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2015年度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情况
2015年,我院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坚持在质量上求精、成果上求实、载体上求变,不断拓宽我院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覆盖面,进一步激发了各单位的工作热情。我院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结合我们科研院所实际,中科院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是以创新文化建设工作主要抓手的,着力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践行我院新时期办院方针,积极践行我院“追求真理,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科技价值观,倡导科学精神,树立优良科研道德和学术风气,引导科技工作者和干部职工把科技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近两年相关文明创建工作得到了我院白春礼院长的批示与肯定。
一、把文明单位创建作为重要工作抓手,不断激发基层开展文明创建热情,发挥带动示范作用
一是在中国国家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协调领导小组领导们的大力指导和帮助下,中科院幼儿园、软件所、心理所3单位获评首都文明单位,为京区单位首次获得该项荣誉。此外,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东城区申报获评首都文明单位。
感受确实在以评促建的工作中得到了提高,各单位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大大增强,进一步激发了各单位开展文明创建热情。
二是推报数学院获评我院京区首家全国文明单位,京区首家获此殊荣单位。
三是印发《2015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部署全院单位做好文明创建工作。通知各文明先进单位限时报送年度要点,加强督促,推动工作。召开首次“京区宣传工作研讨暨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交流研讨会”,50位京区单位党委书记参会,为京区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开启思路。
四是积极响应 “中央国家机关一张纸献爱心救助贫困患病儿童行动”捐赠旧报刊行动,组织数学院、软件所、心理所、中科院幼儿园等单位参与、其中,由数学院研究生会主办的“数系星空”公众微信号主动第一时间转发通知,活动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情关注和积极参与。此外,数学院、心理所文明创建工作材料被收录到我们《中央国家机关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典型材料汇编》。
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大力开展先进典型宣传,积极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一是在中央国家机关精神文明领导小组领导的指导帮助下,我院欧阳自远院士,获评“年度十大榜样人物”提名奖,去年推荐的崔娅姬获评月榜样,产生良好反响。
二是在全院范围内征集法制人物法制故事参与 “中央国家机关法制人物、法制故事”评选展示活动,有1位获评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最受欢迎的法治人物”,2位同志获得提名奖,并在人民网等媒体宣传展示。
三是积极在不同载体宣传我院 “全国先进工作者”9名同志、“全国三八红旗手和集体”荣誉等宣传。编印《<科苑人>榜样人物荟萃》文集。
四是近两年,积极推报我院6个优秀典型参加中央国家机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典型展示活动并获评先进集体。其中,空间应用中心从117个典型中入选由16人组成的“中央国家机关核心价值观宣讲团”,在部委巡讲中作多场报告;还成功举办宣讲团在我院的专场报告会。此外,有3个单位获评“中央国家机关 创建文明机关 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
三、不忘社会责任,开展弘扬科学精神的深度宣传和科学传播活动
一是连续举办11年的中科院公众科学日成功品牌活动,已深入人心。 2015年,在全国各地100余个院属单位举行,向社会公众开放大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文台站、植物园、博物馆、野外台站、大科学装置等,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生动有趣的科普活动,每年吸引近40万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活动现场“爆棚”,社会反响强烈。
二是组织的《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报告团、《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中科院科技创新年度系列巡展、《女科学家进校园》等,已成为向社会公众传授科学知识和科学文化、重塑民众科学精神的重要阵地。
三是策划清明节特别专题《高文垂宇宙 精神在人间》,缅怀当年逝世的中科院院士,学习传承大师们爱国奉献的科学精神和高尚品德。近2年,与央视共同策划播出《首席科学家》,讲述海外学子归国献身祖国科技事业的故事。与湖南卫视共同策划播出《绝对忠诚》,报道十几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工作在边远地区的科学家等,唤起人们内心的感动和不断形成对于价值理念的认同与追求。
