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后勤改革纪实(深化后勤体制改革)
浙江大学后勤改革纪实
●李 黎 张国威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报道了上海高校和浙江大学后勤改革的消息,为学习借鉴高校后勤改革的经验,进一步贯彻国办发[1998]147号文件精神,我们到浙江大学调查了后勤改革的情况。一、后勤改革的特点(一)推行后勤服务行业的联合,把同类型小的服务实体归集起来,形成大的整体优势,为规模经营,走产业化、集约化发展的道路打下基础。1998年,四校合并之后,学校把过去四校小的后勤经营服务实体按行业归并,组建了以行业性公司为主体的饮食服务公司、建筑安装公司、商贸服务公司、通信管理服务中心、西溪后勤服务公司、华家池后勤服务公司、湖滨后勤服务公司、装饰材料市场、接待服务中心、校园环境管理服务中心、幼儿教育中心等11个二级公司。(二)按照企业管理方式,建立具有生机活力的人事管理制度。1.干部任免。集团公司除正副总经理,部门以上管理干部均实行聘任制,聘任对象不受编制、身份、原职务的限制,聘任职务与学校行政职务不对应。集团公司正副总经理由学校董事会提名,学校人事部门组织考核,学校任免,每届任期四年;二级公司经理或主任由集团公司总经理提名,集团公司人事部门组织考核,总经理会议审批,集团公司聘任,每届聘期三年;二级公司部门经理、副经理,由所在公司经理提名,公司经理会议审定,集团公司总经理审批,集团公司聘任。2.干部考核。集团公司正副总经理由学校组织考核,二级公司经理或主任由集团公司组织考核,二级公司副经理(副主任)以下管理干部由二级公司制定考核细则并组织考核。考核每年组织一次。3.职工招聘录用。集团公司规定,确需引进补充人员,应先从公司内部调剂解决,后从校内外招聘。应聘人员试用期为6个月,试用期内,应聘人员编制可保留在原单位;试用期内发现不符合招聘要求,按规定解除合同;招聘人员均为企业编制,与公司订立劳动合同。4.职工待岗。职工待岗时间不超过一年,期间发基本工资,享受在岗职工同样的养老保险和医疗待遇;待岗视为连续工龄,遇国家调资,其档案工资也作相应调整;待岗允许从事社会工作,但不得侵犯集团公司及所属部门的利益。待岗期间,如原劳动合同期满,仍无落实岗位,即办理劳动合同终止手续。5.职工养老保险金交纳。集团公司规定,事业编制企业化管理人员及合同制职工单位缴纳部分,按杭州市有关规定执行;合同制职工个人每月交纳15元。企业编制人员,单位缴纳部分按职工缴费工资总额的22%计缴,个人缴纳部分按缴费工资总额的2%计缴。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金均计入单位成本支出。6.职工医疗。集团公司规定,事业编制职工,享受学校公费医疗和子女统筹医疗待遇;集体和企业编制职工医疗费由所在公司负责。职工在校内门诊或住院的,医疗费自负20%;在校外门诊或住院的,医疗费自负30%;危重病人,门诊及住院医疗费自负1000元,超出部分由学校支付。浙江大学后勤集团公司实行了复式编制管理。原事业编制职工,以借用形式在企业内工作,退休时仍回学校办理手续。新人来源有两个渠道,一是企业自行招用的合同工、临时工;二是委托学校人事部门招用一部分企业编制人员。坚持聘用人员能者上、庸者下,不分干部、工人,一律平等竞争。后勤集团公司的管理手段有五项:一是建立岗位责任制,每个层次,每个人都有明确的职责权利和相应的考核指标,实行考核与分配挂钩,按照定性考核决定分配和定量考核决定年终奖金,由上到下逐级进行。二是全面推行各种形式的经济承包责任制,坚决支持承包人严格管理,同时严格监督承包人的行为。三是公司内部建立了垂直、权威的指挥系统,以制度保证学校的政令畅通;对校内进行的大型活动(会议接待、庆典活动)制定了规范化的操作规程和服务标准。四是从集团公司到二级公司或中心设立监督检查机构,有专人负责,对服务质量、价格、效果等监督检查,并与服务对象建立联系制度,向后勤总值班室和信息处理中心反馈信息。五是把政治思想工作和党的工作贯穿后勤工作的始终,发挥保障作用。(三)学校与集团公司模拟甲乙方关系,建立结算制度,实行有偿服务,监督后勤服务质量。每年年初,代表学校甲方的后勤管理处与乙方后勤集团公司,按照全年后勤服务项目和内容,依据后勤服务收费标准,共同签订学校后勤服务合同。学校后勤管理处根据后勤服务完成情况,每季度给集团公司拨付后勤服务费。学校规定,在后勤服务社会化过渡时期,也就是后勤集团公司与学校还属于领导从属关系阶段,甲乙方的总负责人仍然是学校主管后勤工作的副校长。这样做,有利于解决矛盾,协调服务与被服务之间的关系。后勤集团公司经学校批准,制定了接待服务、生活服务、修建服务、宾馆服务、幼教服务、水电服务、通信服务、校园服务等8大类278项收费标准。收费标准是根据单位性质不同以及校内和校外不同情况制定的。