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司 > 工作动态
 
机关事务工作动态 (总第153期)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23年09月20日    来源:
重  要  活  

为助力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712日,国管局联合北京市人民政府围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主题,共同举办2023年全国低碳日公共机构主题活动。国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秀春出席活动并讲话。他表示,各级公共机构和广大干部职工要以全国低碳日为契机,聚焦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挥新能源、新技术的关键作用,扎实推动绿色低碳运行管理,培育绿色低碳的公共机构节能文化,努力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更大贡献。据悉,2022年以来,全国公共机构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开展绿色低碳引领行动,稳步推进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转型。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2022年全国公共机构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消费占比为13.13%,相比2020年减少了12.55%。节能降碳改造有序推进,组织开展中央空调、数据中心等重点用能部位绿色化改造,鼓励和支持公共机构采用能源费用托管服务。绿色低碳文化持续涵养,打造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讲堂品牌,遴选发布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转型优秀课题10项和入围课题14项、绿色低碳技术55项。主题活动介绍了北京、山东、四川、宁夏四个地区的节能减碳先进经验做法,展示了北京工业大学节能工作优秀实践成果,宣读了绿色低碳倡议书,发布了北京市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新技术、新产品及标志征集入围作品和优秀征文。活动中,还启动了“健康绿行 振兴有我”全国公共机构干部职工健步走助力乡村振兴活动。

 

业  务  工  

内蒙古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组织召开全区公务用车集中统一管理暨基层公务出行保障工作培训会。会议通报全区党政机关及参公事业单位公务用车集中统一管理工作情况,截至目前,已有10个盟市、2个计划单列市及59个旗县(市、区)初步实现了公务用车集中统一管理。各地通过集中管车、统一派车、跨部门用车,车辆运行费用大幅缩减,平均减少30%-60%,进一步推进以资产管理为基础的集中统一管理走向深入。同时,积极探索基层公务出行保障新模式,不断破解基层公务出行保障难题。赤峰市巴林左旗三山乡以租用非行政编制人员车辆的模式,仅用年均2.85万元就完成了所有保障任务,节支约1.15万元。该模式既节约了资金,又提高了基层工作人员走村入户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打通了基层公务用车服务保障“最后一公里”,为破解自治区基层公务出行难题提供了可参考借鉴的做法。

浙江省机关事务管理局聚焦“勤俭办事+便利用餐”,推进“公务餐”改革试点。“公务餐”是指公务人员在省域范围内开展一般性公务活动时,由接待单位协助安排解决在定点场所自行付费的用餐方式,有利于减少公务接待开支、杜绝违规接待问题、方便干部公务外出截至目前,浙江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在衢州、舟山2个市域和其余918个县域推进改革试点,探索公务就餐新模式,助推作风改进、基层减负、保障提升。一是完善用餐定点“一张网”。推进试点区域内所有机关食堂纳入“公务餐”定点用餐点,针对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的乡镇和村没有机关食堂的情况,选取若干个农家乐或小餐馆等作为定点用餐点,努力做到服务全覆盖、监督无死角。二是把好收费标准“一道关”。试点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公务餐”收费标准,原则上不低于内部职工收费标准,早餐、中晚餐分别不高于出差人员日伙食补助费标准的20%40%既不增加出差人员的经济负担,也不增加就餐食堂的运营压力。三推进餐卡结算“一卡通”优化“公务餐”应用建设,建立支付结算系统,推进机关食堂就餐系统互联互通,打造贯通省市县乡的虚拟“共享食堂”,出差公务人员使用食堂餐卡或专用二维码即可就近便捷用餐。衢州已实现市域一码通用、一码支付,公务活动由凭公函吃桌餐改为个人进食堂自费扫码就餐,推行以来公务接待支出同比减少约30%

重庆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扎实推进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权属统一登记工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市级管理的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权属统一登记工作方案》成立以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的工作专班,指导各区县和市级有关部门成立专项工作组,加强统筹协调明确工作时限压实工作责任,高效推进权属统一登记工作。二是分类精准施策。按照“一房一方案”原则,对2005年开展权属统一登记以来应确未确的各类长期遗留卡点堵点问题逐项梳理、分类施策、打表推进,系统解决16家市级机关、35家区县法院、24家区县检察院等229处办公用房权属登记有关问题。三是强化督查考核。将办公用房权属统一登记工作作为重要指标,纳入《领导班子运行评估和群众口碑评价机制工作方案(试行)》“节约型机关建设规范度”项目进行考评。截至目前,重庆市市级机关办公用房权属统一登记率达98.3%

