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邓小平财务管理思想的几点体会
学习邓小平财务管理思想的几点体会
尚晓汀
邓小平同志长期主管财政经济工作,并曾兼任财政部部长。他对财务管理工作有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全党进一步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新高潮之际,认真学习和贯彻邓小平财务管理思想,对于做好新形势下中央国家机关的财务管理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机关财务改革,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国务院各部门职能活动的正常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一、要从政治的高度认识财务工作财务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非常强的工作,是各部门职能活动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必须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小平同志对财务工作十分重视,多次指出财务工作的重要性。他指出,财政部门“是集中体现国家政策的一个综合部门”。他告诫大家,要懂得数字里有政治,数字要体现政策,“哪个项目该办,哪个项目不该办,这是一个政治性的问题”。小平同志把财务工作提到政治的高度来认识,深刻揭示了财务工作的本质特征,对我们充分认识财务工作的性质、任务、地位、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机关财务管理是政府行政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强机关经费和国有资产管理,推动机关与后勤服务单位结算关系的建立,在这次机构改革中,机关行政财务部门应列入机关行政序列,有关财务人员应使用行政编制,按公务员管理,以便更好地发挥财务部门的职能作用。各级领导要进一步提高对财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对机关财务工作的领导,充分、有效地发挥财务工作对部门中心工作的保障作用。二、少花钱多办事是财务工作的基本方针 中央国家机关行政单位收入来源单一,经费主要由国家财政供给,各部门行政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不在组织收入和筹集资金方面,而在于加强支出管理,用好管好有限经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因此,小平同志指出:“要学会少花钱多办事”,“怎么花(钱)是个学问,要好好研究,精打细算,方针要对头,办法要对头”,“要善于把钱用到主要方面去”。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和供给制的影响,中央国家机关在支出管理方面,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片面强调工作需要,不注意讲求支出效益,支出管理不严,浪费严重等问题,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多年来,中央国家机关各项经费存在较大缺口,财政经费的供求矛盾将长期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按照小平同志的要求,严格支出管理,可花可不花的钱,坚决不花;必须花的钱,也要精打细算,讲求效益,以尽量少的货币支出办尽可能多的事情,满足尽可能多的需要。要继续认真贯彻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坚持保障与控制并重的原则,建立健全各项支出管理制度,增强支出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建立符合中央国家机关实际情况的效益型的支出管理模式,减少或杜绝损失浪费。三、经费包干好处很多小平同志认为,在财政工作中,要特别注意调动各方面理财的积极性,“只有大家管财政,大家关心财政,事情才好办。”据此,小平同志提出,预算归口管理,支出包干使用,结余留用不上缴,是调动各方面理财积极性的好办法。他说:“包干的好处很多”,“这样收支都由大家包起来,才能保证预算的巩固性。大家都负起责任,就不致于突破预算。”我国的改革始于农村,农村的改革始于包干。同样,经费包干也是财务管理改革的重要形式之一。所以,小平同志关于经费包干的思想非常重要,揭示了经费管理工作的内在规律,为财务管理制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98年10月,国管局和中直管理局联合印发了《中央国家机关住宅公务电话管理暂行办法》,对住宅公务电话费用,实行规定限额、超额自付的改革办法,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节支效果,邮电费支出增加过快的势头已得到有效的遏制。实践证明,经费包干办法对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节约开支,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确实是一种能够有效控制支出的好办法。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大财务管理制度的改革力度,对适合实行包干管理的经费,能够包干到单位的尽量包干到单位,能够包干到个人的尽量包干到个人,充分调动各方面理财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支出效益。包干到个人的费用,许多属于公用经费支出,不应列为个人所得税应纳税基数,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对此作出相应规定,以保证机关财务管理改革的顺利进行。四、要有适应新情况的一系列制度相应的制度和标准是财务管理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人们在财务活动中的行为需要有相应的财政法规来规范,财务管理必须有章可循。因此,小平同志指出:“需要有适应新情况的一系列制度”,“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论述,虽然有些不完全是针对财务管理活动讲的,但对财务管理工作同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意义。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中央国家机关财务制度的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构改革和新会计制度的需要,加强对新情况、新问题的调查研究,从中央国家机关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在这次机构改革中,国务院赋予国管局组织实施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的职能。当前,要在学习、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实际情况出发,抓紧研究制定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的具体实施办法以及办公家具、计算机等设备、设施的配备标准等,为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提供依据。五、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邓小平同志指出:“必须节减一切可以节俭的开支,克服浪费。”“财政工作人员要善于节约”。并曾批评有的单位“随便开支”,要求同“铺张浪费现象作斗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也是机关财务部门应有的本色。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费需求与可能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因此,各级财务部门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为机关理好财、管好家、把好关,发挥表率和带头作用。从中央国家机关的总体情况看,绝大多数部门在经费的安排和使用方面,能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厉行节约,但个别部门也还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花钱大手大脚,不顾实际和可能,片面追求办公家具和办公设备的现代化、高档化,讲排场、比阔气等现象,这与中央的要求是不相符的,在实际工作中要坚决纠正。最近,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增收节支制止浪费支援抗洪救灾工作的通知》,中央国家机关各级财务部门要带头贯彻执行“两办”通知精神,严格按照各项规定和标准办事,进一步压缩行政事业费开支,积极稳妥地推进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精简各种会议,严格控制用公款安装住宅电话和购买无线移动电话,严格遵守接待标准,禁止用公款大吃大喝,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六、要当好红管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财会人员队伍,是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小平同志十分重视人员队伍的建设,他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要求后勤干部特别是财会人员要“当好红管家”。那么,如何当好红管家,按照邓小平的论述,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要又红又专,精通业务,不当外行。红一定要专,不专就谈不上红。只专不红也不行,不红就会迷失政治方向,走入歧途;二是组织能力要强,勤勤恳恳,热心为大家服务,甘当无名英雄;三是要以身作则,廉洁奉公,“不要近水楼台先得月”;四是“要严格遵守财经纪律,敢于同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作斗争。同假公济私,开后门的现象作斗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财务管理改革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工作任务将进一步加重,这对中央国家机关财会人员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当前中央国家机关财会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看,不论是在政治思想方面,还是在专业知识、业务技能方面,都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因此,我们要抓住机构改革、人员分流的有利时机,采取切实的措施和有效的办法,加强理论和业务培训,努力提高中央国家机关财会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优化人员结构,以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邓小平同志关于财务管理方面的论述和观点,内容非常丰富,思想十分深刻,是新时期中央国家机关财务管理工作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当前,中央国家机关财务管理的任务十分繁重,特别是国务院各部门机构改革后,财务管理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解决,提出切实可行的思路。在这种形势下,要做好财务工作,就必须加强邓小平理论的学习,特别是要深入钻研、全面掌握邓小平财务管理思想,并用以指导工作实践,不断提高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为保证国务院各部门职能活动的正常运转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财务司司长)221999年 第1期 《中国机关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