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集中办公比率 盘活存量办公用房
——构建节约增收的现代化办公用房集中统一管理格局

2023-12-07 17:14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为深化机关事务集中统一管理改革,适应新形势下行政办公需求,大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办公用房管理规定,立足工作实际,合理配置现有资源,不断提高工作效能,加快推动构建大连市党政机关办公用房集中统一管理格局。通过现状分析、学习调研他山之玉提出解决对策。


一、现状分析

近几年,大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在办公用房集中统一调配、集中统一面积标准、集中统一优化办公用房配置使用、集中统一控制运行成本、集中统一会议室共享,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和质量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结合相关数据对大连市直党政机关办公用房集中办公区、存量办公用房、权属统一登记、办公用房维修等集中统一管理情况进行分析。

(一)集中办公区现状。由于历史规划原因,大连市近年来未集中规划建设大型办公区,导致集中办公区单体面积不够,纳入集中统一管理的有11个办公区,建筑面积基本都在5万平方米以下,目前市级党政机关共79家,其中在集中办公区办公的党政机关共49家,集中办公率为62%

(二)存量办公用房现状。因大连城区面积较小,近几年在大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成立后,通过集中统一优化调剂使用,各办公用房基本得到充分利用,租用办公用房情况基本得到有效解决。目前还有5处空置办公用房待盘活,其中有些房屋较为老旧,在具备使用功能前需花费较多资金维修改造,盘活难度较大。

(三)权属统一登记现状。按照《关于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权属统一登记有关事项的通知》精神,经梳理大连市需权属统一登记的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共60处,这些办公用房建设年代久远,普遍缺少规划和建设手续,导致几十年来未能办理产权证书,60处中仅9处不存在历史遗留问题,其余均需通过地籍和房屋测绘、结构安全鉴定和消防安全评估等程序后方可开展权属统一登记工作。

(四)集中统一维修现状。针对办公用房维修,制定了《大连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维修管理细则》和《大连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维修查勘细则》。按照维修金额分类:50万元以上的属大中修项目,统一由机关事务管理局审批修缮项目,使用单位组织招标实施,经费列支市财政局安排的年度1000万维修项目预算经费中;50万元以下属零星小修由使用单位自行组织实施,经费列支本单位年度工作业务费中。自局2019年成立以来,本着需节约的原则,从严审批修缮项目,合计审批通过15家单位上报的办公用房大中修项目,现已完成11家单位维修项目,落实维修资金2000余万元。


二、他山之玉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全国机关事务集中统一管理和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走在全国前列的地区中,选取了成都市和山西省进行了实地学习调研,为推动大连市机关事务集中统一管理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一)成都市机关事务集中统一管理调研情况。成都市在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方面走在了机关事务改革发展的前列,具有学习借鉴意义。成都属大体量城市以“大集中、大统筹、大服务”为理念标准化管理集中办公区。成都市共有六大集中办公区,除部分自然资源、住建、民政部门等涉及信访事件较多,不宜进驻集中办公区的部门外,其余全部进驻集中办公区办公,使用形式为租用企业房屋。办公区设施齐全,环境优美,配套较为完善。在食堂管理标准化、节能管理标准化、信息建设标准化方面作出了较为突出的成效。一是食堂管理标准化。在制定了地方餐饮标准的同时更是在管理上下足功夫,通过集中统一采购食材、菜品入库、样品留取、抽样检测、菜品炒制、冷热菜分离、餐盘回收消毒等制定了一套完整标准的餐饮流程。二是节能管理标准化。从电梯储能到空气源热泵等注重每一个节能细节,做到应节尽节。三是信息建设标准化。通过智能信息系统可监控集中办公区5公里范围内的相关情况,发现疑似安全隐患在总控室即可连线安保人员了解情况,做到及时处理;通过信息手段统计就餐信息,对厨余垃圾粘贴二维码,运用大数据分析厨余垃圾量进而按需制定合理的菜品供应量,达到供需平衡。

采取“成熟一批,盘活一批”的思路盘活存量办公用房。成都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绝大部分单位已搬至集中办公区办公,导致老城区大批闲置办公用房,成都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对全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约1180亿元固定资产分门别类进行盘活。一是拆迁处理。对较为老旧,有安全隐患且维修意义不大的办公用房,进行拆迁处理。二是出售或置换处理。对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完毕,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挂牌出售或与相关部门置换处理。三是出租处理。对遗留问题暂未解决的委托下属国有平台公司,经财政审核后,进行出租。四是无偿划转。对一些面积较小且盘活价值不大的办公用房划转公益部门无偿使用。

通过联席会议“一楼一策”解决权属统一登记问题。对权属统一登记中办公用房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通过召开机关事务管理、自然资源、税务、住建等部门联席会议,“一楼一策”解决。同时成都市政府也出台了关于解决不动产登记等历史遗留问题的相关文件政策。

