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务工作动态
2021年第20期(总第116期)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机关事务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系统谋划新时代机关事务工作,机关事务法治建设全面加强,机关运行保障立法取得新突破,地方机关事务管理部门也开展了法治化建设的有益探索。本期将山西省、上海市、河南省、四川省、云南省相关做法编印,供参考。
山西省:积极推进机关事务法治化建设
上海市:机关事务法治建设工作实践探索
突出思想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述》等篇目作为上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及干部职工重要学习内容。在局机关干部集中学习和新进人员集中培训中,专题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依托“学习强国”、“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等网络学习平台,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等讲座学习情况纳入公务员绩效考核内容。
开启立法调研,积极推动地方机关运行保障立法。启动机关运行保障地方立法调研工作,成立立法调研工作专班,局领导任组长,局各部门(单位)实务专家团队为成员,复旦大学法学院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多次召开推进会、研讨会、交流会,完成市政府决策咨询研究法治专项课题“上海机关运行保障立法调研(草拟稿)”,正式向市人大申报2022年立法项目。
发挥制度效能,科学构建法治化机关事务。推动落实《上海市机关事务工作“十四五”规划》法治化有关内容。编印《上海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实施办法》、《上海市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实施办法》。公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及规范性文件。开展“纲目科”制度体系建设暨汇编工作,收录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及标准417件,约200万字。
防范法律风险,提升合法性审查质效。对标《民法典》,开展局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修订升级《合同标准化文本2021版》,涵盖机关事务18类合同,共23件,约30万字。制定《上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公职律师管理办法》,在合同纠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工作中发挥外聘法律顾问作用。组织召开局法治能力提升暨合同专管员培训会,邀请上海社会科学院专家以及局法律顾问,开展专题培训,提升法律事务水平。
厚植法治文化,推进全方位普法宣传教育。持续开展“12·4”宪法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普法宣传活动,在各级机关集中办公场所动态屏播放宣传素材。依托《上海后勤》杂志特别关注栏目,定期刊发机关事务法治化建设及法治化课题研究成果。通过“上海后勤”APP政能量栏目开展线上法治宣传,连续推送十期普法宣传。组织开展“新冠肺炎疫情下房屋租赁法律纠纷防范”线上讲座,为有效解决受疫情影响产生的房屋租赁法律纠纷提供思路。
河南省:全面推进机关事务法治建设
按照法治政府建设要求,推进机关事务依法行政。近年来,河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为指导,将法治化建设融入中心工作。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被河南省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考核为优秀等次,2020年被省政府通报表扬为全省依法行政工作先进单位。
配合机关事务管理改革,推进机关运行保障地方性立法。河南省委2021年6月研究决定省机关事务改革事项,围绕集中统一管理主线,确立推进后勤资产资源集中统一管理,优化机关事务管理体系,推进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专业化、标准化三大项重点改革任务,并明确提出拟制定出台《河南省机关运行保障条例》和《河南省省直机关不动产集中统一管理办法》。
目前,河南省机关运行保障地方性立法与改革正在协同。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牵头成立《河南省机关运行保障条例》立法工作组,省司法厅、省管理局参加;以省机关事务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印发《〈河南省机关运行保障条例〉立法工作方案》。《河南省机关运行保障条例(初稿)》和《河南省省直机关不动产集中统一管理办法(初稿)》已经起草完成,即将按程序征求意见。
融合规范化标准化,修订完善机关事务管理制度体系。近年来,河南省先后印发政府规章《河南省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党内法规《河南省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办法》、《河南省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河南省省管干部周转住房管理办法》等。修订编纂《河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运行管理制度汇编》,规范内部运行机制;修订编纂《河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业务工作制度汇编》,规范业务工作机制;指导9个局属事业单位、5个局属企业分别编纂符合单位实际,涵盖职责职能、运行管理、业务开展等内容的制度汇编,全面规范各单位运行管理。
压实主体责任,高位谋划推动法治建设。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将法治建设纳入全省机关事务工作“十三五”、“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于2018年开展全省机关事务系统法治建设“质量提升年”活动。与重庆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签订《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协议》。印发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实施方案,细化学法责任并纳入绩效考核。2015年以来举行集体宪法宣誓仪式3次,举办法治专题讲座12场次,开展法规知识普及8期。全局系统在省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平台参学率、参考率、合格率均达100%。
突出顶层关键,稳妥推进机关事务立法。《四川省机关运行保障条例》列入2021年省人大、省政府立法计划项目。2019年《机关运行保障管理立法的重点问题研究》获全国机关事务理论研究一等奖,2020年《四川省机关运行保障立法研究》列入科技厅软科学课题和省社科基金项目。牵头成立立法调研及起草工作小组,邀请四川大学法学和公共管理学专家参与,开展实地调研并与云南、上海、山西等地进行线上交流,申报2022年立法制定类项目,着力解决现有法规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聚焦改革发展,持续完善法规制度体系。先后出台《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办法》、《四川省贯彻〈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实施细则》、《四川省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实施办法》、《四川省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实施办法》等。2020年、2021年连续2年开展全省机关事务系统“制度建设年”活动,探索省市县三级法规制度交流与融合。活动期间,各地机关事务部门制定各类制度778项,修订完善1505项。
遵循权责法定,积极推动集中统一管理。印发《在县区机构改革中加强机关事务集中统一管理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区、市)机关事务集中统一管理的参考意见》。21个市(州)实现机关事务管理机构全覆盖、183个县(区、市)有162个设立机关事务管理机构。四川省管理局2015年设省直国有资产管理处,2016年设政策法规处,2017年人事处增挂审计处牌子,2019年政策法规处增加住房公积金管理行政处罚职能。
强化权力监督,持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制定四川省管理局党组工作规则,开展财务内控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组建局内部审计队伍,出台法律顾问工作管理制度和经济合同管理办法。2014年以来前置审核经济合同600余次,法律顾问审核把关2000余次,处理住房改革诉讼纠纷3起、解决国有资产管理遗留问题20余起。2019年印发行政执法“三项制度”,3人取得行政执法资格。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建立在线沟通咨询渠道,及时答复事业单位公车改革、权责清单查询等热点咨询事项。
分送:国管局局领导,局属有关单位。
|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地、州、盟)机关事务管理部门,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机关事务管理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