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重在建设 贵在坚持 务求实效 以精神文明创建助推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中央国家机关社会事务管理网      2016-08-04 17:36      【字体: 打印关闭本页

重在建设 贵在坚持 务求实效

以精神文明创建助推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以下简称卫星中心)是中国气象局直属事业单位,成立于1971年。作为国家级科技型公益性事业单位,致力于我国气象卫星和卫星气象事业的发展。主要负责我国气象卫星和卫星气象事业的发展规划、科学研究、建设管理、业务运行,以及在天气、气候、环境、自然灾害和空间天气等方面的卫星遥感监测应用和预报服务,向党中央、国务院和相关部门提供综合决策气象服务,向社会和公众提供相关数据和信息产品,履行相关国际气象义务。下设14个处级机构,正式职工378人。

  40多年来,卫星中心始终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事业发展大局来谋划和开展,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促进”,为推进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保障。

  一、主要做法

  坚持“重在建设,贵在坚持,务求实效”的工作原则,全方位推进文明创建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了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及各处室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文明创建工作。成立了文明创建工作办公室。办公室成员由党委办公室等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文明创建的日常组织协调、考核评价等工作。各处(室、所、站)为文明创建活动的主体,行政领导班子和党支部共同履行文明单位创建直接责任。

  (二)强化制度保障

  卫星中心文明单位创建实施办法自2002年实施以来,根据新情况、新要求,于2005年、2013年先后修订两次。同时,为确保持续、全面和有序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切实抓好落实,建立健全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细则、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监督实施办法、联系和服务群众等多项制度。

  (三)依托“三个创建”

  坚持以文明单位创建、青年文明号创建和职工之家建设为抓手,相互融合促进,共同推进文明创建工作。2008年卫星中心被评为中国气象局“文明单位”。2008年至今,遥感应用室气象服务科和卫星气象研究所大气探测与资料同化科室先后两度被中央国家机关命名为青年文明号,两度被中国气象局命名为青年文明号。2012年,卫星中心被中央国家机关命名为“先进职工之家”。2013年,北京地面站被中国农林水利工会命名为“全国气象行业模范职工小家”。

  (四)搭建“四个平台”

  坚持把学习型组织建设作为推进文明创建的主线,通过搭建常态化、长效化的“四个平台”,大兴学习之风。一是党委中心组学习平台。每年中心组学习4次以上、累计12天以上。二是主题教育平台。坚持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等主题教育活动,连续13年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精心组织开展创先争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是业务交流平台。建立了定期举办学术沙龙、学术年会、汛期服务交流会、全国卫星遥感应用技术交流会、亚大卫星用户大会等长效业务交流机制,学术沙龙至今已组织近50期。四是读书学习平台。每年指定处级以上干部理论学习书目和青年学习书目,做到有计划、有检查。

  (五)健全工作格局

  不断健全完善文明创建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青年工作委员会、妇女工作委员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老干部自管工作委员会四个自管委员会协同工作,以及10余个文体协会或兴趣小组自主活动,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全方位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认真落实“两个责任”,精心组织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和实效性强的廉政文化活动,发挥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以党风带民风,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二)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坚持开展向焦裕禄、郭明义、杨善洲、气象科技楷模雷雨顺等先进人物学习,通过开展“一先两优”、“推先荐优”活动,培养和树立卫星中心内部的先进典型,用他们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鲜活事迹感染和带动广大干部职工,营造浓厚的比学赶帮氛围,涌现出青年岗位能手张兴赢、援疆成绩突出者郑照军、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陆其峰等众多先进典型。

  (三)以实际行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学雷锋见行动

  开展捡拾垃圾,低碳环保访谈、低碳环保骑行宣传、“一帮一”捐资助学、义务植树等活动。多年来,累计2300余人次参加了各类公益捐助活动。在汶川抗震救灾中,有的同志捐出两个月工资并义务献血,远在美国的退休党员戴理铭捐出一万元特殊党费。分管离退休工作的管德同志多少年如一日悉心照顾老同志,事无巨细帮助解决离退休老同志各方面的问题,以春天般的温暖赢得了老同志及其家人的嘉许。

  2.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建立了一支气象志愿者队伍,开展义务讲课、气象科普进校园等活动,日常接待参观、每年“3·23”气象日以及青奥会、APEC会议等重大活动时,都有志愿者的身影,他们或坚守气象保障服务一线、或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每年有近万人从参观和科普宣传中受益。201411月,卫星中心获得“全国气象科普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3.推进道德讲堂建设

  把气象会堂和东厅会议室作为道德讲堂固定场所,经常请专家作各类辅导报告,收看《廉政准则》52集系列情景剧、《四风之害》等辅导光盘,播放《忠诚与背叛》《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等影片,开展爱国歌曲比赛、读书交流、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

