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政校联动 扎实推进“政府运行保障管理”学科建设

2022-12-16 15:02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今年2月,国务院学位办印发《关于推进政府运行保障管理专业方向(二级学科)建设的通知》,确定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在内的11所高校先行示范,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增设政府运行保障管理二级学科(专业方向)。政府运行保障管理学科的设立,是机关事务理论建设史上凿空拓荒、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加强政校联动,是扎实推进政府运行保障管理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

 

政府运行保障学科设立是机关事务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措施

机关事务现代治理体系建设要求高质量发展。治理理念,是基于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旨在体现法治的价值导向,尊重治理主体广泛而有序的参与,实现治理各方的权责平衡。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应包含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3个次级体系。构建这样的体系需要从机关事务行业建设的各个方面加以探索研究和实践,政府运行保障学科的设立就是充分发挥高校科研的作用,把机关事务工作纳入学科的范畴,从学理层面加以认识研究,从理论源头上加以梳理、总结,探索机关事务行业发展规律。机关事务专门学科的设立对实现机关事务现代治理体系的建设目标十分必要。

机关事务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发展,其工作模式已经从经验操作向科学管理转变,管理方式从分散向集中统一转变,服务手段从直接服务向社会化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转变。但同时其工作内涵和外延仍有很多处于交叉和模糊状态,各地机关事务工作的沿革和模式不尽相同,对机关事务的概念范畴等还没有形成统一认识。为适应机关事务行业发展的要求,如何认清其自身发展规律,明确自身运行边界,形成统一的认识范畴,是学科建设首先要面对的问题。

随着机关事务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化,机关事务管理实践中产生了不少创新点,形成很多好经验、好做法、好点子,需要加以总结提炼,不能随风飘散、随意丢弃。机关事务管理部门除需自身加强总结创新外,还需要从高质量发展的高度予以审视,总结理论创新经验,归纳制度创新思路,完善管理创新维度,深化体制创新深度,而这些还需要从学科建设层面加以深入研究。

政府运行保障学科建设的相关要求中明确指出,要在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中选择机关事务业务内容,建立兼职教师队伍等。可以预见,学科的设立将为机关事务行业发展提供3支人才队伍保障:一是专业学科队伍,主要是学科建设的专职师生学术队伍,这支队伍形成机关事务专业理论高端人才保障。二是在职机关事务干部和兼职教师组成的实务人才队伍,通过培训解决机关事务干部队伍自身的知识更新和业务提升,形成专业队伍保障。三是由学科建设的高校利用学科溢出效应,用行业知识及标准对社会服务人员提供培训,形成一支有机关事务工作认知的社会队伍。这3支队伍组成了从高校到机关到社会人才保障三角形队伍,为机关事务工作提供人才支撑。

由于机关事务管理工作更具的特性,以往在机关事务概念的界定上各地会有自己的特色,尚未做到统一。政府运行保障管理学科的设立就意味着机关事务话语体系建立,概念的界定是学科发展的基石。机关事务话语体系来源于三部分,一是目前已经形成的机关事务规范用语,因各地情况不同,具有很强的易变性。二是标准化工作中形成的术语。标准化后的用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能反映出一定时期机关事务工作的聚焦重点,反映时代特性,但标准化工作更偏向于技术标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三是学科建设规范用语。学科层面的用语从理论源头定义机关事务的范畴,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这三者形成了机关事务术语体系,其中学科话语是这一体系的顶层,为其他术语提供学术和理论支持,在机关事务话语体系中起到支撑作用。

政府运行保障管理学科是设立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是公共管理学科的延伸和发展,而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应用导向的学科,离不开研究主题的支持。同理,政府运行保障二级学科需要在公共管理的范畴内开展研究,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在信息数据等方面的共享、共用。设立政府运行保障管理学科,除了对政府部门政策咨询外,更需要研究政府运行保障的学科原理,发挥资政作用的同时从总体上研究政府运行保障行为的运行规律,助推公共管理学科建设。

 

抓住机遇、寻找方法,扎实推进学科体系建设

现代大学意义上的学科建设呈现3种形态,即学科组织形态、学科知识形态、学科活动形态。学科建设要素包括学科目标确立、学科专业方向规划、学科梯队组建、课程体系建构、支撑学科平台、学科成果、营造学科环境等。当前要根据以上要素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研究,形成符合逻辑发展的理论、方法和体系。

从提升机关事务系统干部职工队伍业务能力入手,以机关事务业务培训大纲为抓手,以政府运行保障学科建设为目标,立足新发展阶段,着手机关事务业务培训大纲的编制准备工作。一是与学科建设目标的对接。编制培训大纲,明确目标、时间、路线图,编制框架和具体方案,对标实施,协同作战,实现有序推进。二是组成实务专家队伍。通过培养、锻炼机关事务系统实务专家队伍,为政府运行保障学科体系实务专家库的建立提供坚实基础。三是通过业务培训大纲,对新录用干部、新任职领导干部和其他在职干部开展不同层次的业务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实现业务素质的全面提升,推动学科知识体系建设。