采取监督与实施相分离的办公用房维修模式。一是六大集中办公区的维修。维修资金已含在向企业支付的租金里,由出租方负责维修。二是其余分散的办公楼维修。原由机关事务管理部门集中统一维修,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即是维修审批单位,又是维修实施单位和验收单位,这种维修模式存在一定廉政风险;维修后不能有效满足使用单位的维修需求,导致使用单位提出较大意见。因此,后改为由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负责审批维修项目,使用单位具体负责招标实施的维修模式,做到监督和实施相分离。

(二)山西省机关事务集中统一管理调研情况。山西省作为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省份,近年来山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以后勤机构改革为依托,以“九化九统”为核心,通过治理法治化、服务规范化、保障标准化、管理精细化、机构职能化、手段信息化、评价绩效化、资源集约化、队伍专业化,推动办公用房、公务用车、不动产、省级干部服务保障、政务接待、公共机构节能、机关运行经费、省直住房保障和后勤服务九个方面集中统一管理。

多措并举全面筹集集中办公点。山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加强顶层设计,在2019年--2020年之间新增了三处大型集中办公区,集中办公率在70%以上。一是整合省公安厅所属单位办公区。该单位以往因警务人员办公分散入驻率不高,省机关事务局通过协调现有办公资源,为其集中调剂至其它适合办公的场所,利用3个月的时间对该单位原办公楼重新升级改造,改造成了一个环境优、配套佳的集中办公区。二是整合大专院校办公区。因该大专院校建设了新校区,导致该校区闲置,省机关事务局将该处校舍收回改造为一处集中办公区,改造面积达7万平方米。三是整合租用企业一处房屋。通过租用企业房屋,做为一处大型集中办公区。该办公区利用原有结构,无需做较大改动,有较佳的地理位置和较优的环境配套。       

集中统一盘活存量办公用房。一是打包出租、拍卖或划转。在空置办公用房中,因地理位置、房屋结构、新旧等原因,存在出租难度不一问题。部分房屋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打包集中出租、拍卖,部分划转国有企业等方式盘活存量空置办公用房。二是政企合作建立公物仓。利用部分空置办公用房与京东合作打造实体公物仓和虚拟公物仓,充分利用实体公物仓的空间面积,释放储物空间,提供实体物品流转仓。借助京东服务器和互联网优势打造虚拟公物仓平台,提供物品租用平台。

精简程序推进权属统一登记。山西省机关事务局联合省自然资源厅和国税局山西省税务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解决省直单位国有建设用地上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实施方案》,该方案办证程序较为简化,办证过程无需进行消防安全评估和房屋结构安全鉴定。积极推进事权统一、权责匹配的权证管理模式。由机关事务局统一管理不动产登记证书,资产由各使用单位分别管理,做到监管和使用分离。

集中统一开展办公用房大中修。每年省财政安排5000万元维修预算资金。年初经维修单位申请,按照需求组织专家现场实地查勘,对确需维修的经向省政府报告后,由省政府批转省财政厅落实资金安排,省机关事务局将确定的维修项目交由下属机关事务服务中心集中统一招标组织实施。


三、解决对策

在借鉴他山之玉的基础上,结合大连实际,在提高集中办公率、盘活存量办公用房、权属统一登记、办公用房维修等重要环节提出大连的可操作性解决方案。通过创新办公用房集中统一管理模式,以改革的思维、创新的方法,推动大连机关事务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过创新办公用房集中统一管理思路,整合多元管理主体,丰富“信息化+标准化”手段,实现党政机关办公用房规范化、标准化、均等化和精细化管理。

(一)外增内节提高集中办公率。目前已对市内11个集中办公区进行多轮优化压缩调整,因此寻找新的集中办公区和节约面积使用,成为提高集中办公率的重要举措。

多措并举,着力增加集中办公点。目前大连市直党政机关集中办公率为62%,与调研城市相比略低,总体集中率在全国同等城市中处于中上等。作为下一步努力方向,经调研市属国有企业、教育部门、街道办事处等,拟将三处房屋通过相关途径打造成为新增集中办公区。一是沙河口区中航国际大厦。该大楼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地理位置优越,能容纳几家单位同时办公,产权人为大连某国有企业,经过多次实地查勘,还存在部分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后可通过置换或租用方式使用。二是中山区港湾广场2号。目前有两家党政机关办公,该楼地下一层和地上五层为国有企业所有,其余为政府所有,目前正在办理产权分割手续,待产权分割完成后,可通过置换方式将大楼整体划归政府所有并作为集中办公区使用。三是西岗区沈阳路3号。原为大连某大学一校区,现已空置,该校区距市政府办公区和3号楼办公区直线距离不足千米,有较为充足的停车场,可重改造后通过租用或置换途径使用。

创新思路,探索网格化办公节约使用面积。通过调研银行、企业等部门,发现目前此类单位普遍采用的是网格化办公模式。大连市日前新组建的市发改委大项目推进工作专班,办公用房均采用网格化办公模式,具有布局合理、节省空间、私密性好、利于团队沟通工作等特点。现代化的办公布局和流线型的设计为桌面腾出更大的办公空间,经测算30平方米房间内可宽松容纳5--6人办公,人均占有面积仅6平方米若能全面施行可有效节约使用办公用房,进而提高集中办公区的集中办公率,腾出的办公用房还可用于盘活增收。