宁夏回族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以“三个聚焦”贯彻落实全国机关事务工作座谈会部署要求。一是聚焦学习讲政治。宁夏回族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把主题教育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及全国机关事务工作座谈会精神结合起来,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引领航向,将全国机关事务工作座谈会精神贯穿宁夏机关事务工作全过程,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坚决做“总书记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二是聚焦短板强弱项。研究制定《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党组贯彻落实2023年全国机关事务工作座谈会精神实施方案 》,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制定目标,全面复盘职能职责,全面找差距补短板,全面梳理宁夏回族自治区机关事务工作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坚持眼睛向外对标先进取长处,坚持走出去向兄弟省市学习先进经验,借鉴他山之石探索提升之道。三是聚焦职能促发展。充分认识新时代机关事务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坚持资产管理为基、勤俭节约为要、服务保障为本,加快公物仓信息平台等推广应用,积极探索自治区本级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管理制度,高效保障服务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政务活动,持续实施绿色低碳转型、低碳引领、绿色化改造行动,推进地方标准发布,升级改造全区公共房产、公务用车和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平台,推进机关事务管理“一张网”建设。

江苏省南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多措并举开展公共机构空调负荷柔性调控,助力能源电力保供。一是出台文件完善制度。联合市发改委、市供电公司印发《关于在全市公共机构开展中央空调智能调控终端安装工作的通知》,推进全市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及以上且使用中央空调的公共机构安装智能调控终端,进行统一管理及柔性调控。二是深入现场调研踏勘。联合市供电公司对全市公共机构进行两轮现场勘查,主要领导带队到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相关单位深入调研,全力争取政策、经费、技术等方面支持,最终确定新城大厦、市委党校16家市本级单位集中统一组织实施。三是统一组织安装调试。组织中标节能企业,按照全域空调“可测可观、宜调则调”的原则,“一户一策”开展实施方案设计、评审确认、现场安装、系统联调、实际演练,实现可观、可测、可调、可控,满足电网负荷调峰和电力保供要求。据需求响应调节策略将温度统一调控至28℃,预计需求响应可调负荷为4725kW,压降用电负荷10%

四川省成都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多措并举做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服务保障工作。一是全力以赴,确保安全。按照“迎大运·保安全”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和成都大运会城市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攻坚行动要求,紧盯食品安全、极端天气、信访维稳、迎峰度夏等重点环节,强化风险排查,完善风险管控清单,增加办公区周界巡查频率、加强LED显示屏及重要标志物管理,确保集中办公区安全稳定。制定赛事期间值班值守应急处置措施,普及应急急救知识,开展10余次应急演练,做到快速、高效处置突发事件。二是精细服务,高效保障。科学高效协调保障大运会执委会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办公家具和设施设备、网络通讯等需求,协调保障开闭幕式运行中心人员餐饮、住宿、交通、办公等后勤保障工作开展服务礼仪培训、口语交际培训等,全面提升员工职业素养、服务水平。派出20余人至大执委接待工作专班、大运会国内嘉宾定点酒店及大运会赛时指挥部支援大运会筹备工作。三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开展大运宣讲活动。组织广大青年团员踊跃参加大运会志愿者活动,为宣传大运、服务大运贡献力量。设计大运特色主题摆台、伴手礼,让大运会元素融入每一个工作细节。在集中办公区设置大运会特许产品经营点,推广大运会吉祥物“蓉宝”,让天府文化、大运会精神深入机关单位,共同营造“大运有我”的良好氛围。

 

领  导  批  示

吉林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张恩惠在长春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报送的《关于参加全国机关事务工作座谈会有关情况的报告》上作出批示:“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坚持勤俭办事业,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长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延峰批示:“近年来,市机管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机关保障服务职能厉行勤俭节约、强化服务质效、打造服务品牌,有效保证了全市党政机关高效运转,并得到国管局的表彰认可。下一步,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批示要求,按照全国机关事务座谈会要求,健全机关事务制度体系,优化资产资源配置,创新管理方式手段,提升精细化服务水平,大力推进机关事务治理能力建设,着力推动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贵州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吴强对全省机关事务工作作出批示:“近年来,全省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提升机关事务服务保障水平和监督管理效能,在保障各级党政机关高效运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作出了应有贡献,成绩值得充分肯定。”批示要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希望大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深入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为重大契机,树牢政治机关意识,进一步提升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始终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深化改革,加强资产管理和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完善制度,更好服务各级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更好服务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奋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