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机关事务局修缮完工江上青烈士史料陈列馆主体建筑工程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12-04-06 09:15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近日,扬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物业中心所属重光古建公司的干部职工共同努力,加班加点、昼夜轮班,奋战80天,按照“恢复原貌、修旧如旧”的原则,将老城区旌忠巷33号平民中学旧址进行了全面修缮,确保了一座坡顶的中西合璧的青砖小洋房主体建筑如期完工。该幢建筑将作为全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江上青烈士的史料陈列馆,于4·18期间向社会全面开放。目前,各项布展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之中。

修缮一新的江上青史料馆

扬州平民中学旧址位于旌忠巷33号,建筑面积857.84平方米,占地面积815.78平方米,为二层砖木结构仿洋楼式建筑,平面呈“L”型,主楼坐北朝南,次楼位于主楼之东,坐东面西。主、次楼梯均设通长走廊,且贯通。屋面用小青瓦铺设,为四坡水屋面,主楼两端设小歇山。

修缮工地现场

平民中学建于1933年—1934年间,有教师数10人,学生300多名。19357月至1937年,江上青烈士来此担任国文教员,利用三尺讲台,言传身教,宣传进步思想,传播革命道理,编辑发行了著名期刊《写作与阅读》。任教期间,曾与陈素等人组织“江都县文化界救亡协会”并溯江而上宣传抗日。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平民中学宣布解散,其中大部分师生受江上青烈士影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抗日队伍,投身革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巨大贡献。虽然平民中学办学时间不长,前后只有数年时间,但由于地下党支部的活动和广大师生的努力,它在宣传抗日、普及文化教育、培养知识青年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作为民国时期平民教育的佐证和党的活动地,该旧址有着重要的文物保护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去年底,扬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将平民中学旧址作为江上青史料陈列馆进行修缮,重光古建公司于1226全面开工建设。施工期间,我局熊佳芝局长、陈仁茂副局长及基建房产处方彬处长多次莅临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指导,对施工质量、安全、进度等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和指导意见,并帮助协调解决相关困难,确保了平民中学旧址修缮工程于315日顺利竣工并通过验收,为后期布展工作赢得了时间,受到了市领导和相关部门的一致好评。

扬州市王玉新副市长视察工地

据悉,该史料陈列馆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回顾江上青烈士投身革命、教书育人、宣传抗日、血洒皖东北的经历,展现江上青烈士的卓著功勋和崇高品质。

(扬州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 曹妍、常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