多措并举形成支持学科组织形态建设的机制,立足双赢角度,丰富合作领域。一方面加强并充分依托复旦大学上海机关事务研究中心的工作,另一方面着手建立政校联动的常态化合作机制。

联合培养。配合设置机关事务法治化标准化、国有资产管理、公共机构节能等课程丰富学科课程内容。积极鼓励干部职工报考政府运行保障管理专业,在有关单位中选拔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符合教学条件的干部组成兼职教师队伍,丰富师资力量。定期邀请复旦大学理论教师团队赴有关机关单位开展调查研究、交流访谈,不断熟悉机关事务实务工作。加强课题合作。以政府运行保障地方立法等为方向,以市决策咨询研究机关事务管理专项等系列课题为抓手,积极开展前瞻性、综合性、应用性多维度的课题合作。建设实践基地。在市区两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和后勤企业建立政府运行保障管理专业实践基地,确保学生得到实践锻炼,保障学科培养人才学有所练、练有所成。人才引进。对于政府运行保障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从各环节支持夯实学科建设基础。

学科建设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参与。上海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起步较早,社会力量直接参与党政机关服务保障活动已经成为常态。作为联系社会力量的行业协会具有面向社会、面向前沿、平等交流、行业交融的优势,是政府与社会力量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承担学科人才队伍培养的职责。积极发挥上海市机关事务工作协会作用,会同复旦大学上海机关事务研究中心,结合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学科建设,使之成为推广机关事务理论研究、促进交流、提高社会力量参与党政机关服务保障、推动学科建设的重要平台。开展培训讲座,树立品牌效应。通过协会平台发挥复旦大学雄厚师资力量的优势,开展上海机关事务人文素养与领导力系列讲座等,宣传介绍机关事务工作在标准化、法治化工作中的新要求,增强社会对政府运行保障活动的认识。开展调研交流,树立导向效应。通过管理创新、服务创优系列创评活动,征集、梳理、发现、总结社会力量在参与党政机关服务保障活动实践中的好方法、好经验,协助完善政府运行保障学科建设案例库建设。开展成果展示,发挥示范效应。通过课题调研活动,鼓励社会力量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撰写在参与机关事务工作实践方面的课题文章,从社会视角反映对机关事务管理工作的思考。

 

有序推进具有地区特色的学科体系建设

政府运行保障管理学科作为新设学科,基础还比较薄弱,当前要加大研究投入力量,进一步明确学科任务,完善研究方法,遵循学科建设的规律,政校协同发力,发挥地区特色,共同推进学科体系建设。

政府运行保障管理学科的建设,离不开来自机关事务工作的丰富实践支撑和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的支持。一是要畅沟通。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要和高校做好沟通协调,及时了解高校在学科建设中的难处,实现良性互动。二是要敞开门。政府运行保障学科建设研究的对象是政府运行保障行为,需要相关行业部门的信息公开。行业管理部门要有信息公开意识,避免学科层面的研究工作不接地气、不得其意。三是助好力。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观念,甘当绿叶,学科建设对于行业管理部门的收益不在短期而在于长期,要有接续奋斗的信念,支持配合好高校开展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既要反映政府运行保障的普遍规律,也要体现地区发展的特点特色,两者相辅相成。复旦大学上海机关事务研究中心自立以来,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存在研究不够系统、研究方法多为定性为主的情况。要通过充实研究队伍、加强数据库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对学科现状、对策的总体研究。标准化和数据体系建设是开展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的重要抓手,科学研究离不开定量分析,离不开数据依托,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要尽快完善自身数据指标体系,建立数据库,联合统计部门建立科学调查统计制度和数据公开制度,为科研奠定坚实数据基础。随着新时代机关事务行业建设的加快,也要注重行业社团组织的建设,进一步扩大机关事务社团组织的规模、数量、社会影响力和辐射力,带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机关事务行业行业建设,高水平参与政府运行保障活动。

以学科建设为契机,立足长远,不断推进机关事务行业建设。政府运行保障管理学科的设立是一种探索,学科建设方向是关键,学科建设有其周期和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当前政府运行保障管理的学科建设重点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术地位和强化人才梯队建设,难点是高水平学术成果取得、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学科特色凝炼。在学科建设的起始期,有舞台、有空间,也有完善改进的时间,要树立对学科建设的信心,针对社会需要,多角度拓展学科路径。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定力和耐心,通过对国内外政府运行保障管理的研究,使学科发展目标更明确、思路更清晰、措施更具体,鼓励协同创新,加强应用研究,提高研究成果科技转化程度,不断提升学科水平和社会地位,把政府运行保障管理学科建设成有实力的学科。

/上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丁正率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为“全国机关事务管理研究会网站”。) 

主办单位: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 版权所有: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bm42000003 京ICP备0503495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151号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西安门大街22号 邮 编:100017 推荐浏览分辨率为 1280 X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