四是讲好追梦故事,开展系列特色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组织了《科技报国梦》获得全国荣誉的我院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展,《追梦之旅》优秀科技工作者影视作品展播等,极大限度地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认知度,激发了科研人员把个人理想、价值追求与科技创新和科技支撑“中国梦”紧密结合。
五是科研道德建设长抓不懈,努力推动形成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坚持《道德讲堂》月月开讲,举办《大师学术和道德》系列讲座,学习宣传道德模范等,将道德理念融入制度和活动,将道德讲堂和文化传播有益结合。
三、加强宣传阵地建设
一是搭建平台,创新载体。 我院“创新文化广场学习平台”自2008年创建以来,共组织各类报告讲座、群众性文体活动1000余场次,现在累计参与人数达40万人;2015年组织“科学人讲坛”、系列活动50余场,显著增强了创新文化的影响力,该平台2013年荣获“中央国家机关基层党组织十大学习品牌”称号。
二是积极抢占新媒体阵地。借重要活动契机,拍摄微电影、活动公告等形式,讲述老中青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和追梦故事。截至2015年底,“以科学的眼光看世界,以全球的思维论科学”为主题的微博微信,粉丝关注数量有120多万人。开通多年的《科学网》博客,已成为促进科技创新和学术交流的全球最大中文科学社区。
四、加强理论研究,推动科学化管理
1. 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和谋划。院党组不断研究梳理适合新形势的工作指导意见,先后印发了《中国科学院党建工作规则》、《深化创新文化建设指导意见》等文件,深入推进创新文化建设和优化创新生态系统建设。
2. 充分利用研究平台开展重点课题研究。发挥院思想政治研究会、院党建研究会平台作用,调动和整合优势资源,开展重点课题研究。3篇论文获“中国政研会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院党建研究会课题1个成果获“全国党建研究会调研课题二等奖”。完成院政研会2014年度重点课题《中科院青年科技工作者思想状况调研分析报告》,就当前我院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思想状况进行研判分析,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五、文明单位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中科院
动物所。2014年,荣获工人先锋号荣誉。2015年,该所乔格侠研究员的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动物所国家动物博物馆去年参观人数达12万余公众,组织国家动物博物馆举办庆祝开馆六周年暨“国家动物博物馆精品丛书”首发式、互动游戏体验、标本展等。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热爱科学,为全面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产生了积极深远影响。中科院计算所。开办多年的明德讲堂,弘扬博学、笃行、诚意、正心、明德、至善之精神。
半导体所。2015年,大力开展慰问工作暖人心。启动“和谐关爱工程”。举行半导体所科普原创作品大赛;发布《半导体世界》微信公众号。
数学院。启动“院士视频制作及传播”项目。项目围绕数学院的知名院士学术成就和成长历程,以促进知名院士科学知识、科学文化、科学思想和科技精神的传播。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号,普及数学知识、传播科学理念,单条最高点击率2万余条,粉丝近2万人。
文献情报中心。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优势,自2004年开启向延安大学“捐书助教、情系老区”活动,十年来已累计向延安大学捐赠图书33982册,价值80余万元。深入北京中关村中学等10余所中学校园和深圳大学城图书馆、海淀图书馆等地进行专题科普巡展。
软件所。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开展了一系列“重温红色记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采访抗战时期离休干部征文活动。
心理所。充分发挥学科优势,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参与“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常态化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开展心理援助和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自2007年开通的中央国家机关职工心理热线,2015年接待2万余人次。
中科院幼儿园。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重阳节传承孝当先,牵手夕阳红”活动,把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精髓传递给下一代。开展科技节主题活动,培养幼儿环保理念。全方位开展禁烟活动,将戒烟宣传辐射到每位儿童家长。与房山区石楼中心园结成帮扶对子,定期开展观摩交流。
六、面临的困难及存在问题
1. 中科院的创新文化建设进入平台发展期,制约科技创新活力的多重因素始终存在,创新文化建设需要新的突破。在制度层面,对制度创新、制度活力的认识和运用明显不足; 新形势下,价值多元化,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在创新新手段,开拓新载体,质量求精,成果求实,极大地调动一切可利用资源,凝聚最大共识。
2.在价值观层面,“追求真理,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科技价值观尚未牢固深入人心并得到贯彻,在部分单位甚至存在价值多元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