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群众路线 服务百姓健康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精神文明建设实践
代金刚 雷燕 杨鸿 袁霭凤 张美玉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中医药行业落实群众路线,服务百姓健康具一定的特色和优势,不管是在中医学的故乡中国还是逐渐接受中医的异国他乡,不管是乡村老妪还是城市白领,都对中医有着广泛的需求。在2016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研究院获得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工作者担当着传播中医知识,推广中华文化的重任。
中国中医科学院通过推广中医导引法,促进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成果,通过中央电视台、新媒体、报纸等多种渠道进行了宣传达200余次,在机关、科研院所、高校等开展讲座200场。
一、中医药服务百姓健康责任重大
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在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意见》(国卫党委发〔2014〕16号)。为推动中医药系统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深入贯彻落实“中医药服务百姓健康推进行动”。用中医药事业诠释和践行群众路线路线是非常贴切的,几千年来,中医人一根针,一把草,治疗疾病效果好。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一代代中医大师们的经验总结、也是华夏儿女的用身体作为试金石的成果凝练。其实,很多中国人,都是在中医药思维指导下长大的,春捂秋冻、冬吃萝夏吃姜、解暑要喝绿豆汤、睡好子午觉等等。
无论是治未病理念对养生保健的早期干预,还是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中医药在社区、家庭的优势是不可替代的。中医的根在“基层”,“基层”才是中医、中药生长的地方。
二、中医健康操得到群众喜爱
中医学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针灸、推拿、饮食、运动等多种手段,而且非常重视养生治未病。中医健康操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运动,用活动身体的方式维护健康、增强体质、延长寿命、延缓衰老的养生方法。中华民族的运动养生以中医的阴阳、脏腑、气血、经络等理论为基础,强调精神调节、呼吸吐纳和躯体运动相配合。
中医健康操古代称为导引,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并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对养生保健、防病治病起到重要作用。八段锦、五禽戏等众多导引术,曾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还广泛流衍于近现代。舞蹈协会也曾推出百姓健康舞,用来服务广大百姓。
三、推广中医健康操的工作基础
中国中医科学院和主流媒体合作密切,2013年与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合作拍摄24集24节气养生系列节目,此项目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提高人民健康水的重要举措。通过此系列节目,将有效地传播中医的养生保健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降低医疗费用。该项目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要“权威”不要“戏说”,力争做到所讲的关键信息都“有案可查,有史可依”;二是“道”与“术”相得益彰,做到让老百姓 “看了就懂,懂了会用”;三是围绕生活谈文化,节目紧扣民俗文化,进一步拉近传统文化与百姓的距离。四是重点推出一套简单易学的“24节气养生操”。《24节气养生》系列节目共24集,每个节气当天播出一集,时间跨度长达一年,这也是中国电视节目首次尝试这种播出方式,系列节目让观众领悟到中医“顺时养生”理论的精髓。在传播中医药知识的同时,弘扬中华文化,在理论讲解的同时配合中医养生运动,深受观众的喜爱,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
2013年9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支持的2013年度“心系老年-健康工程”暨 “健心健康操”千人展示活动在北京举行,2958人参加健康操展示,创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四、推广中医健康操的实践
1. 与媒体开展合作
2013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和《健康之路》合作开展24节气养生系列节目,节目在每个节气当天播出,时间跨度长达一年,节目播出之后,节气养生的理念吸引多个媒体关注。中国中医科学院与人民日报社下《生命时报》开展合作,推出“24节气导引养生操”,每个节气推出该养生法。
中国中医科学院和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合作开展“四时中国”宣传片录制工作。宣传片以节气导引养生为主题,展示中国的四季文化。在CCTV-4亚洲、欧洲、美洲频道共15时段播出。宣传片跨度一年,与季节和时令相对应。这也是中国中医科学院首次和中央电视台合作开展宣传片录制工作。利用新媒体,与《大众医学》开展合作,在公共宣传平台和杂志同时推出24节气导引养生系列,每个节气推出节气养生的文章。
节气导引养生法把健康与不断变化的时间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顺时养生的精髓,让人顺应时间、物候、气候的变化而积极调整自己的身体和饮食,从而更加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达到人境合一。并赋予其修养身心的实用功能。对节气养生的宣传活动通过对中国四季文化的呈现与挖掘,围绕四季主题,从时节养生、民俗文化等方面分别设置主题,组成系列,突破常用的宣传维度,更详细的阐述中华文化中的顺时、应季的生活哲学,呈现更为立体的四季文化和时节文化,倡导顺时养生的健康生活方式,呈现民俗生活的趣味与美感,唤起全球华人对中医和传统文化的认同、追溯与传承,以古老的中华智慧服务全球观众,并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与中华文明的价值观。
此外,还与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合作录制特别节目“千年长寿操——八段锦”、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中华医药》录制“两手托起的健康”“六个字的健康奥秘”节目,主要讲解八段锦和六字诀的中医学原理和应用。与陕西电视台《百姓健康》合作开展“八段锦”节目录制工作。参与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CROSSOVER》有关中医节目录制。与媒体的紧密合作对推广工作意义重大。
2. 开展各类培训
医学实验中心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2项,分别是“健心健康操”推广培训班和中医运动养生培训班,两个项目重点在于传播和推广中医导引养生的理念和方法,丰富职工健康生活,共约120人参加了培训,参会学员纷纷表示,通过学习“健心健康操”、八段锦、五禽戏,更深入的了解了中医运动养生知识,希望今后继续组织类似活动。
3. 进机关、进社区
为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职工讲解中医导引法八段锦,并在台工会活动中进行集体展示。为卫生计生委党校培训班讲解八段锦。
继2013年健心健康操展示活动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之后,健心健康操逐步推广到青岛、天津、西安等多个省市。在北京也开展了相关活动,世界血管日在海军总医院“健康大讲堂”讲解“健心健康操”,走进多个社区开展培训。
五、结语
贯彻群众路线关系到改革发展大计,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进程[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提出“整体思维、系统运行、三观互动、六位一体、统筹协调、科学发展”的中医药事业发展新理念,工作落脚点在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服务需求。这一理念与践行群众路线非常契合。“中医药服务百姓健康推进行动”更体现了中医特色。医院、科研机构通过义诊、讲堂等形式服务百姓健康。中医健康操的推广工作,让中医药知识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更好地为民服务。根据推广工作的实践,群众习练中医健康操,有利于推进“治未病”健康工程,有利于改善群众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民中医健康素养,让更多群众“保身长全,以养其身”,通过推广中医健康操,进一步普及中医药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发挥中医药这把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