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一体化统筹保障在服务领域带给机关事务无限发展空间,但就目前来看,存在思路、机制、技术、运营等多方面问题有待解决。
思路层面。目前全国范围内对一体化统筹保障的思考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梯队”:第一“梯队”已经开始探索区域环境下的联合保障,对一体化保障的需求和感受更深入、超前一些,但基本集中于某一方面,或者是车辆出行调度,或者是餐饮原材料采购,或者是日常性的生活服务,目标和内容有限。第二“梯队”更多地将保障的关注点聚焦于自身服务,包括门禁管理、物业会务、餐饮服务等应用于本级行政部门的对公服务。
机制层面。一体化的核心是区域联合联动,这是对职能权限的延伸探索,更是对固有思维的全新突破。在这样的联合联动中,由谁发起、和谁联动、如何一体、保障什么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对于基层部门而言,通过一体化最终实现什么,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一体化统筹保障是否意味着自身的职能权限被减弱?通过一体化究竟可以得到哪些方面的扩展?因此,激发主动参与的热情,通过作用机制开拓广阔的空间,是一体化能够全面实现的关键。
技术层面。近年来,移动终端快速发展,通过无线终端实施一体化服务,不仅是潮流趋势,更是快捷服务的必然要求。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域原因,各地机关事务部门职责和服务内容不完全相同,如果将这些单位纳入同一平台,可能会导致平台上的“一地一窗”界面展示。它不同于一般社会类APP只作新闻展示体系的“一地一窗”,而是包含了各项业务的不同界面、不同办理流程、不同后台支撑。将这些无限增量的“一地一窗”汇聚到同一平台内,又要求社会化服务统一可见(图1),不仅会造成界面显示障碍,更会使软件系统大幅增容。由于移动终端对于应用程序的大小有严格的要求,大幅增容的应用程序将无法在移动终端上运行。从技术视角看,一体化统筹保障平台的实施面临技术层面的限制。

图1:“一地一窗”与一体化统筹保障软件关系图
运营层面。近年来,各级机关事务部门积极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可供参考的经验,公务用车管理平台、办公用房管理平台、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平台以及“数正云”平台等信息化系统,为机关事务工作带来了全新变化。
一体化统筹保障的目标是什么?如果停留在车辆调度调配、餐饮原材料采购等服务,发展空间将受限,但如果将目标定位于关注人本身的需求,实现“以人为本”的社会化服务一体化,将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的生动格局。从服务视角看,全面引入社会化服务保障内容,在家政、车辆、教育、生活等各方面将社会的优质资源整合纳入保障内容,将扩展机关事务部门工作空间和服务内容。但是,从运营视角看,通过平台全面引入这些社会化服务,属于“电商”平台的经营性质,将在身份、模式、运营、资金监管等各方面引出新问题。破解身份和资质的重重束缚,实现全面丰富规范的服务保障,才能实现一体化平台统筹保障的真正意义。
理论上看,一体化统筹保障的实施有着重重困难,但是通过构建封闭体系、进行技术创新、开展联合运营,可以找到解决办法。
通过封闭体系构建一体化服务环境。各级党政机关办公区管理严格、组织结构固定,看似形成了一个有组织、有规则的封闭体系,为一体化统筹保障平台的建立带来依托。建立起的一体化统筹保障平台,是以各地区的机关事务管理部门为组织单位,先构建本地区党政机关服务子平台,再从区县向国家集中建立树状结构的一体化平台。在这样的树状结构里,因为人员均为实名制注册,所以降低了虚假信息传播和恶意攻击的可能性,为平台运行提供诚信可靠的内部环境,为社会化服务引入提供条件。树状结构是以各地区为节点,可以从结构上实现个性化的“一地一窗”和独立的资金结算,为最终实现联合互通的开放式社会化服务平台建设打下基础。
通过技术创新引领融合服务。机关事务一体化统筹保障平台必须通过独立的技术创新,开发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软件系统来实现不依赖于任何社会机构的平台管理机制。未来在一体化平台内实施的各种服务不可能仅是物品交易,很多社会化服务比如洗车、租车、家政等,都需要直接通过平台接入硬件或服务人员进行具体实施,只有拥有自己独立的软件源代码,才能实现直接接入,确保平台的独立属性。
通过联合运营推动共同服务。要探索建设联合运营的体制来推动平台运行,包括引入有能力的企业保障机关日常工作,引入具有电商运营资质和一定经验的企业负责组织平台内的各类商户开展社会化服务,引入具有资金监管资质的金融机构对平台的消费资金进行监管和清分,并以此构建六方参与的联合运营机制。
在六方联合运营体系下,机关事务管理部门作为平台总负责方监督各项服务运行,政府工作人员作为使用方在平台内享受服务,评价督导服务的内容和质量,服务企业做好平台内各项基础类服务工作(主要是保障政府机关的物业、会务等),具有电商运营资质的企业作为平台运营商负责引入各类高质量的服务和商户,社会实体商业和互联网电商作为社会化服务的个体单元在平台内提供各类商业服务,有资质的金融机构负责做好资金监管和清算清分工作,确保平台内的各类消费安全可靠。一体化服务平台,将在这种联合运营的机制下破除身份、职能等限制,流畅运行,全面推动高质量的服务和一体化的实施。
在通过体系封闭、技术创新、联合运营的整体改造后,一体化统筹保障平台具备了实施的基础。在六方联合运营和树状封闭结构的体系下,由于采用了统一的云架构,实现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树状结构能划分出独立区域、共享区域;封闭体系实现了单点设计、可管可控(图2)。作为一体化平台,只需要对进入平台的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进行合理分层,就可以真正实现多点位的联合部署和区域环境内的一体化服务运行。

图2:树状结构的一体化统筹保障平台逻辑结构图
合理分层管理。合理划分各地区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的后台权限,分层级管理。这可以解决平台在管理工作中的诸多问题:一是解决独立问题。确保各地区机关事务管理部门拥有自己独立的管理空间,自主规划本地的对公服务内容、社会化服务内容,自主确定子平台的金融服务机构,由此形成相对独立的服务板块。二是解决共享问题。通过分层可以划分出整体平台的公共服务区域,这样的公共服务区域是完全开放的,其中的社会化服务内容可以由平台总的管理方引入发布,也可以由各地区的机关事务管理部门以“一键推广”的方式,报管理方审核后发布。三是形成一体保障。通过分层管理,划分出独立负责空间、整体共享空间,形成互联互通的共融格局。在这里,一体化统筹保障的内容已不仅是单纯的服务,它成为联接各级机关事务部门的纽带,成为整个体系得以健康发展的基础,更是带动各级各地的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融入平台、获取服务的决定因素。
文/西安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赵伟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为“全国机关事务管理研究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