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可以提高机关办事效率,为单位干部职工和社会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以高效便捷的网络化办公为服务智能化提供助力是当前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目的之一。
一、研究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历史机遇,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辽宁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在住房补贴业务方面完善省直住房货币化补贴管理系统,利用信息技术和电子政务平台,积极推进服务信息化进程。
2022年底前,辽宁省省直住房补贴软件为单机版客户端数据管理,效率不高、便利性差,存在办公资源、公共资源浪费等问题,通过与软件公司合作,完成了网络版软件的基本建设工作,对住房补贴管理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并于2023年3月上线运行。本文对辽宁省省直住房补贴软件的发展过程及现状进行介绍,并对软件功能作出规划,提出辽宁省未来数字化办公平台建设的对策建议。
二、省直住房补贴业务审批概况
辽宁省直单位住房补贴依据《关于辽宁省省直机关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辽委办发〔2004〕40号)为符合要求的职工发放。审批流程包括线下建档、调转、信息完善、信息修改等业务,由各单位申报下一年度资金计划,并在补贴发放前将真实、准确的电子数据与纸质要件报至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审批通过后各单位执行财政与住房资金管理部门的相应线下流程,完成全年住房补贴业务。
辽宁省当前省直住房补贴审批发放业务全流程图
三、住房补贴单机版软件工作情况
(一)单机版软件使用概况。辽宁省省直住房补贴管理系统初建于2005年,受技术和工作环境限制,研发的单机版软件功能较简单。2009年对原有系统进行升级,2010年投入使用。
(二)单机版软件审批形式存在的问题。一是功能单一。原辽宁省直住房补贴管理系统(以下称单机版软件)为本地化操作,只具有住房补贴资金发放流程的审批功能,在不断完善下运行了12年。二是制约办事效率。单机版软件无法信息共享,工作人员需仔细审核纸质材料及数据,一旦出现问题需对系统反复修改,增加了审批人员的工作负担,影响办事效率。三是数据安全和信息安全存在差距。光盘中的数据容易损坏或丢失,造成信息泄漏,在当前安全形势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公布实施的背景下,原单机版软件已不符合新时代新要求。四是造成资源浪费。审批纸质件需使用大量纸张、硒鼓等耗材,省直单位还涉及沈阳市内及市外单位,产生燃油成本消耗。五是消耗人力成本。按照各单位仅1名经办人,平均每次220分钟的办件耗时,省直各单位每年通过线下审批产生大量人力成本。
四、网络版软件运行状况及未来发展分析
(一)网络版软件投入运行效果
通过收集有关软件的改进建议,及时告知软件公司进行调整,保证新版软件正常运行。网络版住房补贴软件审批的工作状态、取得的成绩与各单位的反馈情况如下:
1.网络版住房补贴软件所用硬件、软件、加密算法、技术指标符合相关要求,安全、自主、可控。系统所用签章、身份认证、密钥硬件、加密算法等是我国自主生产且取得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的产品,系统及数据库均在省大数据云平台运行。
2.网络版住房补贴软件在单机版软件功能基础上加入其他环节的审核办理功能,实现了住房补贴业务审批流程全部网络化的办公状态。
3.新版软件投入使用前,向省直各单位印发《关于省直住房补贴等业务办理方面的征求意见问卷》,根据收集的建议,制定下一步培训及工作规划。
4.为更好推动新版软件的使用,每周三下午由工作人员现场对各单位经办人进行业务政策、审核标准及软件操作等方面的培训指导。
5.各单位可将要件以图片采集形式上传网络报批,审批人员直接通过软件审核,无误则通过,有错则说明问题并返回各单位修改,实现了从“分批处理”到“即刻办理”的转变,以及各单位从“来回好几趟”到“最多跑一次”的跨越。
6.启用网络审批以来,住房补贴资金审批完成量较往年同期提升47%,办公效率显著提升。
7.各单位对新版软件操作的便利性与审批的时效性表示满意,并对未来工作的开展及软件发展前景充满期待与信心。
(二)网络版软件的不足及完善建议