(二)构建节约增收盘活机制。一方面通过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出租盘活,另一方面可打包后与国有企业洽谈集中出租,同时可将部分维修价值不大的办公用房作为公物仓使用。

强化整合,利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或政企合作出租盘活。目前大连市仅有5处办公用房暂时空置。短期可通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单独出租,也可与国有企业合作进行打包出租,并签订不定期租赁合同,建立灵活的盘活使用机制,便于有调剂使用需求时及时收回;长期可作为储备房源置换集中办公区或调剂使用。对较为老旧的办公用房可通过以修代租的方式进行,即前期维修改造由租赁企业负责,并由资产评估公司评估后抵消部分租金,这样即可以解决无财政资金装修的现实困难,又可精准实施装修改造,尽早实现资产盘活。

建立实体公物仓,促进“互联网+机关事务”深度融合。在开展办公用房调剂使用时,经常出现被调剂单位申请财政资金重新购置办公物品的情况,而有些单位又存在二手办公物品长期闲置的现状。如市商务局和冷链中心两家单位搬离后剩余较多的办公物品无处放置。另一方面新成立的金融部门工作专班无办公物品,又需花费较多财政资金购买的情况。因此可利用现有空置办公用房作为实体公物仓,并分利用立体空间增加储物量、提升使用率。充分运用技术手段,积极打造智慧机关公物仓,建立信息平台,破除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实现资产信息的互通共享。通过在物品上张贴二维码,赋予信息标识,在市直单位申请购买办公资产时,可先行通过公物仓信息平台调阅公物仓资产,实现精准匹配,以达到减少新购办公资产节约财政资金的目的。

(三)以权属备案代替部分权属登记。按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办法》规定,对历史资料缺失、权属不清等无法登记的问题,可由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协调有关部门进行办公用房权属备案。按照大连市出台的相关解决党政机关单位办公用房等国有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的决定,对缺少相关手续或权属来源依据的,开展权属登记前需进行地籍和房屋测绘、房屋结构安全鉴定和消防安全评估等。其中市政府、市政协等8处集中办公区房屋测绘和结构安全鉴定通过估算需花费数百万元,办证必要性较低,适宜权属备案。经前期与不动产登记部门沟通,对方表示其无办公用房权属备案职能,建议由市政府组织自然资源和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召开联席会议,以会议纪要或联合发文形式赋予不动产登记部门权属备案职能,推动权属备案工作落实。

(四)拟订监督和实施相分离的办公用房维修模式。采用监督和实施相分离的维修模式,避免廉政风险现象发生。对可运用合同能源管理实施的维修申报项目,积极推动合同能源管理,节约办公用房维修资金。

机关事务房产管理部门集中统一审批,使用部门组织实施。一是集中办公区大中修。费用来源为市财政年1000万维修预算资金,由机关事务房产管理部门根据报送材料在现场查勘的基础上,本着需的原则集中统一审批,后由机关事务行政管理部门集中统一组织施工图设计、概(预)算编制、投资审核、招标实施等工作。完成施工后由机关事务房产管理部门联合结算审核报告出具单位到现场共同验收,做好监督工作。二是非集中办公区大中修项目。费用来源为市财政年1000万维修预算资金,由机关事务房产管理部门根据各单位报送材料在现场查勘的基础上,本着需的原则集中统一审批,后由房屋各使用单位组织施工图设计、概(预)算编制、投资审核、招标实施工作。完成施工后由机关事务房产管理部门联合结算审核报告出具单位到现场共同验收,做好监督工作。

积极推进合同能源管理,节约维修资金。今年收到大连某单位关于供热并网的函,来函主要是申请使用办公用房大中修资金,用于改造供热管网,消除采取煤气供热存在安全隐患,经估算采用维修改造的方式并入供热管网,需花费维修资金约84万元。鉴于存在的安全隐患亟需解决,为节省办公用房维修资金,积极协调推进使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解决改造问题,即委托能源管理企业出资,运用节能设备,将煤气供热改为电力供热,用能单位将节省的煤气费用支付给合同能源公司,由合同能源公司支付因供热产生的电费并免费提供设备维护服务。采取合同能源管理不仅节省了84万元的办公用房维修资金,而且消除了安全隐患。下一步将继续在我市唐山街集中办公区和4号楼集中办公区推进运用空气源热泵供暖的合同能源管理方式,节约供暖费用。将合同能源管理运用到办公用房维修改造中,不仅节约了办公用房维修资金,还可由政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社会层面大力开展节能改造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 

(文/大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郭斌  郭如兵  宋涛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为“全国机关事务管理研究会网站”。)


主办单位: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 版权所有: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bm42000003 京ICP备0503495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151号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西安门大街22号 邮 编:100017 推荐浏览分辨率为 1280 X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