比如,水电收费,学生宿舍每吨水收费1元,每度电收费0.77元;而校办工厂和经营性单位每吨水收费则是1.4元,每度电收费则是0.9元。又如,校内单位租用学校演讲厅每半天收费480元,而校外单位则是700元。为促进经营服务实体向企业运行机制转变,节约能源,节约经费支出,学校把通讯、水电、校园环境管理资金的额度和指标额度分配给用户单位,后勤集团公司可直接向用户收费。这些费用根据实际情况,有的由学校按合同付给集团公司服务费,校园绿化和清洁卫生管理则按照社会规范的收费标准,以承包形式发包给集团公司,双方按合同条款执行。管理费(包括人员经费)按实际计量依比例提取,使管理质量与效益直接挂钩,同时规定,支付给社会水电部门的实际费用,由集团公司全额承包。其他服务项目,如零修、通讯、会议服务、会场租用、开水供应、搬家、洗衣等,均按社会服务质量要求,实行有偿服务,服务质量与经济效益、个人收益挂钩。为监督后勤服务质量,保证按合同服务到位,后勤管理处分别在四个校区设立办公室,由后勤管理处垂直领导,严格监督后勤集团公司履行合同的情况,提出改进和完善后勤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四)建立食堂供应保障体系,实行微利经营,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车队模拟社会出租车管理,节约了经费,改善了服务质量。1.浙江大学饮食服务公司针对校内21个食堂,建立了以配货中心、农副产品基地、粮食加工厂、豆制品加工厂为主体的供应保障体系。农副产品基地每年向学校提供生猪3500头、肉鸡15000只、鸭蛋10000斤、鱼20000斤、蔬菜100000斤、茶叶2000斤、水果3000斤。这些农副产品供应食堂,一方面稳定了食堂菜价,缓和了市场物价波动对食堂的冲击,同时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另外,学校的粮油加工厂、豆制品加工厂都给食堂提供了低于市场价30%的粮油制品和豆制品。浙江大学师生员工8万人,可自由选择21个食堂就餐,哪家办得好,饭菜便宜、口味好就到哪家去,这种竞争格局,促使食堂降低成本,改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各个食堂划小核算单位,完善分层承包,把住进货关、加工关、炊管人员伙食消费关。为实行微利经营,开始摊入5%的间接成本。其中3%作为职工奖励,2%作为伙食价格调节基金。去年,间接成本已提高到18%。饮食服务公司还规定了食堂售菜最高限价,规定了高、中、低档菜的比例。(我们现场看到,食堂最贵的菜3元,最低菜价是0.3元)饮食服务公司除承担2000元以上单件设备购置及设施维修外,不再为食堂承担任何费用。2.浙江大学公用车队模拟社会出租车管理。小汽车承包给个人,购置新车的费用,学校、集团公司、司机各出三分之一;车辆报废残值也是学校、集团公司、司机各拿到三分之一。集团公司、学校、直属单位、个人用车,按公里、车型计价收费,集团公司按不同车型制定了车辆使用收费标准。实行单车承包以后,学校控制管理三个指标:收费价格、服务范围、学校大型活动用车;司机每年上交利润指标由集团公司按车核定,每年1.6-2.0万元不等。车辆维修、年检、养路、汽油、事故等费用以及工资奖金均由司机个人承担。据了解,浙江大学单车承包司机平均年收入在2-3万元左右。为保证学校领导和校办、党办用车,学校向车队包租了7辆小汽车,租车费是每辆车每天150元。现在司机的住房仍由学校提供,养老保险和医疗费由集团公司承担。实行单车承包,模拟社会出租车管理以来,学校公用车的行驶公里数比过去增加了30%,节约车辆购置费、维修费80万元,节约司机人头费30万元,大大改善了服务质量。二、下一步后勤改革的设想(一)研究后勤集团公司同学校在管理体制和人员归属方面的规范分离工作。一是进行后勤资产的核查审计,制定产权明晰和人员分离的有关办法。二是加快办理饮食服务总公司、学生公寓管理服务公司、建筑安装公司、商贸公司、通信工程公司的工商注册手续,变委托法人为企业法人,注册时吸引社会资金入股建立股份有限公司。(二)加快与兄弟院校的合作,扩大校外服务市场。一是加快制定杭州高校后勤联合、合办的措施和办法,落实与电子工程学院、中医学院、浙江工程学院、杭州应用工程学院的后勤联办、合办、委托代管以及承包经营办法,共建股份制后勤企业,吸引更多的高校参加到浙江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行列中来。二是把后勤联合范围扩展到中小学和中等专科学校,以承包或代管形式占领更多的“教”字号市场。三是把学校附属的6个医院划入后勤服务范畴,占领这个具有二亿元营业额的大市场。四是后勤集团公司更多地参与社会大市场的竞争,锻炼队伍,开拓生存空间。(三)向社会开放校内市场,变独家经营为多家经营。面向社会开放校内市场,引进校外优秀的后勤行业来校内服务,变独家经营为多家经营,加速后勤服务社会化进程。2000年 第2期 《中国机关后勤》