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遇 积极探索把机关后勤体制改革推向深入(深化后勤改革)
抓住机遇 积极探索把机关后勤体制改革推向深入
中编办常务副主任 顾家麒
1998年3月,九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到6月份,国务院各部门“三定”规定的制定工作已经全部完成。从目前情况看,各部门“三定”规定的落实工作已基本到位,内设司处已经按新的职能和机构运转。人员分流工作也已经基本完成。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是我国中央政府历次机构改革中职能调整最多、精简比例最高、改革难度最大的一次。目前总的来看,“三定”规定的制定和实施工作进行得比较扎实平稳,进度也比较快。这充分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机构改革的决策和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国务院各部门对机构改革的态度是积极拥护和顾全大局的,各有关单位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国务院各部门的机关后勤体制改革是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是机关后勤工作的主管部门。国办发[1998]147号文件,对国管局在后勤管理和改革方面的主要任务作了明确规定。近年来,国管局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坚持指导、改革和服务的宗旨,结合国务院机构改革,在后勤体制改革工作中积极开拓,大胆创新,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推进服务联合和市场化,是机关后勤服务工作的发展方向。最近电视上报道了上海几所大学实行服务联合和市场化的经验,很有参考意义。希望在下一步改革方案的组织实施过程中,结合试点,稳步推进,继续做好这项工作。要进一步明确行政机关与后勤服务中心的关系。根据国办发[1998]147号文件的规定,各部门行政机关在后勤行政管理工作方面的主要职责,一是管理机关行政经费;二是监管机关国有资产;三是与机关服务中心签订并履行服务合同。机关服务中心是机关直属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责是:(1)承担机关的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根据机关后勤服务工作规划和要求,与机关签订并履行服务合同;(2)承担机关委托管理的部分行政事务性工作;(3)承担机关交由其占用、使用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使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4)推动所属服务经营单位通过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加强管理,改进服务,提高经济效益。这次后勤体制改革中有两件事,需要专门强调一下:一是原则上不再核定各部门机关服务中心的编制,只核定各部门机关后勤服务经费;二是改革现行机关后勤服务经费的拨付方式,根据服务合同,由机关给服务中心拨付经费。机关后勤服务单位使用的编制十年来经历了三次变革:1988年机构改革时,将原在机关使用行政编制的行政司划出来,改用行政附属编制;1993年机构改革时,国管局、中编办联合发了33号文件,将原来由机关承担的一些服务职能划出,交由事业单位的后勤服务中心承担,服务中心使用事业编制;最近这次改革,明确后勤服务中心原则上不再核定编制,由各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和经费承受能力,自行定岗、定员,并报中编办备案。在经费上,这次改革由国管局根据各部门实际情况,核定并拨付各部门机关后勤服务经费。各部门根据机关服务中心承担的服务项目,与机关服务中心签订合同并支付后勤服务费。根据国办发[1998]147号文件,经费方面的改革工作今年开始试点,逐步推广和完善,由国管局按原渠道核拨服务中心后勤经费。国务院各部门的后勤服务单位,在近年的后勤服务体制改革过程中,克服种种困难,坚决支持改革,做到秩序不乱,工作不断,有利地保证了各部门业务工作的正常进行,摸索出不少后勤服务的新路子,同时也锻炼了干部,壮大了自身实力。希望同志们把这次后勤体制改革作为契机,尽快适应新的形势,积极探索实践,把国务院的机关后勤服务体制改革推向深入。(责任编辑 吕凤波)1999年 第2期 《中国机关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