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俭”字当头 向“效”而行
公务用车管理领域习惯过紧日子蔚然成风
“十四五”期间,广东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持续深化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以“严”的理念管理,“新”的手段赋能,“实”的措施见效,全面推动全省公务用车节约、集约、高效管理,公务用车管理领域习惯过紧日子蔚然成风。
数智赋能,为公务用车高效管理“上引擎”。为提升公务用车集中统管效能,广东省管理局坚持新理念引领新技术,提出全省有机一张网、全生命周期管理、全运用场景覆盖、全要素数据治理、全流程在线办理的“五全”理念,建成全省公务用车管理平台,实现省级统建、地市共用,省、市、县三级公务用车一网统管、动态监管,推动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做到单位、车辆、人员管理全覆盖、应管尽管。“十四五”期间,全省公务用车使用效率进一步提升,编制总量进一步压实,保有量减少5141辆,压减率约4%;单车年运行费用较5年前下降近1000元。
统采分签,为公务用车节约配备“出妙招”。为节约配备成本和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自2022年起,广东省管理局首创“统采分签”模式跨层级集中带量采购新能源公务用车。截至目前,项目已圆满开展4批次,共组织全省1081家用车单位采购1336辆新能源公务用车,累计节省购置经费约3800万元,节约率为14%。在项目示范带动下,全省新能源公务用车年度更新配备比例快速增长,保有量超1.57万辆,测算每年可减少碳排放量约2.98万吨,形成“配优、用好、管住”的良好局面。
统筹调剂,为公务用车集约利用“添活力”。为更有效优化车辆资源配置,广东省管理局建立健全公务用车调剂划转工作机制,以“综合统筹、先急后缓,优先本级、支持基层”为原则,严控公务用车编制和保有量。结合事业单位深化改革、综合执法权下放、院校集团办学,以及车辆利旧使用等工作,将仍具有使用价值的公务用车进行跨部门、跨地区、跨级次调剂划转使用,统筹推进车辆资源盘活利用、梯度使用和共享共用,“十四五”期间全省累计调剂划转公务用车9055辆。
建章立制,为公务用车规范使用“立规矩”。为进一步规范公务用车管理,做到有规可循、有章可依。广东省管理局联合广东省财政厅出台《广东省省直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暂行办法》《广东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暂行办法》等系列制度规定,将过紧日子要求贯彻到公务用车管理全过程、各环节;首次提出车辆使用效率低和闲置的界定量化标准,明确公务用车、租车的使用范围和负面清单,以精准的量化指标、清晰的权责边界推动公务用车管理更加规范、透明、高效。同时,实务层面始终坚持“严”的理念,强化平台数据收集、分析、预警等功能,每年收集车辆使用、加油、维修、保险等各类数据超1000万条,形成完整的公务用车使用和运行费用台账。加强部门协同配合,与纪检监察、审计财政、公安交管等职能部门形成监管合力,有效遏制公车私用、私车公养、违规使用加油卡、虚列维修名目等公务用车领域的“四风”问题和浪费现象。
下一步,广东省管理局将继续坚持“从严从简、依规依法、提质增效、实事求是、公开透明、深化改革”工作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符合省情的公务用车制度,持续巩固拓展公务用车管理领域过紧日子工作成效;加快推进公务用车公物仓建设,合理有效配置公务用车资源;创新公务交通分类保障模式,规范公务租车行为管理,为进一步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部署,建设节约型机关作出积极贡献。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1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