  4.积极传播文明风尚

  经常开展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对水、电及消防安全等开展经常性检查,制定了一系列勤俭节约的内控制度。配备了专门的保洁、绿化、安保人员,保障了办公环境的整洁、优美和安全。每年春节、三八妇女节、“七一”等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集体活动,慰问看望离退休职工和困难职工。积极倡导文明上网,推进“三网分离”,加强网络安全建设。

  5.营造健康和谐单位

  密切联系和服务群众,努力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根据青年科技人员学习、成长、成才的迫切需求,设立了青年科技人员的科研基金。修缮自行车棚,安装热水器、直饮水机,为怀孕女职工配防辐射服,建立了职工文化体育活动室、老干部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在青年中广泛开展“读书、实践、成才”活动,在离退休老同志当中开展“我与共和国共成长”、“我身边的好党员”作品征集和展览活动,组织职工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演讲比赛、征文比赛、辩论赛、廉政文化用语征集展评、读书日等文化活动,举办职工趣味运动会、登山、保龄球、羽毛球等体育比赛活动。一系列暖人心的举措和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体育活动,健康了职工身心,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和职工的幸福感。

  加强信息公开和宣传工作。完善了政务公开和党务公开办法,建立了宣传工作制度和兼职宣传员队伍,充分利用网络、板报、中国气象报、《星光》廉政电子刊物等,及时宣传中央精神、局党组决策部署,报道工作动态、反映好人好事。

  三、文明创建助推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始终将周恩来总理等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气象卫星和卫星气象事业发展的批示作为行动指南和精神动力,采取多种方式开展“牢记嘱托、不辱使命”的宣教活动,激发干部职工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弘扬气象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和气象人精神与“两弹一星”精神、“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融入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实际,开展文明创建工作,有力推动了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风云卫星实现了大发展

  多年来,经过卫星气象人和航天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风云气象卫星实现了由试验星向业务卫星的转变,实现了极轨卫星升级换代和上下午星组网观测,实现了静止气象卫星“双星观测、在轨备份”的业务格局,实现了卫星在轨稳定、超寿命运行,风云气象卫星步入了国际气象卫星先进行列,已成为国际对地观测星座的核心成员,风云卫星被国内外广泛认为是我国发展最好、应用最好的民用遥感卫星,被誉为“天地一体化的楷模,地面应用系统的典范”。

  (二)数据共享服务能力逐年提升

  数据共享服务不仅在国内外气象、遥感、环境、航空航天、农林牧渔等传统行业,也在建筑、电力、水利、汽车、石油、医学、质检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风云气象卫星数据全球开放,实时共享,1分钟内可以分发到全国,15分钟内到全世界,形成了一流的卫星资料处理和应用能力。2014年,风云卫星数据服务网新增注册用户2,376人,全年数据服务总量超过892.5TB,较去年上涨91.9%。为国家遥感中心等机构提供63次协议数据服务。

  (三)卫星遥感监测服务效益显著

  向国务院“重大信息专报”和“两办”专刊专报,以及国内外各类用户提供遥感监测信息和分析报告,年均1500期次。在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抵御重大灾害气象服务、重大活动气象保障等工作中,提供优质高效的监测预报服务,发挥了很好的决策服务和公共服务效益。例如: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当日,深夜赶制了震区卫星影像图报送国务院,为中央抗震救灾指挥部采用。2014APEC会议期间,提交的《大气污染物减排效果评估》获得5位中央领导的批示。2014年,FY-2F区域快速扫描助力中央气象台台风预报,全年台风24小时路径预报误差小于80公里,台风威马逊路径及强度预报,准确到几乎完美。优质高效卫星遥感监测服务,取得了显著经济社会效益,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感谢和上级的表彰,得到了国外同行的赞赏。世界气象组织给予“风云三号卫星对WMO全球观测系统做出了重大贡献”的评价。

  (四)科技和管理创新持续推进

  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和风云三号极轨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体现了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工程总体质量和水平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新一代风云三号极轨气象卫星业务系统,突破了138项关键技术,众多科研成果及时业务转化,卫星应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12年以来,卫星中心集体和个人获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荣誉和奖励17项,2014年风云气象卫星创新团队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虽然卫星中心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们深知,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文明创建工作无穷期、无止境,永远在路上。我们将以成绩和荣誉作为新的起点和动力,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更高、更严的标准,深入推进文明单位创建,弘扬主旋律,汇聚正能量,为推进卫星气象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力量。

主办单位:中央国家机关社会事务管理协调小组办公室
版权所有: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bm42000003 京ICP备0503495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151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安门大街22号 邮编:100017 推荐浏览分辨率为 1280 X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