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切的教诲 珍藏的记忆(本刊专稿)
殷切的教诲 珍藏的记忆
——纪念少奇同志诞辰100周年刘连杭
少奇同志与人民大会堂部分工作人员合影。后排左起第三人为李舒田,第四人为作者。 1961年,国家因三年自然灾害及“大跃进”造成的困难还未过去,城乡人民都还在过着“吃不饱、吃不好”的艰难日子。这年1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正式通过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9月庐山中央工作会议,又对年初的计划指标作了大幅度的调整,整个国家经济形势正在转好。党和国家领导人还是异常繁忙。他们相当多的时间在各地作调查研究。在北京,除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40周年大会和国庆12周年的招待会以外,别无重大的内外事活动。刘少奇,作为党的第一副主席和国家主席,参加了上述两项活动。刘少奇主席日理万机。在是年国庆节后的一个星期日的上午,他偕同夫人王光美来到了人民大会堂,提出要看看工作人员的单身宿舍和地下室机电房。人民大会堂,这座宏伟的建筑是在“大跃进”中只用了十个月的时间“抢”出来的,所以当时没有时间和精力考虑与之配套的职工生活用房建筑,一下子从全国抽调了七八百名服务人员,大多没有住处,只好临时住进大会堂内的办公用房。服务人员当时多半都是十八九岁的小青年,根据大会堂的工作性质,国务院管理局党委决定:对分住大会堂的男女单身职工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少奇同志在当日值班的副处长李舒田的陪同下,对男女单身宿舍看得很仔细。少奇同志极其平易、和蔼,与当时还在宿舍休息学习的年轻人握手并问他们:集体宿舍生活,是否过得惯;问南方来的人员,是否吃得惯玉米面窝窝头;年轻的工人、厨师、服务人员面对这位共和国主席、满头银发的中央首长,就象小孩子对长者一样,一一作答。少奇同志还仔细问到对这些年轻人的管理、教育的一些具体问题。当少奇同志驻足凝视一张男同志单人床上铺的褥子上的干净床单中间补有一块大手帕的补丁时,问李舒田副处长,这个床铺是谁的,在场的一个年轻机电干部说:“是我的。”少奇同志说:“很朴素嘛!”“年轻人,集体宿舍要整齐、卫生,衣服被褥要勤洗,搞干净,补一点补丁,勤俭、朴素是好事。”这时我们看到刘主席身上的浅灰色中山装已经洗得露出了白色。“文革”期间,大会堂的造反派借刘少奇同志这次参观职工宿舍编造说:“刘少奇在参观我们宿舍时说要我们的宿舍‘洞房化’,服务人员的着装‘新郎’、‘新娘’化,是刘少奇用资产阶级一套腐蚀我们的铁证。”这实在是离奇的谎言,恶意的攻击。实际上这位谣言的制造者当时根本不在现场。 参观后,李舒田陪同少奇同志到江苏厅休息。人民大会堂江苏厅,地处大礼堂后侧西北角,从地下室机房上来正好是江苏厅。江苏厅和北京厅(后改为118厅)遥遥相对,从大会堂建成直到60年代中期,这里当时是为毛泽东和刘少奇这两位主席特设的专用厅室。江苏厅又分1、2、3号三个厅。1号厅为接待厅,2、3号是小厅,为少奇同志在内外事活动前后作办公和休息使用。休息厅只有一张普通的双人床,一个挂衣用的胶合板大衣柜,一对小沙发和一个小茶几。办公室只有一张写字台和一个茶几。少奇同志看过后问写字台是什么木质的,李舒田说是核桃木的。少奇同志说,太高级了。在这些地方花太多的钱,太浪费,不好。李舒田说,不是大会堂化钱,是省里送来的。少奇同志面露嗔色地说,省里送来的,也是花老百姓的钱。不要忘了毛主席说的,办一切事业都要勤俭。然后李舒田请刘主席作点指示。但少奇同志仍在关切地问大家:现在国家粮食困难,能不能吃饱?有没有患浮肿的?你们的工作经常搞得很晚,有没有夜餐,吃什么,吃多少?李回答说,我们和其他单位合搞了一小块生产基地,自己种一点粮食,职工还能吃饱,夜餐免费供应三两面条。少奇同志听了点点头,看来是表示满意。然后又问到职工的学习。李回答说,根据总理的指示,我们设置了职工业余学校,并请了在编的专职教员,教授数学和语文。少奇同志听后,语重心长地讲了很长的一段话:你们是为毛主席、党中央服务的重要单位,对职工,特别是对年轻职工的教育是件大事。不仅需要政治思想教育,还应有文化教育。毛主席不是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吗!有了文化才能看书、看报,政治教育才能搞得好。文化教育不仅只有数学、语文,还应开历史课,进行历史教育。要教育青年人爱国、爱社会主义、爱党,就得懂得近代史,特别是党的历史。现在的条件多好啊!要安排青年人在工作之余多学一点。少奇同志还说:你们这里的工人、厨师、服务员大多是年轻人,要考虑他们将来要做更重要的工作,要他们出去能做管理工作,做干部,也可以搞点专业培训,比如培养女同志学财会。要为他们的将来着想。还要根据年轻人的特点,搞好他们的体育活动。处领导将少奇同志的指示报告了国务院管理局党委,大会堂管理处根据国管局党委指示,在编制上设制了人民大会堂机关业校办公室,并由一名党委副书记兼校长,扩大了教师队伍,开设了新的学科。少奇同志这些指示和根据少奇同志的指示作出的安排,“文革”中都成了大会堂造反派的靶子,他们攻击说:“刘少奇让我们学这学那,就是不让我们学习毛泽东思想,这就是要把我们年轻人往资本主义道路上领。”陪同少奇同志参观并认真传达少奇同志指示的李舒田副处长,也在“文革”刚刚开始就被“清除”出人民大会堂,调往东北某地并责令立即动身。李舒田回京办手续时又被揪住打成“回京反攻倒算”的现行反革命分子,被摧残致死。机关文化业校被撤消了,兼业校校长的党委副书记被打成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并且永远下放“五七学校”不准回北京。少奇同志讲话后已接近中午时分。李舒田问王光美同志要不要为少奇同志在大会堂准备午饭?王光美同志说,少奇同志除外事活动外,在北京只在家里用餐,从不在外面吃饭。根据少奇同志身边人员讲:刘主席在家吃饭极其简单,只有两菜一汤,中午吃不完的饭菜,晚上加热后再用。国家困难,少奇同志在家吃饭的餐桌上,已经很长时间见不到肉了。少奇同志这次走后,又来过几次江苏厅,参加重大的内事活动,但都是在1号大厅。从未到过为他准备的江苏小厅休息,也从未来此小厅办过公。少奇同志最后一次来江苏厅,是在1980年5月16日,即在大礼堂为他举行追悼大会的前一天,移骨灰于江苏厅1号大厅停灵。这一夜,一些因这位主席被打倒而受株连的人民大会堂干部、职工还是悄悄地来到灵前鞠躬致敬。过去他们在服务工作中,对国家主席总是含笑相迎,今天则是挥泪送别,祝愿老人家一路走好。(作者系人民大会堂管理局离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