标准转化。《规范》作为全市乃至全省首项规范社会化餐饮服务机构的地方标准,将从社会化服务机构的引入、服务开展、日常运行、成本控制、餐饮文化建设、监督考核以及退出机制等方面进行全流程和全生命周期的规范和提升。《规范》地方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为济南市各级党政机关开展食堂社会化运营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规范和引导,有效推进机关餐饮服务工作向“科学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专业化运行”的机制转变;有助于提高餐饮服务的精细化水平、提升机关食堂的管理运行效率、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对餐饮服务的满意度;有助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降低机关运行成本,推动机关后勤服务向高效、节约的方向发展。

二是定制餐饮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化能够为机关事务管理提供高度集成、自动控制、科学预测和智能决策。结合餐饮管理工作实际,依托成熟度较高的市场优秀产品,通过局部功能调整和优化提升,定制一套突出日常监管和大数据分析功能的餐饮管理信息系统,以满足当前食堂管理和运营决策需要。系统开发定制以“数据准确、监管透明、预留前端”为原则,通过实现原材料进销存的数字化、平台化、网络化,为确保食品安全、提升监管能力、加强成本控制、做好运营决策,提供真实有效、即时可见的数据信息,以及科学完善、方便快捷的监管手段,实现数据录入自动化、数据监控实时化、数据接入全链路化、信息资源管理规范化、运营监管智能化、决策支持智慧化。     三是建设机关事务信息管理平台。数据是决策的生命线,数据分析正成为决策过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为深度挖掘数据价值,中心融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发建设信息平台,以信息平台为载体,逐步深化标准实践运用。平台采用“1+1+3+N”(一个可视化前台,1个数据中台,3个功能性平台,链接N个现有业务系统)架构,将先期对接整合餐饮管理、一卡通、人脸识别和水电燃气能耗、园区进出等系统数据;后期逐步对接现有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监测平台、行政事业单位房地产管理系统、公务用车管理平台及中心其他业务信息系统,打通数据孤岛,实现业务数据的整合共享,提高业务协同能力,深度挖掘数据价值,为科学决策提供助力。

      

四、预期成效

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深化开展餐饮管理标准化信息化“两化融合”,将有效推动餐饮管理从传统分散式、经验式、粗放式向现代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转变,进一步打通信息孤岛,推进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实现工作决策更精准、管理程序更简捷、管理方式更智慧,推动餐饮管理数字化、智慧化转型。

管理效率进一步提升。信息管理系统的投入使用,将改变日常运营监管困难的现状,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有效减少人力投入,将业务处室管理人员从日常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更多的精力用于谋划推动业务工作改革创新发展。

服务保障方式进一步丰富。通过增加完善微信公众号服务功能,进一步畅通服务渠道,丰富线上服务方式,提升线上服务保障能力,切实增强干部职工的体验感、获得感。

试点效应进一步发挥。积极探索总结餐饮管理标准化信息化“两化融合”工作,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和工作模式,在全市党政机关食堂推广应用,带动实现餐饮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

(文/南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为“全国机关事务管理研究会网站”。)

 

 

 

主办单位: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 版权所有: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bm42000003 京ICP备0503495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151号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西安门大街22号 邮 编:100017 推荐浏览分辨率为 1280 X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