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亲自谋划、亲自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健康基石。
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部署,生态环境部党组坚持以建设“健康机关”为目标,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创新食堂管理方式为抓手,通过构建“预防—干预—管理”全周期医疗服务体系、“安全—营养—文化”全方位餐饮管理模式,全力守护生态环保铁军身心健康,进一步彰显新时代铁军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奋斗风采,为更好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大局筑牢健康根基。
坚持“预防—干预—管理”思路,构建全周期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织密健康科普网络,夯实预防保健基础。构建“线上+线下”科普教育体系,线上通过“机关党建云”开设“健康微课堂”,每周推送职业病防治法解读、办公室健康操教学等定制化内容,2024年累计发布科普图文200余篇、短视频30余部,覆盖3000余干部职工。线下结合主题党日,举办“健康知识进支部”系列讲座,邀请北京协和医院、301医院专家开展“心脑血管疾病预防”“肿瘤早期筛查”等专题授课40场,基本做到人员全覆盖;针对女性、中青年等群体,开设“两癌防治”“睡眠障碍调节”等专场沙龙。同时,强化应急救护能力建设,办公区域实现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设备全覆盖,联合国家卫健委开展“党员急救先锋”专项行动,2024年组织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实操培训15场,培训干部职工800余人次,组建200人的机关急救志愿者队伍。在全国科普日期间,举办“党员带头学急救”主题活动,通过情景模拟演练、急救技能比武等形式,提高干部职工健康科普意识。
实施精准健康干预,破解职场健康痛点。常态化开展“名医进机关”义诊服务,与北京10家三甲医院签订共建协议,每季度开展“名医党员专家进机关”活动,重点针对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等机关常见病,提供免费诊疗、用药指导、康复建议。2024年,累计邀请心内科、内分泌科、中医科等专家120余人次,开展义诊25场,服务干部职工2000余人次,现场开具个性化健康处方1500余份。针对体检发现的血脂异常的干部职工,进行一对一跟踪指导,3个月后复查显示达标率提升45%。针对BMI(身体质量指数)超标问题,创新开展“党员先锋健康行”体重管理专项行动,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100名自愿报名的干部职工制定“饮食+运动+心理”综合干预方案,定制低GI食谱(低血糖生成指数食谱),开发“办公室微运动”小程序,组建监督小组开展每日打卡互评。12周训练结束时,学员平均减重5.1公斤,体脂率下降4.2%,85%的学员养成每周运动3次的良好习惯。该项目被国管局列为“健康机关建设典型案例”。
闭环管理体检链条,构建完整健康档案。通过干部职工健康调研和党建调研双渠道,精准对接健康需求,在常规体检基础上,新增“心脑血管风险评估(颈动脉超声、同型半胱氨酸检测)”“高发癌症早期筛查(肺癌、胃癌、肠癌)”等15个项目,为45岁以上干部职工增设“胃肠镜深度检查”“骨密度检测”自选套餐,体检项目覆盖率提升30%。强化检后管理,建设开发“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将体检数据与历年健康档案自动关联,对血压、血糖等异常指标进行智能预警。组建由党员干部牵头的“检后服务专班”,提醒一些重要体检指标异常的干部职工及时复检并注意康复;针对患有慢性病的干部职工,建立“党员家庭医生签约”机制,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定期随访,2024年,干部职工检后异常指标复查率从65%提升至88%,重点人群及时干预率达100%,实现从“单一体检”向“全周期健康管理”转变。
强化“安全—营养—文化”维度,打造全方位餐饮健康服务模式
以食品安全为底线,构建全环节监管体系。划分食材采购、加工制作、餐具消毒等全环节责任区,实行日检查、周通报、月考核。要求机关食堂所有供货商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提供食材检测报告,机关食堂自行开展农残检测,2024年累计开展食材农残检测300余次,不合格产品处理率100%;严格执行食品留样制度,定期组织有害生物防治作业,每餐结束后对餐厅进行清理消毒,每周对餐厅深度保洁,库存食材日清月结,做到少量多批次采购。推进“明厨亮灶”建设,在厨房所有加工区域安装高清摄像头,餐饮管理人员可随时监控后厨工作情况。开发“外卖预定”模块,干部职工提前预订外卖商品,系统自动统计需求并反馈至食堂,实现精准备餐。
以“三减三健”为核心,打造营养均衡膳食体系。精准施策推进“减盐减油减糖”,设立专职营养师岗位,组建膳食研发团队,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将每日人均盐、油、糖摄入量分别控制在5克、25克、25克以内。推出“健康标识”制度,在餐台显著位置标注菜品主辅料、能量、过敏原等信息,引导用餐人员科学选餐;开发杂粮饭、清蒸菜、减脂菜等健康餐品,2024年机关干部职工人均每日盐摄入量较上年显著下降。针对干部职工差异化需求,开发健身菜、减脂菜、无糖主食等,注重收集反馈意见,每周更新菜单。开展“共建食堂、共享美味”专题活动,每餐收集对食堂菜品质量、营养搭配的意见建议,推动问题整改10余项。
以文化建设为载体,培育健康饮食新风尚。将节约粮食、合理膳食纳入机关食堂日常管理,在食堂显著位置张贴宣传海报,利用电视等载体播放宣传视频,通过按需取餐引导员、食品浪费监督员引导干部职工文明有序用餐;在餐盘回收区增设高清摄像头,对浪费行为进行曝光,对相关人员进行警示;每餐统计浪费情况和餐厨垃圾重量,在世界粮食日开展专项宣传活动,不定期组织“光盘有奖”活动。目前,“按需取餐、以俭为先”的良好用餐风尚已初步形成,浪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同时,联合地方单位不定期举办“特色美食文化宣传周”活动,了解各地饮食文化,推广特色饮食产品,深受干部职工好评。
健康机关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生态环境部将以健康机关建设赋能美丽中国发展,以机关事务“小窗口”践行健康中国“大战略”,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进医食融合精准服务,创新数字健康服务场景,让健康体魄成为干部职工“标配”,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注入强劲健康力量。
来源:《中国机关后勤》2025年第9期
作者:李高(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