一是网络版住房补贴软件运行仅一年,需要通过更多的业务办理找出漏洞并改进。二是部分省直单位未完成网络改造,导致网络版软件的普及率尚未达到100%。三是机构改革尚未完成,未掌握我省最准确的单位机构树信息,还需与相关单位配合,逐步完善数据库内的单位信息。
(三)实现省直住房补贴网络化办公的意义
住房补贴网络版软件已成功迈出辽宁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业务网上办理的重要一步,不仅使省直住房补贴业务审批网络化办公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还实现了网上业务办理,同时为该业务未来实现一网联办、一网通办奠定基础,更为辽宁省数字化平台构建、辽宁省数字政府建设作出贡献。
一是推行网络版软件是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机关事务工作“勤俭办一切事业”重要指示精神落到实处的具体行动。以目前使用的网络版软件为例,若能建立安全、稳定、实用性强的网络办公环境,为未来开展工作提供更多便利、节省更多资源,用一次有力的改革创新换来长效的便利节约,方为勤俭办一切事业的真正意义。
二是打破原有审批习惯,进一步提升办事效率。按照优化服务改进工作,更加注重细节,提高管理保障服务水平的要求,以网络化办公为载体,提升日常审批工作效率。
三是深入贯彻推动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将国家对数字赋能、数字政府建设以及我省对改善营商环境,提供高效、便利、简洁与节能降碳的要求落到了实处。
以2022年度资金计划为依据,通过网络化办公,预计环比降低至少55%的纸张浪费与57.5%的硒鼓消耗;在公务用车及燃油消耗上实现节约,预计环比降低50%,相当于节省了11棵树木的砍伐与13.8吨的碳排放量。
五、数字化平台建设的规划、建议及安全对策
(一)未来业务开展的规划
当前,辽宁省省直住房补贴网络版软件已具备网络化办公的可行性、便利性与可拓展性。笔者在构思网络版软件初期就对未来业务的开展进行规划,提前为促成多方合力共同实现网络化、无纸化、一站式的业务办理做好了相应准备,并对未来可能涉及的功能留下改造模块及接入端口,具体方案及流程如下:
1.省财政及住房资金管理部门办公设备均接入辽宁省省直住房补贴管理系统。
2.第一阶段审批完成后,由软件生成批文并加盖电子印章,再将批文通过网络传输给财政部门。
3.财政部门相关业务处室完成审批后,将批量通过的单位及资金明细形成文件、加盖电子签章,通过网络传输给住房资金管理部门。
4.住房资金管理部门接到财政部门的批文并审核无误后,由各单位将汇总整理好的职工个人身份证及银行卡信息,通过软件报送给住房资金管理部门。
5.住房资金管理部门完成审批流程后,银行将资金拨付到职工账户,网上审批发放总流程至此结束,之后软件自动进行归档整理,方便各单位查阅历史数据。
若此方案能够实现,辽宁省直住房补贴资金审批发放业务将进一步升级,实现无纸化办公目标,在提升办事效率的同时实现资源节约最大化。
未来辽宁省省直住房补贴网络版软件流程图
(二)未来数字化办公平台建设的建议及安全对策
促进信息共享,打破封闭壁垒。未来,住房补贴业务以外的其他机关事务业务工作转为网络化办理是大势所趋。要打通信息壁垒,促成省直各机关单位通力合作,加强数据汇聚融合,最大限度减少“不同单位、不同系统、不同录入、反复录入”现象,进一步提升各单位、各类别服务窗口的办事效率。
利用网络化平台做更多惠民实事。省直部门网络化环境建设好后,将成功经验向市、县区再到基层单位推广,让足不出户、无纸化办公、一站式服务、节能降碳的总体目标得以实现,让群众办事享受到网络技术与先进科技带来的高效便捷。
制定数据方面的安全管理条例。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当前复杂形势下,政务部门处理数据必须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在法律法规约束范围内做好隐私数据的保密工作,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与软件开发和信息维护单位签订保密协议,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保密安全教育。未来工作中,辽宁省应在坚持统筹规划、创新引领、共享开放的基础上,出台信息安全保障方面的管理条例,为构建辽宁省数字化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保驾护航。
(文/辽宁省机关事务管理局 杨俊)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为“全国机关事务管理研究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