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省部长谈后勤)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00-01-01 17:18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全国机关事务工作协会副会长孙怀山

   刚刚结束的机关事务工作协会第二届代表大会机关后勤改革座谈会,是在机关后勤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朱基总理作了重要讲话,这是对后勤部门巨大的鼓舞和鞭策。这次会议对下一阶段机关后勤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几年来,我们机关后勤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仍然任重道远。新一轮机构改革对机关后勤提出了新要求,也提供了新机遇,机关后勤管理科学化和服务社会化进程中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索。一、认识尚未完全到位。机关后勤改革关系到机关机构改革的整体,关系到第三产业的发展,对机关后勤改革应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来认识,统筹规划、综合协调。从领导到群众,从后勤部门到综合职能部门,从后勤行政管理部门到后勤服务部门,都要把它作为自己的共同责任。形成一个领导支持、群众参与、综合部门扶持,后勤部门实施这样一个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局面。二、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的一些难点尚待解决。机关后勤部门既是改革的实施者,又是改革的承受者。由于历史的原因,后勤服务部门社会化存在诸多难点。比如职工队伍文化程度偏低,经营管理人才匮乏,设备设施陈旧,服务经营项目科技含量低,管理水平不高,资金严重不足以及运行机制受旧体制影响较深等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与社会上同行业相比,缺乏竞争力。因此机关一定要给予切实的扶持,创造宽松的环境;后勤部门干部职工则要转变观念,勇于开拓,这样才能尽快提高后勤服务单位的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加速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步伐。三、后勤发展的思路受“小而全”、“单位制”模式的局限有待突破。实现后勤经济发展要有新的突破,不能沉浸在原有的思维定式中。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要加强横向联系,探索打破单位界限,综合性与专业性相结合,实行资产重组,走专业化、产业化、集约化发展的路子,提高资产利用率,优势互补,逐步达到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使后勤经济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四、后勤服务社会化的社会大环境尚待改善。随着机制的转换,后勤服务经营部门开始与市场接轨。具备了事业单位企业单位法人资格,但这些特殊的法人单位发育尚不完善,与社会上的其它法人单位比起点较低,对这些单位的政策法规制订滞后,有些规定尚不够宽松或规范,造成有关执法部门,把这些单位当作正规企、事业单位对待,国家的、地方的,行业的、系统的各种社会管理职能纷至沓来,尤其是税费收缴,以致后勤服务经营部门难于招架。因此要尽快出台各项配套措施,中央国家机关各业务指导部门要加强与各地方沟通协调的力度,使机关后勤服务部门面向社会服务得到社会接纳,形成良好的生存发展氛围。全国政协机关的后勤部门要紧紧围绕政协的中心工作,为增强政协机关后勤保障能力做出了贡献,全国政协党组和机关党组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李瑞环主席要求我们把后勤工作“真正当成一门科学去研究,去实践”。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这次会议精神,学习兄弟单位的经验,研究、解决后勤改革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坚定信心,明确思路,超前谋划,大胆探索,争取后勤改革的新成果。2000年 第1期 《中国机关后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