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夏秋季节的肠道传染病(医疗保健)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1998-04-01 16:20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谈谈夏秋季节的肠道传染病

梁洁清

  夏秋季节为什么容易发生肠道传染病?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夏秋季节气温很高,人体因大量出汗而感到口渴,大量饮水,使胃酸冲淡,胃酸的杀菌作用随之降低。其次,苍蝇在夏秋季节极易孳生繁殖,是传播肠道传染病的主要媒介。再有,夏秋季蔬菜水果大量上市,生食机会多,如果洗不干净或吃了坏瓜、烂果,就容易得肠道传染病。还有一些人贪图一时凉爽,喝生水,也是肠胃感染的一个渠道。另外,由于天气炎热,各种病菌繁殖很快,食物容易变质腐烂,特别是鱼、肉、奶、粥、饭等高蛋白、高糖食品,是细菌良好的生长繁殖场所,这些变质食物吃了就容易得病。  夏秋季节,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以下几种:一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病源为痢疾杆菌所致,该菌如未被胃酸杀死便进入结肠大量繁殖,细菌分泌的外毒素引起炎症反应,使肠粘膜细胞缺血,变性坏死,形成浅表溃疡或糜烂,临床出现腹痛、腹泻及脓血便,并出现里急后重等症状,导致高热、畏寒、头痛,严重时出现感染性休克、脑水肿等,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二是细菌性食物中毒。因为沙门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腊样芽孢杆菌等,如果在食物中大量繁殖,就能产生各种毒素(包括肠毒及内毒素),如果这些毒素在人体抵抗力弱时进入人体,则可引起胃肠粘膜炎症,发生腹痛、腹泻、呕吐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三是神经型细菌性食物中毒,又称肉食中毒。肉毒杆菌为厌氧菌,若细菌污染食物后在缺氧的情况下可以大量繁殖,并可产生外毒素。易污染的食物主要有罐头食品、香肠、腊肉、发酵的豆制品(如臭豆腐、豆瓣酱、豆豉等)和发酵的面食(如发酵馒头、面酱等)。肉毒杆菌及其外毒素污染食物后,随食物进入胃肠道被吸收入血,并作用于神经,使肌肉收缩功能发生障碍而致软瘫,临床出现头痛、头晕、乏力,可有恶心、呕吐,轻症多在6至10日恢复,重症不及时治疗,可在2至3日内呼吸衰竭死亡。四是伤寒、副伤寒。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经水或食物进入胃,在肠内裂解时释放内毒素而引起高热不退等症状。还有霍乱,是由霍乱弧菌经口进入胃肠道,吸附于小肠粘膜,大量繁殖产生霍乱肠毒素和内毒素,引起剧烈呕吐、频繁腹泻等。以上两种属烈性传染病,要及时隔离救治,否则有生命危险。  在夏秋季节,如何防止病从口入?第一,经营食品的商店、食堂都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搞好环境卫生,加盖防尘、防蝇设备,食堂、厨房内做到无蝇,注意食具卫生,用夹子夹放食品;第二,防止熟食在切、装、运输、出售过程中受到污染,做好食品保藏;第三,集体单位食堂及个人购进肉食最好及时加工,烧熟煮透,当天吃光,存放超过12小时需回锅加热,方可食用,如果已有异味,千万不要再吃;第四,经营肉食的集体食堂应强调生熟用具严格分开,加工用具必须涮洗干净;第五,大力宣传饮食卫生知识,使大家都知道饮食卫生的常识和预防的方法,自觉不买、不卖、不吃腐败变质食物;第六,在饭后短时间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肠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  (作者系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门诊部主任)441998年 第4期 《中国机关后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